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報告:全球暖化嚴重破壞地球水迴圈,2025年或發生更多水旱災害

2025-01-07社會
一份最新釋出的報告顯示,全球暖化正在對地球的水迴圈造成「嚴重破壞」,並使數十億人受到相關災害的影響。
1月2日,「全球水監測聯盟」(The Global Water Monitor Consortium)公布了【2024年全球水資源監測報告】。報告顯示,受全球暖化影響,2024年全球的洪災、颶風、幹旱等與水迴圈相關的自然災害造成至少8700人死亡,4000萬人流離失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5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3萬億元)。據統計,2024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30日,印度,當地強降雨來襲,洪水泛濫。視覺中國 圖
報告稱,全球暖化以多種方式擾亂了全球的水迴圈:溫度升高使得大氣可以容納更多水蒸氣,導致一些地區的暴雨更加猛烈;海洋變暖則為台風和颶風等熱帶氣旋提供了更多能量,增強其破壞力;此外,全球暖化還會導致內陸地區水蒸發量增加,並改變降雨模式,從而加劇一些地區的幹旱局面。
該報告的負責人艾拔·範·戴克教授在接受英國【衛報】存取時表示,「2024年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的水系統首當其沖,對水迴圈造成了嚴重破壞。」他表示,2024年是極端天氣頻發的一年,但這並不是孤立事件,「這是全球氣候更加惡化這一趨勢的一部份,我們將面臨更多的洪水、更長期的幹旱和更多破紀錄的極端天氣現象。」
「全球水監測聯盟」由來自全球多所科研院所和私人機構組成,利用數千個地面站點和衛星數據來評估降雨、土壤濕度、河流流量和洪水等關鍵水資源變量。數據顯示,2024年一些關鍵指標都有變得更加極端的趨勢。比如,在降雨量方面,與2000年相比,2024年創下月度降雨量最高紀錄的頻率增加了27%,創下日降雨量最高紀錄的頻率增加了52%,創降雨量歷史新低的頻率高出38%。
當地時間2024年5月4日,巴西阿雷格裏港,從空中俯瞰瓜伊巴河的河岸,受暴雨影響,當地被洪水淹沒。視覺中國 圖
報告稱,2024年,暴雨引發的洪災在尼泊爾、巴西和西班牙等國造成了巨大人員和財產損失,亞洲和北美地區遭到了超強台風和颶風的襲擊;而在地球的另一面,非洲南部、南美亞馬孫地區則遭遇嚴重的旱災,導致農作物嚴重減產,火災頻發,河流幹涸。「從歷史性的幹旱到災難性的洪水,這些極端事件不但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生活,還給整個生態系造成巨大影響」,範·戴克表示。
研究人員表示,根據季節性氣候預測和目前的情況表明,2025年南美洲北部、非洲南部和亞洲部份地區的幹旱可能會惡化,而非洲北部和歐洲等地可能面臨更高的洪水風險。
「我們需要準備和適應不可避免的更嚴重的極端事件,」範·戴克說,「這意味著需要加強防洪能力,發展更具抗旱能力的農業生產和供水系統,以及更好的早期預警系統。水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而洪水和幹旱等極端天氣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澎湃新聞記者 聶舒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