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社論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一如市場預期,會議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
在財政支出總量顯著加大的同時,一個更值得關註的訊號是,財政支出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會議提出「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加註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
對當下的中國經濟社會來說,這樣做必要而且緊迫。
財政支出可以分為三類:行政管理類支出、經濟建設類支出和民生類支出。一直以來,在中國的財政支出中,第二類占比較高。
以地方財政為例,過去十多年裏,地方財政將更多的資源投向了各類建築工程,其中一些專案固然也能夠惠及民生,但資源投入最主要還是為了拉動經濟增長。此外,地方政府還將很多財政資源以各類補貼的形式投向了企業生產端。
供給產生需求,就業拉動收入,民生當然會從經濟增長中受益。在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這種財政投入的傾向性無可厚非。
目前,這種財政支出方式的弊端愈加明顯。其一,在基礎建設領域,挑選具有顯著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的專案的難度日益增加;其二,對生產端的各類補貼不僅造成各地內卷式招商,客觀上還導致了部份行業產能過剩,也有違公平競爭原則,有政府不當幹預市場之嫌。
另一方面,盡管我們在民生領域的財政投入也有較高速度的增長,但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跟已開發國家相比,無論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抑或是占GDP的比重,民生財政都有可提升的空間。如果考慮到在個別年份,部份民生領域支出占GDP的比重還出現過不升反降的態勢,為這些領域補缺恐怕也不能忽視。
現實地看,我們對民生領域的支出需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此釋放了明確的訊號。會議針對性地提出了「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等措施。
應該厘清的是,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不是要搞 「福利主義」。客觀而論,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國內需求不足,解決之道在於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消費能力的提升取決於百姓收入的增加,也有賴於更有力的社會保障。很多人不敢花錢,是因為面對諸多不確定性,考慮到未來在醫療、養老等方面可能的支出,不能不多一些儲蓄。
正因如此,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列為明年的九大重點任務之首,其中的政策抓手就包括提高養老金和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這背後的政策邏輯很清晰——提高對民生領域財政支出的力度,增加社保的厚度,讓百姓的後顧之憂少一些,有助於增強消費意願,進而實作擴大消費、擴大內需的目標。
還需要指出的是,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絕非穩經濟的短期政策選擇。從國內需求和海外經驗看,這也應該是中國財政支出的長期趨勢。
這對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地方政府擅長搞專案和投資拉動,也更關註專案建設的效率和經濟增長的數據,今天我們說,「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核心關切是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此而言,如何更有效地服務民生、服務「具體的人」,將成為地方政府的一門「新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