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釋出關於大連市促進服務消費高質素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基礎型、改善型、新型服務消費,聚焦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方面提出11項具體任務措施。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素發展的意見】(國發〔2024〕18號),最佳化和擴大服務供給,釋放服務消費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個人化、多樣化、品質化服務消費需求,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挖掘 基礎型 消費潛力
(一)推動餐飲住宿消費升級。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店,積極招引國際知名餐飲品牌、國內餐飲名店及名小吃入駐大連,打造優質餐飲品牌。舉辦「全國烹飪選拔賽」「遼寧省職業技能大賽」「大連海鮮美食節」「大連連菜評選」「大連日料研討會」等美食體驗、烹飪比賽、技能大賽活動,推廣大連餐飲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深入挖掘大連海鮮、傳統老字號等大連味道,打造「賞大連夜景,品特色美食」的大連網紅美食打卡地,做大夜間餐飲市場規模。支持行業協會及平台企業舉辦各具特色的餐飲促消費活動,培育餐飲消費熱點。每年開展餐飲美食評比、餐飲文化交流、美食節、折扣季等餐飲行業促消費活動100場以上。提升住宿服務品質和服務水平,推進住宿業與旅遊、體育、康養等業態融合發展,進一步擴大服務消費。圍繞重點旅遊景區和鄉村旅遊區,建設精品民宿,發展住宿新業態。依法依規盤活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鄉村酒店、客棧民宿服務。
(二)提升家政服務消費品質。完善大連市家政信用資訊平台準入標準,督促企業加強自我管理,引導家政服務消費者優先選擇信用記錄良好的家政服務企業,推行「居家上門服務證」。結合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將家政進社區、家政信用資訊平台建設相融合,進一步拓寬供需渠道,為家政服務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支持員工制家政企業發展,暢通家政從業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培育員工制家政品牌企業。
(三)拓展養老托育消費供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推進公共空間、消費場所等無障礙建設,提高家居適老化水平。推動成立康養行業組織,籌建大連市康養產業聯合會,建設營運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實作養老服務供需精準對接。持續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謀劃、推進養老服務建設專案,推動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推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2025年全市星級養老機構達到120家,家庭養老床位總數不少於8000張。跟進老舊社區托育設施配建工作,積極做好新建住宅小區和完整居住社區配建托育設施相銜接。嚴格落實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要求。實作養老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鼓勵和支持透過引入普惠示範性托育機構開辦托育服務中心、1+N社區托育服務點等形式,提供標準化、同質化的托育服務管理。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托育機構服務管理,開展托育機構負責人和保育人員崗位技能提升,確保托育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保持100%。支持金融機構最佳化風險管理,積極提供適合普惠性養老托育機構專案資金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激發 改善型 消費活力
(四)提升文化娛樂消費體驗。 創新文旅消費場景,提升文旅消費品質,每年開展四季文旅促消費活動。強化國家級、省級旅遊度假區、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旅遊休閑街區等品牌建立,打造數碼化、沈浸式、互動式消費場景。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開發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創意重點專案。培育特色消費模式,豐富藝術節、美術展覽等業態,促進文化消費提質升級。擴大文化演出市場供給,提高審批效率,增加演出場次。加快培育文創線下體驗店,多渠道搭建文創線上銷售平台,持續探索數碼文創等新業態和新模式。提升網絡文學、網絡表演、網絡遊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質素,加快高畫質電視發展,鼓勵沈浸體驗、劇本娛樂、數碼藝術、線上演播等新業態發展。
(五)提高旅遊消費能階。立足大連濱海濕地、海島、溫泉等生態旅遊資源優勢,開發海釣、遊艇、康養等生態旅遊精品路線。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產品,鼓勵大型演藝、郵輪遊艇、露營民宿、度假康養、低空飛行等新業態發展,豐富「海上遊大連」文旅消費業態,支持「音樂+旅遊」「演出+旅遊」「賽事+旅遊」等業態融合發展。完善熱門景區等場所多語種指示標誌,加強入境旅遊產品開發和宣傳推介,提升相關場所服務水平。支持旅遊景區進行基礎設施改善、智慧景區建設、產品創新和旅遊專案升級,實施景區門票優惠、滿減優惠等多樣化惠民舉措,持續提升景區競爭力。開展數碼賦能文旅場景建設行動,支持利用網絡直播、短影片平台開展線上旅遊展示活動。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強化綜合運輸銜接,便利旅客出行。支持銀行、支付機構和清算機構加強合作,完善移動支付服務,最佳化業務流程、豐富產品功能,擴大受理範圍。
