年味被年輕人整濃了、年味燈會把中式浪漫拉滿、誰的年味DNA動了、傳統手藝過春節,在非遺裏遇見最傳統的中國年……當下最流行的社交媒體上,有關「年味」的貼文頻上熱搜。「年味兒回來了」,成為乙巳蛇年春節網友最大感受。當「中國年」升級為「世界年」,透過春節這個視窗,傳統與開放相融合,古老與時尚相碰撞,讓全世界在這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假期裏讀懂「何以中國」。
何以中國?讀懂「非遺年」的自信中國。作為第一個「人類非遺版」春節,中國春節的儀式感,今年尤其強烈。從中原的社火到閩台的鬧春田,從東北的秧歌到西南的儺戲,從湖北的龍船調到廣西的炮龍節,全國各地年俗花式「上新」,每一項年俗背後,都流淌著濃濃「年味」、綿綿「鄉愁」、脈脈「溫情」。剪一張窗花,為新年增添喜慶;親手捏一個泥塑,把童年帶回家;學做糖畫,用甜蜜點綴新年的期待。這些非遺體驗活動,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過年的特別方式,重新詮釋著新年的「味道」。
(曹莊馬燈民俗表演)
各地文旅部門也端出一道道文化大餐。在四川華鎣市,當地在舞龍舞獅表演的基礎之上,巧妙地融入了滑竿擡幺妹、婚嫁歌、雲童舞等非遺代表性專案,讓更多人關註非遺、領略非遺的魅力;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形成,越來越多港澳居民選擇到廣東體驗年味。來自港澳和珠海原生的舞獅隊也同場競技,為新春佳節增添了無盡的歡樂與活力;自從春晚驚艷亮相,無錫「後勁」十足,全國遊客紛至沓來,走在新春佳節的梁溪老城廂內,飲一杯春晚無錫分會場IP聯名款咖啡「福禧人才咖啡」,嘗一嘗特色非遺美食,看一場非遺表演,聆聽一場國潮音樂,感受年味的另一種開啟方式。2025年春節期間,江蘇文旅主打「水韻江蘇·非遺賀新春」,共推出了368場活動,「我的家鄉年」、「古城過大年」「有趣年味」「精彩非遺」「家門口享非遺」等活動紅紅火火。遊客除了賞燈、趕廟會、舞獅看大戲等沈浸式民俗遊園活動之外,還可以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裏過大年,充分感受中國傳統的新年文化和習俗,解鎖不「遺」樣的年味。
遊客在四川省自貢市中華彩燈大世界拍攝彩燈。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何以中國?讀懂「China Travel」裏的魅力中國。早上7點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9點半參觀天壇,12點到老字號餐廳品嘗特色美食,下午2點逛什剎海,第二天一早登長城,這是德國烏爾麗克和埃米爾母子來京過年「City Walk」路線圖。穿上漢服,在常州拓年畫,看「板凳龍燈」,這是來自俄羅斯的Sergei和朋友們「非遺」春節之旅,他們一邊放著煙花一邊喊著:「We love China!We love Jiangsu!」春節不僅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多次歡迎各國人士,到中國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當今中國和中國的歷史文化。隨著中國全面放寬並最佳化過境免簽政策,54個國家的過境免簽外國人境內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China Travel火爆全球。像烏爾麗克母子一樣,春節期間,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歪果仁」紛紛開啟「逛吃買」模式。他們塞得滿滿當當的手機相簿和各式中國年貨,正向世界展示一個活力中國、精彩中國。攜程數據顯示,近1個月,海外遊客「燈會」「京劇」「川劇變臉」等文化類專案門票訂單同比增長超6倍。據國家移民管理局預測,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口岸將迎來新一輪出入境客流高峰,日均出入境人員將達185萬人次,較去年春節假期增長9.5%。
1月31日, Sergei和朋友們穿上漢服在景區裏合影。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鄭亞群 攝
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不少國家和國際機構舉辦非遺展覽、表演和體驗活動。在荷蘭海牙,一輛車頭寫有「你好中國」字樣的彩繪電車,拉開荷蘭今年春節慶祝活動的序幕;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廟會上,當地民眾欣賞舞龍舞獅表演,品嘗中國傳統小吃,觀賞精美的燈展,感受濃濃的中國年味……據不完全統計,近20個國家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歡樂春節」等春節民俗活動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人們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喜迎佳節,辭舊迎新、祈福納祥。春節,成為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也是世界觀察中國經濟、深入了解中國的一個生動視窗。
2月1日,在紐西蘭首都威靈頓,當地居民在多元族裔喜迎歡樂春節活動中展示中國書法作品。新華社發(孟韜 攝)
