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余溫尚未散盡,返程的號角已然吹響。有人握著方向盤在高速公路上寸步難移,有人盯著手機螢幕反復重新整理購票軟件,而更多人擠進高鐵車廂,將這段歸途變成了一場「全國流水席」。
「你是開車返程的嗎?」面對這個問題,許多人搖頭苦笑。春運的票,搶到的是運氣,搶不到的是常態。那些擠上高鐵的人,拎著塞滿家鄉味道的行李,在逼仄的座位上蜷縮成一團。車廂裏,西梅核散落在地上,酸奶盒堆在小桌板角落,牛肉幹的包裝紙隨風飄到鄰座腳邊——所謂「高鐵三件套」,成了這場遷徙最真實的註腳。
有人說,高鐵站的食物太貴,外賣成了最後的倔強;有人說,地方特色美食塞不進背包,只能靠零食填補鄉愁。可當列車疾馳,車廂逐漸淪為「滿地狼藉」的戰場時,疲憊與無奈也悄然蔓延。
而那些選擇開車的人,或許避開了搶票的焦慮,卻逃不過高速上的擁堵。油箱見底的服務區、此起彼伏的喇叭聲、後座孩子不耐煩的哭鬧……每一種返程方式,都寫滿了成年人的狼狽。
列車到站時,有人匆匆撿起地上的零食袋,有人將最後一口涼透的咖啡一飲而盡。月台上,行李箱的滾輪聲碾過心酸,也碾過對新一年的期許。這場名為「遷徙」的盛宴終會落幕,但那些散落的西梅核、揉皺的車票、和未說出口的疲憊,或許才是春節返程最真實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