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周末·健康丨這些「中毒」癥狀,測測你中了幾條?

2024-09-02社會
沒有手機,就跟丟了魂一樣;
總幻聽手機有震動或鈴聲,生怕錯過任何一條小訊息;
鋪天蓋地的短影片和遊戲讓你焦躁,卻又沈迷其中無法自拔;
朋友圈發了美食美景自拍後,心情跟隨小紅點的數碼變化波動;
社交平台上是個大E人,現實中卻以I自稱,極力避免和人深度交往……
這些「中毒」癥狀,測測你中了幾條?
在手機深度嵌入人們生活、成為必需品的同時,無疑也成為了新的毒素成癮來源,為擺脫幹擾,「數碼排毒」成為當下年輕人一種新的自我 實踐。
一位女士在公交車上使用手機。新華社記者詹彥攝
2013年,「數碼排毒」首次被收錄進【牛津詞典】。這個概念源自英語Digital Detox,指個人主動停止或減少使用數碼產品,降低對數碼產品和電子器材的使用時間,減輕過度依賴電子產品對身心健康和現實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
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沒有嘗試過不受手機幹擾、專註於現實生活、享受現實人際交往帶來的滿足,或僅僅是沈浸於閱讀一本書了?
1
當手機回歸使用功能
發現自己過度依賴智能電話,難以控制和戒斷,察覺自己總因此感到焦躁和沮喪,卻為了回避壓力將手一次又一次伸向手機。為了免受幹擾,重新拿回現實生活的主動權,這屆年輕人掀起了新的「物理排毒」潮流。
比如主動放棄智能電話而選擇功能機。過去各類功能機「按鍵、大聲、超長待機」的賣點,如今變成了「防遊戲、戒網癮、專註學習」等關鍵詞。前不久,諾基亞推出的復刻機型在各渠道迅速售罄,社交平台上#諾基亞回歸#一度上了熱搜,還掀起了一波網友的「回憶殺」。
透過強制戒斷,人們在席卷而來的資訊流沖擊中,似乎重新找回了長久渙散的註意力和思考的 能力。 可大腦在短暫的喘息之後,發現沒有智能機卻造成了新的問題和困擾。據調查,不少人在使用功能機之後不久,便重新用回了智能機。在外出行、工作學習、支付掃碼……功能機始終無法滿足各類生活使用場景的強需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戒斷數碼產品成為年輕人對反技術依賴的迫切嘗試,沒有什麽力量可以阻擋他們。在各網絡售賣平台上,搜尋「手機」詞條下便緊接著推薦「手機自律定時盒」,為手機客製「臨時監獄」,借助技術和外力幫自己自律,拿回對時間的支配權。
豆瓣上,豆友們自發建立了「遠離螢幕計劃」「今天你被手機奴役了嗎」「戒掉手機」等小組。貼文裏常見#發帖找隊友#、#互相監督手機使用時間#、#打卡每天用手機不超過2個小時#等話題,在螢幕的這一端知道還有另一個想要戒斷手機的人,這條路上彼此並不孤單,更多了一分精神鼓舞。小紅書上,檢索「手機戒斷」有2萬余條貼文,教你如何防手機沈迷,倡導讓大腦重回簡單、幹凈、專註的狀態。
愛擺弄數碼產品的何同學也逃不過對手機的依賴,在B站上,他分享了自己戒手機的心得,包括對app設定使用限額,將界面調成黑白模式,以及靈魂三問之「你為什麽開啟手機,你需要多長時間,你還能做什麽?」追問直擊天靈蓋。
手機極簡化,配合戒除手機成癮的套用app,如番茄ToDo、Forest專註森林、時間鎖等,一套組合拳下來,備考學生、具有強烈學習需求的工作黨也能實作「有痛」過渡,在更重要的工作學習前,強行戒掉數碼依賴,盡可能為自己創造一個長時間、可維持、能讓大腦專註的外在環境,減少資訊、畫面對大腦的刺激。
2
「數碼中毒」如何奴役身心
美國神經科學專家指出,花太多時間在短影片和社交媒體上,會對大腦產生結構性改變。 有研究表明,數碼成癮的人,大腦中的胼胝體會產生結構變化,而胼胝體負責連線大腦的左右半球,其損傷與部份長期認知功能和神經活動異常相關,不少成癮者在記憶、反應抑制等資訊功能處理上存在問題。
長期在數碼世界的沈浸,可能會導致人們在一些嚴肅而重要、需要系統思考的工作中,喪失一定的深度思考、辯證多元的思維能力,失去對資訊處理的判斷,並進一步在眾多繁雜資訊中迷失,甚至模糊對現即時間、空間的感知。
