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標準箱,南沙港正在創造歷史。
12月20日,廣州港南沙港區年貨櫃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一躍進入國內單一港區年貨櫃吞吐量「2000萬+」前三榜單。投產20年來,南沙港已累計完成超過2.3億標準箱裝卸。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強不強看貨櫃。2000萬標準箱意味著以南沙港為核心,一個更大、更高、更強的廣州港正在朝向國際航運樞紐奮勇前進,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中添上關鍵的一筆。
更大的廣州港,乘勢而上,挑起廣州海洋經濟發展、打造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大梁。
更高的廣州港,奮起直追,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機遇。
更強的廣州港,使命更艱,擔起攜手粵港澳、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任。
經略海洋,續寫深水海港篇章
廣州人習慣把珠江稱為海,這並不是誤把江當作大海,而是千萬年來廣州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夢想。作為中國南方最大的水系,三江匯流而成珠江,綿延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江西、湖南六省(區)及港澳地區,歷經虎門、蕉門、洪奇門等八個出海口匯入南海。羽狀水系、水量充沛、河網密布、腹地廣闊塑造了廣州天然的航運優勢。
2000多年前,廣州港迎著太平洋的暖風伴隨著悠然的茶香,從廣州泥城碼頭出發啟航世界;海上來客攜帶著犀、象等動物和奇珍異寶奔赴,壯麗的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在此發端。2000多年來,廣州港貨如輪轉,暢通其流。
將時光回到20世紀80年代,彼時珠江三角洲外貿蓬勃發展,但黃埔港航道無法承載超大型貨櫃貨輪,廣州外貿發展被港口掣肘。如何破題?廣州決定布局龍穴島,打造深水海港,破解困局。
2004年,一切迎來了轉機。廣州港南沙港區自荒蕪中崛起,9月28日一期工程4個5萬噸級多功能碼頭正式投產。這一天,廣州港由河口型海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深水海港。
身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毗鄰深圳、香港等港口群,南沙港選擇錯位發展,「轉身」深耕東南亞、非洲航運,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服務能階。20年後,南沙港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全國最大的內貿貨櫃樞紐港、最大糧食中轉港、重要的汽車樞紐港、非洲和東南亞航線樞紐港。
日前,【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賦予廣州最新定位——打造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而南沙港,是支撐廣州「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戰略支點。因為南沙港,廣州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洋城市」;因為南沙港,廣州千萬年來經略海洋的夢想得以成真;也因為南沙港,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的世界級港口群加速形成。
布局海洋,解答港城互動核心命題
港口對城市的影響往往先從資源配置開始,有了港口,就搭建了企業出海的通道,吸引產業布局,推動貿易發展,進而最佳化產業結構,城以港興的故事由此開始。
從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尺度來說,南沙港進一步把南沙拉進廣州、深圳甚至香港這三大都市核心區。因此,從中長期的發展角度看,南沙會因此進一步城市化,南沙港也因此獲得進一步發展,這兩者自然會有著很大的互動關系。在「廣州南沙空間方案國際咨詢專家交流會」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香港中心暨大灣區香港中心研究總監王緝憲曾重點談到過南沙港城關系問題。
港口與生俱來的「樞紐」稟賦,成為城市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如今,港口不再局限於單一的裝卸功能,更釋放出工業、商貿、金融結算和城市開發等功能。20年來,南沙港造就了泛珠三角地區外貿進出口的重要通道,匯聚了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更吸引了國內外資本、人才、商品、技術、數據等資源和要素落戶。
【南沙方案】賦予了廣州「增強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的重任,殷殷囑托,徐徐前行。廣州港以南沙港為核心,牽引重點產業集群發展、推進科技變革、區域協同發展,讓南沙的一切都有了可能。
在南沙,港城互動的故事還記錄在廣州城市規劃裏。「南拓」是廣州長期堅持的戰略,廣州以南沙港為支點,撬動起廣州城市功能向海洋拓展。日前,【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出台首次賦予廣州「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的城市性質,寄予廣州構建「一帶三區、串珠成鏈」的海洋空間格局,串聯起濱海特色產業集聚區,促進傳統產業鏈向海延伸的期望。
