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4日,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承認美國政府早在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之前,就已經開始給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距離俄烏沖突爆發已將近三年時間,布林肯為何在這一節點透露美方在俄烏沖突前就開始提供武器的訊息?有哪些目的?
權力交接之際 拜登政府特意釋放訊號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 在俄烏沖突中,美國一直主導對烏軍援。近日據【紐約時報】報道,布林肯稱,美國政府從2021年9月就已經開始向烏克蘭方面輸送武器。首先,需要明確的是, 布林肯的這番言論並非不慎泄露,而是有意為之,旨在傳遞特定訊號 。此次專訪發生在美國權力交替的關鍵時刻,即拜登政府執政末期,杜林普即將就任新職位。因此,對於拜登政府而言,強調美國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效果及其對歐洲安全的影響,成為其首要任務。
美強調自身援烏效果和對歐洲安全影響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 布林肯在專訪中強調,美國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就已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這一表態旨在凸顯美國支持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的重要性,以及這種支持如何阻礙了俄羅斯在特別軍事行動中的快速取勝,從而為西方國家爭取了更多時間來援助烏克蘭,美國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 然而,自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以來,雖然美國確實重視與烏克蘭之間的安全合作,但主要集中在訓練烏軍方面,武器裝備的提供相對有限。直到2021年俄烏局勢緊張後,美國才開始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輕型武器。而在俄烏沖突爆發並呈現長期化趨勢後,美國才進一步加大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力度。所以 美國更多的是從自己的意義和觀察出發, 以大國競爭為基礎來設定對烏軍事援助 。
拜登政府意圖延緩杜林普就任後美政策變化
特約評論員 蘇曉暉: 此外,布林肯的表態還透露出民主黨政府在執政末期試圖給杜林普「挖坑」的策略。 美國希望未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及對歐洲安全的政策能夠保持更多的延續性,從而延緩杜林普就任後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化和轉向 。此前,當美國授權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裝備打擊俄羅斯腹地時,杜林普就曾抱怨拜登在給自己挖坑。而此次布林肯的表態,某種程度上也暗示了正是因為美國的軍事援助,使得俄烏沖突的走向和最終結果傾向於俄羅斯難以取得勝利。這也將進一步影響未來杜林普就任後美國對烏克蘭軍援以及相關政策的走向。
美國務卿:俄烏沖突爆發前 美國已向烏多次提供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