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
「忘掉杜林普對歐盟的關稅威脅吧。真正讓歐盟感到恐懼的,是杜林普對中國的關稅威脅。」
12月6日,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刊文稱,美國當選總統杜林普一直威脅上台後將對全世界無差別征稅,歐盟也在其中,但歐盟更應該在意的是美國未來的對華關稅。
文章稱,有分析人士擔心,杜林普對華征收高額關稅後,可能會導致大量中國商品湧入歐盟市場,對當地市場造成沖擊。此外,杜林普的威脅可能會迫使歐盟做出艱難抉擇:是安撫華盛頓、對華強硬,還是維持與中國「艱難但有利可圖」的經濟關系。
若美國加稅,中國商品將湧進歐洲市場?
在競選期間以及勝選後的一段時間以來,杜林普已經多次威脅對華進口商品。
例如,競選期間,杜林普已經承諾將對所有進口產品征收10%至20%的關稅,對中國進口產品將征收60%的關稅;11月25日,他突然宣布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征稅25%,對華加征10%額外關稅;日前,他又威脅對金磚國家征收100%關稅,除非這些國家放棄打造可替代美元的貨幣計劃……
2020年8月,杜林普在其首個執政任期內簽署行政命令 視覺中國
Politico EU稱,盡管上述威脅均直接針對中國,但歐盟開始意識到,在美國實施難以逾越的關稅壁壘後,大量中國出口產品將湧入歐洲,擠壓歐洲本土產業的生存空間。
「對於歐盟來說,首要問題不是北約,甚至不是烏克蘭,盡管它們很嚴重。」曾在杜林普政府時期擔任美國駐歐盟大使的安東尼·加德納表示,「首要問題是中國商品未來可能會被轉移到歐洲。」
加德納進一步表示:「目前歐盟處於一個極其脆弱的時期,許多行業都勉強維持生計。若上述擔憂成真,這可能會在歐洲產生明顯的替代效應和巨大後果,可能會推動去工業化和民粹主義政黨進一步崛起……政治會向右傾斜。」他說:「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而且可能很快就會發生。」
一名匿名的歐盟外交官談到杜林普關稅威脅時稱:「我們沒法只關註美國加稅對歐盟商品的直接影響。美國對中國征收關稅所導致的貿易流變化的連鎖反應,可能會比我們想象得更快降臨到我們頭上。」
2020年1月,馮德萊恩與時任美國總統杜林普會面 美媒影片截圖
歐盟或將面臨艱難抉擇
文章隨後表示,歐盟各國政府還應擔心,歐盟未來將受到中美兩大地緣政治巨頭的擠壓。
「歐洲的擔憂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文章進一步解釋稱,在歐盟經濟面臨困境,歐盟最大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德國預計將連續第二年出現負增長之際,中美貿易爭端將抑制歐盟貿易和經濟增長。數據顯示,若杜林普上台後挑起貿易爭端,歐洲GDP第一年將下降0.14%,長期來看將下降 0.2%。
Politico EU認為,杜林普的威脅可能會迫使歐盟做出艱難抉擇:是安撫華盛頓,加入杜林普對華貿易戰;還是維持與中國「艱難但有利可圖」的經濟關系,畢竟中國是許多歐盟成員國出口商的最大市場。
但文章緊接著提到,各種跡象表明,杜林普2.0時期針對貿易的嚴厲程度可能沒有最初擔心的那麽高。
首先,杜林普沒有沿用第一任期時的對華鷹派羅拔·萊特希澤,而是提名了萊特希澤的長期助手格利爾任美國貿易代表。其次,杜林普提名的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是華爾街資深人士,被曝與中國有著密切商業往來,更願意將關稅當作「談判籌碼」。
「但到最後,杜林普還是會主導關稅政策,」杜林普第一任期時期的負責美國貿易的歐盟委員會對接人伊格納西奧·加西亞·貝爾塞羅表示。
杜林普提名的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 美媒影片截圖
「在對華貿易政策上,美歐存在巨大分歧」
面對即將重返白宮的杜林普,美國歐洲盟友的忐忑已經無法掩飾。
香港【南華早報】11月初援引訊息稱,歐盟在杜林普勝選後緊急開會,「現場壓抑得就像在舉行葬禮」據透露,歐盟計劃與杜林普過渡團隊進行談判,試圖避免杜林普未來關稅政策對歐洲可能造成的重大經濟和政治沖擊。而杜林普已經告知自己期待的報酬:歐盟需與他統一戰線,對華強硬。
Politico EU也說,跨大西洋盟友間的僵局,將轉化為一場關於如何應對中國的建設性討論。
「過去在對華關系的各個方面,美國和歐盟並沒有百分之百地達成一致,這導致了一定的信任缺失。」曾擔任過美國貿易代表助理的丹·穆拉尼表示,「但在非市場經濟政策和實踐方面,美歐之間存在很大的利益重疊,圍繞這些利益建立聯盟非常重要。」
前世貿組織首席發言人、現新加坡智庫軒歷治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基思·羅克韋爾同樣稱:「杜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一樣,都希望歐盟采取與美國類似的方式,應對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政策。」
近年來,歐盟跟隨美國,在電動汽車和高科技領域對華頻繁圍追堵截,10月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高額關稅。但文章寫道,相較於美國政府,布魯塞爾的對華貿易政策仍相對審慎。「杜林普希望歐盟對中國更強硬,但美歐在這一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
Politico EU認為,歐盟在對華問題上可能會更靠近美國,但就具體措施而言,歐盟預計不會如杜林普那樣「肆意而為」,而是會訴諸既定的「貿易防禦手段」。
2010年至2022年,對中美英(分別為藍紅黃)出口在歐盟汽車行業附加值所占份額變化 歐盟統計局
就在Politico EU刊文討論歐盟未來的對華貿易舉措的兩天前,當地時間12月4日,歐盟統計局釋出報告指出,2010年至2022年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中國在歐盟汽車行業的重要性大幅上升,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汽車行業最關鍵的參與者。
歐盟統計局指出,這體現了一個「有趣的趨勢」,即「中國已成為歐盟汽車行業的關鍵參與者,不僅是重要進口國,也是歐盟汽車行業出口所需投入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間產品)的重要供應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