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電動車不進樓,難道真就無解嗎?

2024-02-25社會

電動車造成的火災,南京不是第一次,卻是最為慘烈的一次,直接造成15人遇難,44人住院治療。小區內的電動車存放和管理問題,也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

幾乎是每一次的電動車起火,這個話題都要拿出來討論一番。遺憾的是,每一次的貌似重視,最後都不了了之,熱度一過,依然我行我素。電動車該往樓道裏放的還是放,危險從來都是別人的,永遠僥幸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為什麽小區內電動車的管理成為一種無法根治的痼疾,物業和業主從來都是各說各的理。

物業說業主不夠自覺。雖然三令五申的要求,但總有那麽幾個人不服從管理,個別人一帶頭,其他人也跟著效仿,於是就恢復成原來的樣子。加之,對於電動車進樓沒有法律法規上的支持,缺乏有效的制約,所以僅從口頭上的約束,很難達到效果。說了白說,管了白管。

但在業主的眼裏。卻是另外一種說法。小區裏除了綠地就是汽車停車位,給電動車留出的空間非常有限,有些小區甚至連基本的停車棚和充電設施都沒有,業主沒有辦法,只能往樓道裏停,有的透過電梯推到自己家門口,有的從窗戶扔下線充電等等,不是他們想往樓道裏停,而是小區內沒有條件停。

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

對於物業而言,恐怕沒有比收物業費更復雜更棘手的事情,但再難物業都有辦法解決,他們總能找到說服業主的方式和措施。

這說明,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肯定比困難多。現在有些物業就是不敢於碰硬,他們在管理上下的真功夫少,管理局限於在樓道裏貼個通告,或者在業主群裏發個通知,反正要求都說到了,執行效果如何不管。如果上面下來檢查的話,一句我們已經通知了,都要求到了,就足以應付。

就像這次發生火災的南京小區,有業主已經在兩年前多次提醒物業,註意電動車的安全問題,而且還有業主把問題反映到了電視台,記者都到現場進行了調查,但最後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就這麽拖了下來,結果釀成了慘痛的悲劇。試想,如果業主的提醒引起了足夠的註意,物業用心管理了,今天的悲劇一定可以避免。

事實上,有些小區管理得就很好,能夠把電動車阻止在樓外,就是不厭其煩地查,苦口婆心地勸導,然後再輔以日常監督檢查,一段時間之後,都會得到改善。

物業管理,本身就有一個「破窗效應」,如果你今天管不住,明天就會有人跟樣學樣,時間一長,就會成為普遍現象,一旦成為普遍現象之後,想要重新約束就很困難了。

電動車管理雖然棘手,但有一個利好,那就是會得到絕大多數業主的支持,大家都知道電動車存放於樓道的危險性,特別是近些年屢屢發生電動車起火事件後,大家在這方面的警惕性開始慢慢提高。一件事情,只要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擁護,不會管不住的。

所以,物業一定要敢於碰硬,要用真招實策,如果連你們都帶著應付的心理,業主自然不會積極配合。

另外,從小區建設的角度來看,必須對停車棚的面積和充電設施的數量有強制要求,寧可少幾個汽車位,也要留夠電動車位,而且還要把停車棚設定在方便出入的地方,不能為了節省空間或湊數,設定到出行不便的犄角旮旯裏。

南京這次的火災教訓,不能再人浮於事了,必須入腦入心,下真力氣去解決,永遠不要懷著僥幸心理,認為雲彩會飄到別人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