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解讀|法國議會選舉三方博弈左翼「爆冷」獲勝,政治僵局如何收場?

2024-07-08社會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8日,法國內政部公布的最終數據顯示,在7日舉行的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贏得最多議席,共獲得182個國民議會議員席位,但遠低於絕對多數需要的289個席位。
當地時間2024年7月7日,法國南特,選民在觀看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的結果。視覺中國 圖
執政黨復興黨及其中間派聯盟「在一起」占據163席。法國總理阿塔爾當晚宣布將遞交辭呈。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拿到143席,右翼政黨共和黨占68席,其余各黨派占據21席。
此前民調顯示,國民聯盟可能會在選舉中勝出。
在6月初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執政黨得票率遠低於極右翼政黨,總統馬克龍隨即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國民聯盟在第一圈投票中領先,獲得歷史性突破,法國媒體分析說,但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和左翼聯盟在第二輪投票前都呼籲組建廣泛的「共和陣線」,聯合阻擊極右翼勢力占據議會多數席位,這對第二輪投票結果發揮了關鍵作用。
當地時間2024年7月7日,法國勒圖凱,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投票站,參加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 視覺中國 圖
根據結果,有媒體分析稱,法國因為本次選舉陷入了進一步的政治混亂,總理人選暫時難以確定,且暫不清楚總統馬克龍進一步的舉措。有專家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存在馬克龍與溫和左派或右派「共治」,以及一年後再度解散國民議會的可能。
極右翼「被爆冷」
據路透社7月7日報道,法國國民議會(即下議院)選舉第二輪投票後,投擲了一個潛在的政治僵局。 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出人意料」地領先於極右翼。
報道稱,本次選舉結果對國民聯盟、中間派執政黨聯盟「在一起」都是一次打擊。
選前的民調顯示,國民聯盟可能會贏得第二輪選舉。但結果表明,該黨及與之結盟的部份右翼共和黨人士獲得的議席數排名第三。
對於選舉結果不如預期, 國民聯盟主席巴爾德拉稱,反國民聯盟團體之間的合作是「可恥的聯盟」,並將讓法國政治癱瘓。該黨領導人勒龐稱:「我們的勝利只是被推遲了。」
國民聯盟的一位候選人迪米特洛娃(Ivanka Dimitrova)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她對極右翼失利「並不驚訝」,因為法國民眾「害怕極左翼的威脅」。
「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極左翼對民眾構成很大威脅,會出現示威、焚燒東西和暴力,所以人們害怕極左翼的這些反應。」迪米特洛娃說。
在澳洲國立大學歷史系高級講師法蒂(Romain Fathi)看來,問題出在國民聯盟本身。他向澎湃新聞表示,很多法國人和法國政客認為,國民聯盟才是對法國和法國民主的一大威脅。
路透社援引民調機構益普索(IPSOS)民調專家泰恩圖利爾(Brice Teinturier)的話稱,國民聯盟自身存在缺點,包括幾位候選人在第二輪選舉前發表仇外觀點,引發民眾對於國民聯盟是否拋棄其更極端的過去的質疑。
另一邊的馬克龍,則造成了懸浮議會的局面。懸浮議會,即指一國議會中沒有黨派獲得絕對多數席位的情況。
在今年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馬克龍領導的黨派敗於國民聯盟,他因此宣布提前舉行法國國民議會選舉,「試圖奪回主動權」。然而,結果顯示,他最終建立了一個「非常分裂的議會」,這將會削弱法國在歐盟和世界上的地位。
諾定咸大學法國歷史和政治系副教授史密斯(Paul Smith)向澎湃新聞分析稱,盡管馬克龍目前陷入了「跛腳鴨」的局面,但參議院(即上議院)、憲法委員會等立法機構將確保其作為總統的角色。
過去,法國中間派與左翼陣營曾聯手抵制國民聯盟等極右勢力,被稱為「共和陣線」。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本次選舉或許是「共和陣線」的勝利,但馬克龍的豪賭,使法國陷入了政治不確定性。
路透社表示,第二輪選舉後,總理阿塔爾表示將於7月8日送出辭呈,但只要有必要,他會繼續在看守政府留任。同時,目前暫不清楚馬克龍下一步會采取什麽行動。
當地時間2024年7月7日,法國巴黎,法國總理阿塔爾準備發表演講。阿塔爾在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爐後宣布將遞交辭呈。視覺中國 圖
新華社此前刊文稱,根據法國憲法規定,總統有權任命總理,但按慣例,總理一般來自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議席的政黨代表人物。
一位與馬克龍關系密切的人士告訴路透社:「我們今晚和未來幾天必須問自己的問題是:哪個聯盟能夠達到執政需要的289個席位?」
執政黨中的部份人士,包括前總理菲利普,設想了一個廣泛的跨黨派聯盟,但表示不能包括屬於「新人民陣線」的極左翼政黨 「不屈法國」。
路透社稱,由於出現懸浮議會,導致任何人都難以推動法國的國內議程。
三方博弈,總理難定
路透社總結稱,本次選舉把法國分裂為三大派別,即左翼、中間派和極右翼。這些政黨之間的綱領截然不同,根本沒有合作的傳統,不能確定接下去會發生什麽。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左翼聯盟會否保持團結,並就采取什麽路線達成一致。
