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郭媛丹】作為中華傳統「兵學聖典」,【孫子兵法】不僅深刻影響世界軍事理論演進,而且在時隔2500年後的現代戰爭與熱點事件中,依然具有深遠指導意義。由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主辦的第十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5日至6日在京召開,本屆研討會以「孫子兵法與文明互鑒」為主題,來自近30個國家的350余名代表參加。與會專家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孫子兵法具有現實世界意義,在處理南海爭議等熱點議題中有重要體現。
南海問題上的套用
【孫子兵法】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知名度。亞美尼亞國防部國防研究大學前校長根納季·塔瓦拉強少將表示,該校開設了「軍事戰略」課程,透過研究孫子、普魯士王國軍事思想家克勞塞維茲等人的軍事著作來了解不同國家軍事戰略思維。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托普卡普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系主任、退役上將蘇阿特·唐梅茲認為,凱末爾領導土耳其革命時運用的軍事戰略與孫子兵法如出一轍。
談及孫子兵法在當今世界熱點事件中的具體套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海洋問題專家楊霄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可以從孫子兵法的【軍形篇】和【兵勢篇】來分析當今南海爭端的本質問題。
楊霄表示,「形」強調對力量結構的分析,是現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基礎觀點。「勢」則比「形」更進一步,好比物理學中的勢能,弓拉滿了雖然沒有下一步動作,但其充滿勢能。「對待一些國際熱點事件比如南海爭端,部份國家往往會簡單地指望透過占據島礁、獲取更多更先進武器裝備來取得優勢,也就是按照西方理論,誰軍事強大誰就能取得勝利。」
楊霄認為,「勢」是對「形」的深化和超越,強調了勢能的重要性。在南海問題中,勢能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是民心所向。周邊國家和人民對和平穩定、經濟發展的渴望構成了強大的勢能。其次,東南亞國家正處於全球產業鏈重塑的關鍵時期,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實作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各國共同的願望,南海問題的激化只會阻礙這一行程。因此,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符合各國的長遠利益。第三,當前國際形勢中,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
「中國在處理南海問題時,充分考慮了國際大勢,始終秉持對話溝通,尋求和平發展和合作共贏之道。」楊霄表示。
無人機作戰中的套用
值得註意的是,研討會設定的6個專題中有一個為「當孫子謀略遇上智能時代」。專家們討論了無人武器裝備的大量運用是否沖擊到孫子兵法的內涵。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仇昊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孫子兵法揭示了戰爭普遍規律和作戰指導思想,從作戰理論上講,目前出現的很多新型作戰樣式,在孫子兵法短短的幾千字裏都有體現。仇昊認為,「不可否認,當今作戰速度、節奏越來越快,指揮員作戰決策的時間越來越短,以前可能需要數天時間,當下在先進的通訊、智能技術的支撐下,作戰決策時間由小時計算向以分鐘計算轉變。而孫子兵法就有兵貴神速的思想。無論是‘兵貴勝,不貴久’,還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都表明作戰節奏要快,要有速度,要有節奏。再比如,近期的幾場沖突中,無人機廣泛套用,出現了對敵方將領的秒殺行動。這也符合孫子‘並敵一向,千裏殺將’的思想。特別是綜合運用軍事威懾、政治外交、新聞傳播等手段,防止戰爭升級,也可以看作是孫子兵法提及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一種模式」。
「不僅如此,越戰之後,美國開始吸取東方的軍事思想,特別是孫子兵法等。比如美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博伊德提出 OODA(觀察-判斷-決策-行動)理論,強調加快決策周期,這借鑒了孫子兵法中‘其勢險,其節短’思想。」仇昊說。他還表示,厄爾曼提出的「震懾」理論也參考了孫子兵法的思想。所謂的「震懾作戰」就是透過突然性的猛烈打擊,讓敵人猝不及防,產生內心恐懼,借鑒了孫子攻心奪誌的思想,符合孫子「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的理論,而這一思想在海灣戰爭和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得到充分體現。
戰略危機管理中的套用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戰略危機已成為影響世界和平發展的重大挑戰。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曹延中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戰略危機通常是指軍事、政治、經濟等領域爆發的、對國家安全發展或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具有重大而深遠影響的事件。從古巴導彈危機到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再到當前巴以沖突和俄烏沖突,這些事件都對全球產生戰略性影響。因此,如何有效管控這類危機,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
曹延中表示,【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兵學的經典之作,蘊含著應對戰略性危機的智慧。孫子強調「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一思想為戰略性危機的管控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伐謀和伐交,即運用智謀和外交手段解決矛盾沖突,是孫子兵法中推崇的最高境界。
曹延中認為,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從四方面入手有效管控戰略危機:一是加強情報收集和風險評估,提高危機預警能力;二是註重塑造態勢,透過展示實力和決心來威懾潛在對手;三是加強戰略溝通,增進彼此的認知理解;四是開展靈活外交,尋求雙方的利益平衡點和匯合點,防止危機擴大外溢。他總結說:「戰略性危機管理需要借鑒孫子兵法的智慧,運用伐謀和伐交的手段來有效管控危機。同時,還需要加強情報收集、塑造態勢、戰略溝通和靈活外交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應對戰略性危機的能力。透過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