今年8月,【建設廣州國際航運樞紐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出台,提出建設廣州臨港經濟區,加快構建現代臨港產業體系,強化臨港經濟區與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等重點功能區聯動發展,切實把海港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不難看出,對於廣州來說,進一步做強南沙港,拓寬面向世界的航運通道,成為廣州布局海陸空,以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為城市賦能,推動城市能階躍升的重要一筆。
如今,依靠南沙港的核心帶動,廣州港形成了以粵西、粵東沿海經濟帶港口為兩翼,以中山港、佛山港、雲浮港、韶關港等珠江—西江內河港口為支撐的「一核兩翼多支撐」港口群聯動協同發展格局。南沙港的存在,讓廣州重新建立起一條通江達海、連結全球的國際樞紐通道。南沙港這個超級樞紐發揮廣泛的聯通作用和強勁的資源要素配置能力,讓廣州從「灣區之心」出發,朝向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標願景穩步前行。
重倉海洋,構建鏈全球大通道
海水是流動的財富。在當今全球90%的國際貨運往來透過港口運輸的時代背景下,重倉海洋經濟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共識。
就在12月初,歷經2萬公裏22天的航程,南沙港今年首條車厘子快線靠泊,如今,南沙港已成為全國車厘子進口最大口岸之一。搶抓中拉經貿發展機遇,致力於深耕南美航向市場,南沙港擔起了打造亞拉新通道上重要門戶樞紐的職責,成為國內大迴圈連結亞拉新通道的重要物流節點。
不止如此,南沙港同時開通了中亞等國際班列,實作「海絲」與「陸絲」無縫銜接,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航線不斷拓展。以南沙港為核心,廣州港正大力提升外貿韌性,透過最佳化航線布局、提升港口服務效能、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等措施,不斷增強其在全球貿易中的競爭力。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出海‘第一站’選在東盟國家,南沙港在亞洲地區貿易品類、貿易結構、航線等開拓布局方面,契合了企業出海的規劃。」廣州市南沙區政協副主席、商務局局長謝曉暉說。南沙港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強大的物流能力,成為推動廣州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出海、外貿發展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引擎。
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是全世界冰箱出口最大的企業,與南沙港的合作始於2004年,這一年出口貨物量為2000標準箱。如今這一數碼實作了110倍增長,2024年的出口規模已高達22萬標準箱。「對於大型制造型企業來說,港口是企業出海的重大支撐。作為珠西地區唯一的深水港,南沙港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港前運輸半徑短,集港運費低,大船直靠,使得我們能夠在起運港直接上大船,從而節省了駁船的費用,降低了物流成本。與南沙港的深度合作,對中國制造走向全球功不可沒。未來我們在南沙港每年都會有10%-20%的貨物量增加。」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總裁姚友軍說。
日前,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一期工程電商轉運中心一期子專案在中新鎮順利開工,建成後將打造全球最大電商交付中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這個「全球最大」為何如此有底氣?答案藏在其多式聯運、國際班列等倉幹關配供應鏈打造裏。歷經20年的發展,廣州港以南沙港為核心,依托深水碼頭、珠三角水系、鐵路、公路等交通網絡,構建多式聯運物流網絡,推動形成以廣州南沙為中心,輻射整個泛珠三角地區的「海陸空鐵」立體貿易物流樞紐,為跨境電商進出口企業提供全面高效的綜合服務。目前,南沙口岸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連續兩年突破100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
一次次探索,一次次突破,廣州從南沙港出發,構建起通達全球、暢聯國內的物流大通道,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讓廣州的貿易版圖延伸到更廣闊的世界。
2000萬標準箱是南沙港在新時期的起點,海水不停歇,港口與城市相互成就的故事就不會停止。站在開放的潮頭揚帆,廣州港要以南沙港為核心步步穩紮穩打,著力最佳化聯運樞紐和通道功能布局,推動交通樞紐向經濟樞紐、創新樞紐、開放樞紐轉變;持續最佳化港口功能布局,構築出海國際物流大通道,增強鏈通全球新優勢,支撐廣州以樞紐之城命題,打造開放新高地。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朝露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鄭洪達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