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繁忙的火車站,歸鄉的人群,為何會突然變得如此冷清?這些曾經的行李,曾經的思鄉之情,仿佛都被某種東西所阻擋。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社會的整體狀態正在悄悄地改變。原本應該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現在卻發生了一種空前的變化。今年的「回鄉」熱潮好像越來越少了,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麽回事呢?讓我們從多個角度來探索這一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在物質和心理上尋求一個平衡點
過年回家,看似只是一種感情上的呼喚,其實,卻隱藏了巨大的財政壓力。在這段時間裏,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光是回家的路費,就足以讓很多上班族心驚膽戰。從幾千塊錢的飛機票到數百塊錢的車票,一個人的返鄉費用是令人吃驚的。
對很多家庭來說,旅遊並不只是為了旅遊,而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家三口的機票加在一起,讓很多人花掉了大半年的存款,才回到家中。除此之外,過年的開銷也不可少,比如保健品,禮物,紅包等等,任何一件都會讓你捉襟見肘。我們必須考慮一下,為了慶祝聖誕節的儀式性,花這麽多錢真的值嗎?
二、社會變遷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
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故鄉的變遷,更多的青年也萌生了返鄉創業的念頭。耕地已經不能作為謀生手段,而隨著現代工廠的建立和農村電商的崛起,農村又重新煥發了活力。青年們紛紛決定待在自己的故鄉,過著與自己價值觀念更加一致的生活。
例如,在一個偏僻的村落中,原本是一片水田,現在卻變成了一片綠色的工業區。一個青年農夫在網上賣著家鄉的土特產,看起來很是熱鬧。一些青年還開辦了「家庭旅館」,以此來吸引城裏的旅遊者,從而拉動全村的經濟。故鄉的可持續發展,給了他們一種全新的感覺。
三、年輕一代的抉擇:在繼承和自我中尋找平衡點
今天,90後和00後在過新年時有了新的選擇。他們不再認為過年回家是必要的,相反,他們更願意利用這個節日來放松自己。有的人會選擇一個人去旅遊,感受節日的氛圍;有的人和好友相聚在一起,共享新年的氣息;也有人參加室外運動,以不同的形式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在當今社會,社會化媒介的流行極大地拉近了人們的距離。雖然無法當面團聚,但透過影片聊天,還是可以把溫馨和關愛傳達給家人。也許,這樣一種現代化的交流形式,就是現在的青少年,在自己和自己之間尋找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對品質的要求,也逐步地改變了他們對新年的認識。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更樂意把過年的開銷用來提高自己,或者培養自己的愛好。這種觀念的變化,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新時期人民對美好人生的新認識。
四、都市化與落地之夢
隨著中國城鎮化行程的加快,大量農民工在城鎮定居下來。幾年下來,他們不但有了固定的薪金,也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現在,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也就有了把自己的父母帶到城裏來,一起過上更好的居住環境的想法。
高質素的教學、全面的健康保障,為新一代人才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很多人願意留下來的一個主要原因。為了給後代提供一個更好的生長條件,「城市定居」成為了一種新型的家庭形態。
盡管這一行程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不管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或是來自於家裏的負擔,每個職場人士都在掙紮著找到一個平衡點。紮根城市,建立家庭,是他們追尋新人生的重要一環。
五、結語:心靈之所系,最大的歸宿
這一年的新年,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深層變革,「返鄉」還是「留下來」,這並非單純的「回家」,而是一種對新生活、新價值觀的探尋。返鄉也好,留下來也好,追求內心的安寧才是最主要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職場人士也在不停地進行自我調適,呈現出多元化的可能性。在紛繁的世界裏,不管你走哪一條路,都要在內心最深的地方尋找自己的歸屬,不論是故鄉的大地,或是鬧市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