(六)激發體育消費動能。盤活空置場館場地資源,引導社會力量依法依規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增加體育消費場所。深入開展健身設施強基礎、提質素、優服務三大行動,構建市民群眾身邊多層次多樣化健身圈。鼓勵體育健身場所在公休日、國家法定假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延長開放時間,增加體育消費服務供給。推進體育賽事活動「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舉辦體育產業嘉年華系列活動,滿足市民群眾多元體育消費需求。以梭魚灣足球場、體育中心、大連足球青訓基地、大連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等場地設施為載體,積極承辦國內外重大足球賽事活動。辦好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和中國女子籃球聯賽主場賽事,以及大連馬拉松賽、大連國際徒步大會、「大連杯」帆船賽等高水平賽事活動。每年開展各類體育賽事和群眾性體育活動400項。
(七)積極發展教育培訓服務。實施大連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建設計劃,完善相關學科專業設定,建設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高標準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站)等載體,帶動技能人才梯次發展。引導職業院校完善相關學科專業設定和培養方案,全面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對接平台,開展訂單培養、師資交流等多形式校企合作。按照有關規定,推進學校透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提供非學科類優質公益課後服務。鼓勵與國際知名高等院校在連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
(八)最佳化居住服務消費供給。創新居住服務消費新場景,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發展「物業+生活」新服務模式,與養老、托育、餐飲、家政、快遞、社區團購等企業開展合作,積極對接市場化優質服務資源,支持物業服務領域數碼化建設,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推動社區消費擴容提質。推廣智能安防、智慧停車、智能門禁等新模式,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糊居住體驗。培育提供改造設計、客製化整裝、智能化家居等一站式、標準化產品和服務的龍頭企業。
培育壯大 新型 消費
(九)促進服務消費數碼化融合。招引數碼消費主體企業,培育數碼化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推動大型商場、商業綜合體、大型超市加速數碼化轉型,利用新媒體宣傳媒介,培育數碼化客戶群體,推廣線上虛擬購物、現場智能購物查詢、線上線下即時互動消費等智慧消費場景,提升數智化經營能力。推進數碼人民幣在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景區商貿、教育培訓等多領域套用。依托我市軟件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優勢,推動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賦能生活服務,提升商圈活躍度。結合大連服裝加工及貿易產業集群優勢,探索打造「直播電商+服裝產業帶」新模式。依托電商直播示範基地,組織開展「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電商直播節」等專題直播促銷活動,營造電商直播促消費良好氛圍。動態管理市級直播試點基地,每年直播場次超100萬場。
(十)激發綠色消費潛力。落實綠色低碳認證制度,廣泛開展認證宣傳,引導企業開展綠色低碳認證。推廣套用先進綠色低碳技術,落實能效水效標識管理措施,提高家裝、出行、旅遊、快遞等領域綠色化水平。支持汽車「以舊換新」,引導汽車企業、金融機構等配套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購車優惠政策,形成政銀企優惠政策包。支持家電「以舊換新」,鼓勵家電銷售企業、平台企業聯合家電生產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結合全市電動單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推動電動單車以舊換新。
(十一)推動健康服務消費發展。推動健康管理中心建設,引導醫療機構健康體檢服務向健康管理轉變,三甲醫院設定健康管理中心比例達到100%。加強醫療機構互聯網醫院建設,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三年內納入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台的醫療機構超過36家,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的機構數量達到13家。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合作。最佳化「中醫便民就醫導航」服務,實作全市優質中醫資源「一表查詢」。支持以中醫養生、藥膳食療等保健方式創新開發健康服務產品。
![](https://img.jasve.com/2025-1/fa657c5af1afcb38231b2f55d7b6b4b5.webp)
半島晨報、39度影片首席記者黃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