「不屈法國」領導人梅朗雄表示:「必須嚴格尊重人民的意願,總統必須邀請‘新人民陣線’執政。」
報道稱,梅朗雄排除了與不同政治派別組成廣泛聯盟的可能。來自中左翼社會黨的格魯克斯曼敦促其聯盟夥伴表現得「像成年人」,「我們(在選舉中)取得領先,但我們處於一個分裂的議會中。我們將不得不交談、討論和對話。」
當地時間2024年7月7日,法國巴黎,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束,左翼政黨聯盟獲多數席位,法國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領導人梅朗雄發表講話。視覺中國 圖
路透社表示,目前的跡象未表明法國會就此形成左翼聯盟,但如果各方無法達成(聯合執政的)協定,將會進入一大未知領域。
法國憲法規定,不論馬克龍選擇誰出任總理,都將面臨國民議會的信任投票,這意味著他需要提名一個大多數議員都能接受的人。
對於本次選舉,法蒂認為可能出現兩種結果。「一是馬克龍與‘新人民陣線’候選人共治,這存在理論可能但會很難;二是馬克龍仍需要與溫和左派(社會黨)和溫和右派(共和黨)結盟。」
新華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指出,由於在本次選舉中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獲得絕對多數議席,未來總理的人選存在多種可能性。
新華社此前刊文稱,根據法國憲法,總統在解散議會一年後才能再次解散議會,因此馬克龍可以選擇在一年後再次解散議會並舉行國民議會選舉,各方則再次就新總理和政府的產生展開博弈。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科學系教授列維(Johan D Levy)向澎湃新聞分析稱,如果馬克龍無法推行其國內政策,他或許希望在總理及總理所在黨派不再受歡迎的前提下,再度進行國民議會選舉,以為自己的黨派爭取議會多數席位。
值得註意的是本次選舉中法國前總統奧朗德的「復出」。奧朗德此次作為「新人民陣線」的成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在結果出爐後,他向支持者表示,他的勝利是阻止極右翼掌權運動的一部份。
「令人滿意的是,由於法國人民非凡的動員和歷史性的投票率,我們減少了極右翼在國民議會中的席位數。」奧朗德說。他此前曾表示,如果出現懸浮議會,將準備組建聯合政府。
出口民調顯示,此次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率為67.10%,高於6月30日舉行的首輪投票率,也遠高於2022年國民議會選舉投票率。
奧朗德在6月8日才宣布重返政壇競選議員。列維認為,奧朗德很可能是突然做出了「復出」的決定。在奧朗德2012年至2017年擔任法國總統時期,馬克龍曾是其首席經濟顧問。
「或許奧朗德預計,沒有黨派能在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因此他存在出任總理的可能。奧朗德同樣在打賭,自己能夠連線‘新人民陣線’和馬克龍的黨派。盡管這會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但在懸浮議會中,一切皆有可能。」列維表示。
當地時間2024年7月7日,法國巴黎,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束,民眾在共和國廣場慶祝左翼政黨聯盟「新人民陣線」獲多數席位。視覺中國 圖
市場「松了口氣」
路透社報道稱,在民調結果出爐後,歐元7日應聲下跌。智慧樹投資(WisdomTree)宏觀經濟研究主管古普塔(Aneeka Gupta)表示:「市場或許能夠得到短暫喘息,因為國民聯盟未占據多數。但至少在2025年秋季(馬克龍下一次解散國民議會)之前,這可能會導致政治僵局。」
路透社分析稱,國民聯盟此前一直是民調中名列前茅的熱門候選黨派,增加了法國自二戰以來出現第一個極右翼政府,且還存在顛覆法國的經濟和外交政策的風險。
報道援引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一份報告稱,第二輪投票後,法國已經避免了投資者擔心的「最壞結果」,即國民聯盟或左翼聯盟獲得絕對多數的情況。
路透社表示,極右翼和左翼都在競選綱領中承諾大幅增加支出,因此法國目前疲軟的財政狀況幾乎沒有改善的余地。
在法蒂看來,一旦極右翼或左翼上台,很可能不會實作這些高支出的改革議程,因為這些黨派沒有經濟支撐來推行相關政策。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刊文稱,法國財長勒梅爾此前表示,如果極右翼或左翼聯盟在議會選舉中獲勝,並推行其相關政策,法國可能會陷入「債務危機」。
列維則認為,盡管存在極右翼或左翼加重法國財政問題的可能,但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馬克龍和勒梅爾在執政的7年中推行的政策。
路透社還稱,國民議會動蕩的格局,意味著任何政府都很難透過法國遵守歐盟預算規則所必需的預算削減,也將破壞法國目前為控制債務做出的努力。
央視新聞6月19日曾報道,歐盟相關機構宣布,因包括法國在內的7個歐盟國家新增債務過多、赤字過高,歐盟委員會將就此啟動過度赤字程式。
據路透社報道,法國未能遵守的,是歐盟各國今年2月一致同意的【穩定與增長公約】。根據規定,各國債務不得超過本地生產總值(GDP)的60%,公共赤字不得超過3%。而2023年,法國債務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10.6%。
但報道進一步分析稱,投資者同樣擔心法國左翼的政策,包括結束歐盟預算規則下的「緊縮」、燃料和食品等必需品設定價格上限等政策,可能會讓馬克龍的放松稅收等措施付諸東流。
澎湃新聞記者 朱潤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