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沂客戶端訊 一撥又一撥的冷空氣來襲,讓人瑟瑟發抖。隨著冬季的到來,家庭用電量急劇增加。不少人家中的電暖器、電熱毯、暖手寶等取暖用品都紛紛派上用場。取暖利器頻繁使用,帶來溫暖的同時,也使得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隨之增加。
幾天前「斷崖式」的降溫讓臨沂集體入冬,氣溫急劇下降讓人感到寒冷刺骨。低溫天氣除了全副「捂」裝外,許多人紛紛選擇了宅家取暖。尤其在沒有集中供暖的鄉村,電熱毯、電暖氣、電熱汀等使用頻率增多,帶來溫暖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臨報融媒記者獲悉,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共撲救火災6264起。從火災發生場所看,露天堆垛、雜草綠化帶、垃圾及廢棄物等非建築類場所火災占比41.8%;居住場所火災占比31.9%。從已查明的火災原因看,發生由電能充當火源而引起的電氣火災占火災總數的34.6%,不容小覷。
那麽冬季取暖應該如何註意安全? 臨報融媒溫馨提示,使用高功耗的電暖器要選用帶地線的三孔插座,最好使用帶有過流保護裝置的插線板。電暖器上不宜覆蓋物品,不然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容易造成燒機。電暖器要遠離易燃物,背面離墻應有一定距離。電熱毯必須平鋪在床單或薄的褥子下面,絕不能折疊起來使用。不要長時間持續加熱,如果溫度繼續升高,有可能使電熱毯的棉布炭化起火。冬季第一次使用浴霸時一定要進行路線檢修,畢竟此前浴霸已有較長時間沒有用過。浴霸嚴禁接觸暖氣、自來水、燃氣及其管道,以防因漏電等引起觸電或打出火花,引起火災。電暖寶最怕漏水漏電,在通電前,要確定插座幹燥。切忌將電暖寶抱在懷中充電,以防觸電。
此外,冬季氣候幹燥,家中樓梯口、陽台等處如果堆放紙箱等雜物,不僅容易起火發生危險,也會在緊急情況下封堵逃生通道,要及時清理;離家前,用電器具除需常通電器材外(如冰箱等),用後應及時斷電,關閉燃氣開關;電動單車嚴禁上樓,嚴禁在建築物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公共門廳、樓梯間、消防車通道等處停放或充電。在此,呼籲大家關註消防、支持消防、參與消防,只有每個人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都提高一點,才能築牢社會消防安全防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環境。
相關連結:
預防電動車「上火」
臨沂在行動
近年來,電動單車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當電動單車的蓄電池熱失控後,潑水或使用滅火器、沙土都很難阻止它繼續燃燒或爆炸,只有等熱失控反應結束後才會熄滅。從失火到奪命,電動車僅需100秒。電動單車用電安全需要時刻註意,引起重視。
臨沂根據國家、省工作專班要求,按照「系統治理、重點突出」的思路,印發【臨沂市電動單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方案】,設立由應急、消防、工信、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單位組成的市縣兩級工作專班辦公室。
制定【臨沂市住宅小區電動單車充電設施和停放場所建設管理工作方案】和指導意見,在全市範圍內摸排住宅小區電動單車數量及充電設施,明確電動單車和充電埠3∶1的配建比例,最佳化選址、分類施策,建成了充電埠30.1萬個,1066個小區達到配建比例標準。
市消防救援支隊制定【電動單車安全隱患全鏈條專項行動方案】,聯合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針對電動單車違規停放、違規充電、違規上樓等行為加大處罰勸阻力度。活動開展以來,共勸告疏導電動單車違停違充行為1667次,查處違法違規行為713起,處罰106人,安裝電動單車智能阻止系統13552台。
臨報融媒記者 梅香玉
編輯: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