何以中國?讀懂「熱辣滾燙」的民生中國。原價6399元的洗衣機,享受20%的「國補」,商場還有優惠,最終5000元就買到了,江蘇邳州市民劉陽直呼:"優惠力度大!"衣錦還鄉不如年貨滿筐,備年貨是很多中國家庭迎接春節的重頭戲。紅紅火火的「年貨經濟」,不僅增添了喜慶、熱鬧的年味,更活躍了城鄉經濟,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充盈了人們的假日休閑時光;天南海北的美食從異地而來,豐盛著年夜飯的餐桌;年貨市場供需兩旺,特色年貨應有盡有;電影院線人氣滿滿,2025年度總票房突破110億元,再創新高……消費市場年味濃、人氣足、消費旺,不斷升級叠代的產品與消費場景,既滿足了節日期間人們的消費需求,也為經濟的發展註入活力。
1月28日,人們在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一家酒店內吃年夜飯。新華社發 肖本祥 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要「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各地各部門同向發力,針對消費需求、結合地域特色推出一系列促消費活動,讓節假日消費市場熱辣滾燙。截至2月4日14時43分,2025春節檔總票房(含預售)破110億;截至2月1日9時,鐵路12306已累計發售春運期間車票4.2億張;全國多個景區、博物館遊客爆滿,部份景區、博物館門票售罄……一張張出行的票單、一份份詳細的「春節賬單」、一個個生動的「團聚時刻」,標註著經濟蒸蒸日上的圖景,也讓我們更加具體地觀察到中國經濟向好趨勢和高質素發展態勢。
徐州彭城七裏遊人如織 圖自徐州釋出
何以中國?讀懂科技「嗨翻」的創新中國。今年春節期間,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哪咤在大銀幕上喊出,「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轉這乾坤!」鼓舞了無數銀幕前的你我。而現實中,因為闖出一條路讓國人倍受鼓舞的當數DeepSeek。1月份,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釋出了一款世界一流的AI推理模型,打破人工智能開發「越大越好」迷思,在海內外引發震動。1月27日,DeepSeek力壓ChatGPT,登頂蘋果美國地區市集免費App下載排行榜。輿論認為,這一低成本、開源人工智能模型已「震動矽谷」,讓競爭對手倍感擔憂,也讓科學家興奮不已。據新華社報道,多方評論指出,中國AI技術的快速發展,讓美國打壓政策盡顯尷尬。美國科技股和能源股的市值一度蒸發1萬億美元。「DeepSeek-R1是我見過最驚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頂級風投A16Z創始人馬克·安德森評論道。「作為開源模型,這是給世界的一份意義深遠的禮物。」還有說法稱,這是中國的「ChatGPT時刻」。
我們討論DeepSeek,也是因為其背後「踏出一條路」「扭轉這乾坤」的不屈的創新精神。就像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所說,「過去很多年,中國公司習慣了別人做技術創新,我們拿過來做套用變現,但這並非是一種理所當然。這一波浪潮裏,我們的出發點,就不是趁機賺一筆,而是走到技術的前沿,去推動整個生態發展。」DeepSeek以席卷全球的方式,為中國的農歷新年獻上了一份新春祝福,這是中國當代科技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讓西方世界意識到,那個數百年前以四大發明引領世界的東方力量,回來了。
何以中國?讀懂「工程不打烊」的硬核中國。作為經略深海的「國之重器」,「蛟龍」號這個春節很忙,潛航員和技術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蛟龍」號關鍵部件的升級換裝,將於2月完成水池試驗,3月在南海開展海試。此次關鍵部件技術升級將顯著提升「蛟龍」號整體效能及安全作業能力,提高深海探測技術自主可控性,保持「蛟龍」號技術領先優勢,為後續深海科考套用航次提供技術支持。春節假期,全國多地重點工程、重大專案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很多「國之重器」所在的科研院所,技術人員堅守崗位,在「不打烊」的春節裏,註入創新的澎湃動力。
從西南腹地到渤海之濱,從江南水鄉到西北高原,建設者們用實幹描繪高質素發展畫卷。在雄安新區,未來之城拔節生長。在啟動區國貿中心專案,塔吊林立、機械轟鳴,500多名建設者奮戰在一線,打造集交通樞紐、辦公商業等於一體的雄安新區活力門戶;在廣西平陸運河建設現場,全線130多個關鍵節點都在加緊施工。在控制性工程馬道樞紐,60米深的船閘基坑裏,數百台機械器材協同作業。在貴州群山之中,「中國天眼」的首台核心陣試驗樣機正在緊張偵錯。60多名科研人員日夜堅守,換來的是「中國天眼」觀測精度和效能的不斷提升。在江蘇蘇州的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對車載、機器人用激光雷達等核心器件進行升級研發,加緊生產新一代光模組器件。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假期結束了,整理行囊,回到崗位,幹吧,攢積起所有的力量,讓我們奮發在雙春蛇年的每一天裏!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 劉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