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紀實僅12天建成,堪稱「基建奇跡」的雷神山醫院,如今荒廢了嗎?

2024-02-28社會

關於「中國速度」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高鐵有多快,但是在疫情期間,三萬名工人用了12天的時間建造出了面積7.97萬平方米的雷神山醫院,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速度」,也讓與時間賽跑的患者看到了希望。

不過在疫情結束之後,雷神山醫院似乎也跟著銷聲匿跡了,它是被拆了還是荒廢了?

雷神山醫院

疫情期間武漢有多麽的嚴重大家心裏都清楚,當時武漢的所有醫院、社區、診所都是患者,可就算這樣也解決不了越來越多的人患病,為了能讓感染上的人得到治療,就必須重新建造一個醫院。

但是重新建造,這話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不可能完成的,或者說不可能現實的,因為醫院比住房更復雜,沒有幾年時間是很難完成的。

然而疫情期間時間就是生命,所以必須壓縮時間,要用最快的速度建造醫院才行,於是在中建三局的牽頭下,雷神山醫院動工了。

但是動工的第一大難題就是沒有工人,建造雷神山醫院那會正好是春節,很多工人都返鄉了,而且武漢還封城進不去,所以工人是遠遠不夠。

為了召集工人,中建三局就不停的廣發「英雄帖」,鼓動工人都參與進來,武漢的各個勞務公司也不停的召集工人,所有人的勁兒都往一處使。

在強有力的號召下,有無數的工人願意站出來奉獻自己的力量,從幾千到幾萬,這個數碼的變化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實是可以完成的。

於是,雷神山醫院順利的動工了,為了能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所有的工人和管理人員全都24小時在崗,實行兩班倒,他們一邊幹活一邊設計,要是發現哪裏有問題就當場整改,堅決不把問題留到後面。

所有人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環境裏都沒有說過一句抱怨,因為他們也知道,只有他們越快,患者才能更快的得到治療。

而這些患者裏面很可能就有他們的家人、朋友,所以為了他們再苦再累也不能放棄。

然而在雷神山醫院動工期間,疫情的形勢愈發嚴重了,蔓延的情況也非常兇猛,所以雷神山醫院的面積也必須緊跟著不斷擴大,以滿足需求。

從5萬平方米最後擴大到了7.97萬平方米,不過在設計初期,雷神山醫院的布局就被設計成「工」子形結構,這就是為了預防會擴大面積而準備的。

以「工」子形結構為主體就可以不斷的在上、下、左、右擴建,而且也不會破壞主結構,因為主結構就是這樣可以延伸的。

除此外「工」子形結構設計還可以有效的分割開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的接觸,醫護人員在「工」子形結構中的豎道上行走,患者則是橫向行走且不往豎道上行走,這就有效的隔離開了醫護人員和患者。

而且雷神山醫院的整體布局也非常的模組化,說白了就是分區明顯,每一個區域都有其固定的用處,比如說病房,為了安全的隔離開每一位患者,病房用的是箱體結構進行轉配組合的,所以咱們從電視裏看可能會覺得那些病房看著就跟小盒子、貨櫃一樣。

為了防止醫院內會產生交叉感染,雷神山醫院在設計時把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劃分的特別明顯,每一個區域都不能隨便進去,如果要去汙染區那麽去之前會經過層層防護和消毒,從汙染區出來之後更需要經過消毒後才能出去,每一道關卡都必須嚴格執行。

半汙染區和清潔區等等地方也是一樣的,不能抱有任何僥幸心理,消毒是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因為疫情的傳播可以從空氣中進行,就非常的難防護,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正是在這樣的「嚴防死守」下,雷神山醫院才能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醫療廢棄物零汙染。

而且雷神山醫院還采用了非常高科技的手段,用科技和人工一起建造了雷神山,首先是「北鬥」系統的套用。

雷神山醫院的選址是非常重要的,醫院必須遠離人群,還不能汙染周邊環境,廢水又應該怎麽處理,在哪才最合適。

經過討論後商定了醫院位置,隨後就馬上利用「北鬥」系統開始精準的描繪地形和定位,這樣才可以確保動工的位置不會出一點差錯。

而且雷神山醫院裏面的資訊系統非常的智能化,功能強大還能起到輔助作用,醫院裏的預支一體化數據中心可以幫助醫護人員有效的管理患者,了解患者情況,提高了看病治療的效率。