何況作為使用者而言,平台推薦演算法機制往往是選擇在人性或意誌最薄弱的地方進行操控和誘惑,換作是誰,恐怕都很難正面抵抗。開啟社交媒體開始刷短影片,不用付出任何腦力和體力成本,就可以立刻獲得快樂。下一個只會比上一個更有趣,光影交錯,聲音旖旎,常常令人不知身在何處、今夕何夕,流連忘返。手機像黑洞一樣吞噬了人的時間,任由生命力和創造力流逝。
由於人類認知資源有限,長時間的資訊超載,也使得人對現實的註意力,不得不轉為對社交平台各類資訊的投入。跟過去相比,人們變得更在意網絡世界發生的事情,更相信螢幕中的資訊和觀點。不知不覺中,逐漸忽略自身對真實生活和周遭環境建構的能動性。
當時間坍塌、資訊流沖擊、觀點的重復推播,種種機制層層疊加後,人們自由支配註意力和理解現實的能力,似乎更受控於數碼世界或社交媒體。
他們說得對嗎?對我有影響嗎?在收到十次相同或類似的內容密集推播後,你還會堅信自己的判斷嗎?無論是網上還是網下,似乎一切都變得難以琢磨,難以可控,這種缺乏判斷的無力感,如同一記重拳在棉花上。
美國心理學會的年度壓力調查中,曾有五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約18%)表示,科技使用已成為生活中的主要壓力來源。無處不在的數碼連線、隨時待命的訊息轟炸、不斷檢視社交媒體上小紅點的沖動……這一切將人和數碼資訊牢牢捆綁在一起。
不少年輕人發現,除了快節奏、壓力大的生活外,現在還很容易因為手機焦慮。 聽到新通知會不自覺警惕,但當自己錯過某條訊息、某個大家都在談論的熱點,或者遺漏某個好友動態時,又會變得不安。盡管這一切都發生在小小螢幕裏,但心理總會不由自主浮現出脫離群體的恐慌,產生「錯失恐懼癥」。而這種網上資訊差和所處環境氛圍的差異,也蔓延至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充滿了不確定性。
「好像越來越不知道怎麽跟人相處交往了」,由於現實社交意願和渠道的匱乏,過度依賴手機和網絡帶來的不安和負面情緒,使人重回社交媒體中尋求共鳴以釋放,由此陷入一個迴圈的怪圈。人們好像很難再有過去一樣的耐心和信心,選擇和對方進行面對面的深入交往,加深自己與社會的聯系。
「數碼中毒」如浪潮一樣,不斷重塑沖刷著人的主體性,以及面對現實的勇氣。
3
尋求數碼解放
「數碼有毒論」認為,資訊科技具有侵入性和傷害性,目前其使用模式是危險和不健康的。 但在理論和實踐層面,「數碼排毒」並不僅僅是教條化的抵制或反對,也並非是「一竿子都打翻」,更多是提倡健康、有意識、有選擇地使用。
但無法否認,沈浸於手機並受到「成癮分子」多巴胺的控制後,對預期快樂之事能夠立刻得到回應和獎賞的誘惑感,沒那麽容易說放就放。
在感到自己已經過度依賴時,有時候需要逼自己一下,才能從數碼中脫身,發現什麽對自己更重要,因此,這屆年輕人開始強逼自己進行「數碼斷舍離」,以拿回對時間的掌控權。但除了傳統的物理強制「排毒」方式外,也更轉向對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嘗試。
時下流行的登山、騎行、徒步、冥想、攀巖、正念、Citywalk等活動中,無一不是將自己從「線上online」狀態中拽出,重新在變化中探索現實生活的樂趣。全身心投入到現實中,沈浸地感受心流狀態帶給自己的美好體驗,明智、安靜、專註,已經成為這些社群圈內的精神標語。
在嘗試過生活的樂趣和不再被數碼控制的自由感後,這些過來人說,自己很難再被資訊和社交即時短暫的快樂所吸引,反而更珍惜一步步實作自己的現實規劃和興趣愛好,也對數碼帶來的影響更多了一分警醒。
新生代時間管理優質偶像谷愛淩曾分享戒手機心得,「短影片中的小貓那麽可愛,可跟滑雪比起來,我當然更願意滑雪」。數碼產品和社交平台有好有壞,戒的不是手機,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找到,或加入自己更喜歡的事情。屆時,「排毒」成功也會自然而然發生。
在尋求解放數碼和手機的束縛時,可能是需要「刮骨療傷」和重塑生活的勇氣,需要一點點找回被磨損的力量感,需要在實踐中找回理性和平衡,讓數碼資訊真正為我所用、被我所用。而尋找及改變本身,就是一件極具成就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