雷神山醫院在建造時的材料也同樣令人震驚,因為用了太多材料,而這些材料又都是來自不一樣的公司,那些公司為了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也在背後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力量。

雷神山這樣的傳染病醫院所需要的材料和普通醫院是不一樣的,材料上都應該是其特殊功能作用的,所以選材就非常的重要,在建造時就必須選擇最好的材料來建造。

就比如說病房,那都是需要用特殊貨櫃的,可不是咱們平常見的那種,還有墻體、地板、都是需要用到特殊材料的,而這些特殊材料的公司也夜以繼日的不停加班才把雷神山醫院需要的材料提供出來。

大家要知道的是,雷神山醫院用了12天建造好可不是說就醫院建造好了,而是裏面的所有東西都建造完成,包括所有的醫療器材、病床等都是已經準備好了。

短短12天,去哪裏能找來這麽多新的器材?其實背後就是各種醫療公司和其他公司的支持,從建造雷神山醫院的那一天開始,這些器材也已經開始建造了,為了就是能在建造雷神山醫院後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所以說雷神山醫院的建造不止三萬工人的付出,也有無數人在默默的奉獻著,也只有在中國才能看到這樣的情況吧,萬眾一心眾誌成城。

12天後雷神山醫院順利完成,武漢的患者也都順利入住雷神山醫院,在那裏他們得到的是更統一、更有規劃的治療。

而普通醫院也終於可以騰出手照顧別的病人了,因為疫情患者太多,有很多普通醫院除了急診都沒有時間看病了,好在這一切也都已經過去。

當然,看到這裏肯定也有人會有疑問,那為什麽不可以直接征用酒店之類的地方,為什麽要投入這麽多人力、物力、財力才建造雷神山醫院呢?

這是因為酒店的布局是有問題的,酒店裏房間雖然很多,但是每層的走廊基本上都是單線,什麽意思呢,也就是說酒店裏的走廊是全都走一個的,沒有分開的通道,如果在酒店裏看病,那麽將面臨的就是醫護人員和患患者員不能有效的隔離開。

造成的結果就是,醫護人員也有很大的概率被感染上,所以不能選擇酒店,必須要重新建造一個醫院。

而且在酒店環境也非常的不適合,像這樣的傳染性比較嚴重的病是需要再特殊醫院裏治療的,特殊醫院的建材就有特殊功能,和酒店的建材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也不能選擇酒店。

不過如今疫情已經過去,雷神山醫院似乎也跟著一起銷聲匿跡了一樣,那雷神山醫院現在還在嗎?它是拆了還是荒廢了?

如今的雷神山醫院

2020年的4月15日,雷神山醫院正式休艙。

從1月25日準備動工,到4月14日醫院內所有的病患清零,在到4月15日雷神山醫院正式休艙,總共經歷了81天。

這81天見證了中國的實力和中國人民戰勝疫情的決心,是大家的齊心協力才有了最後的病患清零。

然而在雷神山醫院休艙後,醫院就再也不允許人進入,醫院大門也一直處於關閉的狀態,所以就有網友好奇,這麽一個醫院難道就這麽放置不用嗎?

其實雷神山醫院本身就是臨時性的醫院,就是為了對抗疫情治療患者才建造的,它的使命也在治療完最後一個病人後而結束。

對於雷神山醫院來說,它的開始和結束都是有始有終的,對於我們來說,它的關閉也意味著疫情不在可怕,我們終究戰勝了疫情。

雖然如今的雷神山醫院一直處於無人使用的狀態,但雷神山醫院裏面的病區塗鴉墻被保留了下來,並交給了博物館收藏。

不過武漢還有「永久版」的雷神山醫院,名字叫江夏雲景山醫院,這個醫院也已經投入使用了。

結 語#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在雷神山醫院火速完成之後,那些建造者們都默默地離開了醫院,他們有的走上了新的征程,有的又去別的疫情區幫忙。

但是不管哪一種,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沒有他們的付出哪裏會有雷神山醫院,現在的雷神山醫院也已然成為了武漢必去的打卡之地,大家都想看一眼「神奇」的雷神山醫院。

資訊來源:澎湃新聞【科創新動力丨科技支撐創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奇跡】

滁州日報社【揭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背後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