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攤在柔軟的沙發上,而你的小貓咪慵懶的窩在你身上時,你大概能聽到或者透過震動感受到喵大人發出的「咕嚕咕嚕」的聲音。
這種咕嚕聲有什麽含義呢?
貓咪咕嚕聲在表達什麽?
(1)滿足
目前,國內外沒有研究能明確表明貓咪發出「咕嚕咕嚕」聲音的確切原因,但許多人把這解釋為一種「滿足感」。
如同人會微笑,狗搖尾巴一樣,貓咪通常會在心情「還蠻安逸」的情況下發出「咕嚕」聲(25-150Hz)。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喵老大結識到新基友、發呆打盹,以及有貼身順手的貓奴伺候時。
(2)懇求/示弱
細心的兩腳獸可能會發現,當你帶自家主子去較陌生的寵物醫院時,或者自家貓咪餓的眼冒金星乞求食物時,偶爾也會發出這種「咕嚕咕嚕」的聲音。
芝加哥大學獸醫學院的Kelly Morgan提出,貓咪會透過「咕嚕」聲來達到自我安慰、緩解情緒,這就如同人類會透過哭泣、大笑甚至整理房間來分散自己情緒一樣。因為此時,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喵主子可能已經承受到了「如坐針氈般的壓迫感」。
(3)母子交流
母貓在護理仔貓時也會發出類似的聲音。
由於小喵出生後的「開天眼」修行大約要歷時10天左右,且終身是個「高度近視患者」!因此,貓媽媽需要透過「咕嚕牌追蹤器」24小時掌握小喵的位置及健康狀況;同時,小喵也可以憑借「咕嚕共振」找到貓媽媽。
(4)生病/分娩
在母貓分娩期間、貓咪發生疼痛性疾病時,甚至在臨近死亡時,也會發出「咕嚕」聲。一些親近的貓群中有一只貓咪受傷時,其他貓咪也可能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毫無疑問,貓咪發出「咕嚕」聲是要消耗能量的,那為什麽急需能量的病貓和分娩貓還要如此頻繁的發聲呢?
貓咪咕嚕聲神奇的治愈力
低頻率的「咕嚕」聲會在身體內部產生一系列的震動,幫助貓咪更快速的康復。「咕嚕牌奇藥」並不像聽起來這麽瘋狂,它其實與高強度運動促進骨骼健康的原理是相同的。
類似的低頻震動裝置已經在美國獲得了專利,甚至研制出了固定於腿部兩側的振動板,用於復健及保持腿部肌肉活力。(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麽高處摔傷的康復中,貓比狗存活率高且康復更快。)
令研究者驚奇的是,這種「咕嚕牌奇藥」的功效在人類中同樣適用:
(1)緩解壓力
人類動物互助研究中心主任Rebecca Johnson教授提出,貓咪的「咕嚕」聲是一種聽覺刺激,當人類接收到這個恒定頻率的訊號時,會使我們的精神放松,歸於平靜。
(2)改善呼吸
由於貓咪的「咕嚕」聲是與它自身的呼吸共振而發生的,因此平穩的「咕嚕」聲能引導人類呼吸頻率,特別是幫助呼吸困難的人。
(3)治療骨折
研究表明增強骨骼強度的最佳頻率是25-50Hz,其次為100-200Hz,而大多數貓咪的「咕嚕」聲都約為20Hz,因而促進了骨骼的發育和愈合。
(4)改善心臟健康
據http:// Care2.com 數據報道,明尼蘇達大學一研究小組經過為期10年的研究,抽選了4435名年齡在30-75歲之間的美國人,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非養貓人士的心臟病發病要高出養貓人士的40%,並推測這可能與①、②原因有關。
(5)放松肌肉酸痛
與上述的情況相似,低頻的「咕嚕」聲對軟組織也有一定的舒緩作用。
(6)消腫與止疼
「咕嚕」聲還可以緩解炎癥、減輕疼痛。因此扭傷患者可以配合著正常冰敷和服用阿司匹林,同時進行「咕嚕聲治療」。
所以,還在等什麽,快去伺候好你的喵主子,等著「咕嚕」聲的「臨幸」吧~
參考文獻
[1] Beaver BV. Canine behavior: a guide for vesterinarians.[J].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 2003.2: 100-126.
[2] Gary DN, Sharon FG,et al..貓病學(第4版).趙心緒,譯.第4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210-213.
[3] Victoria Gill. Cats 'exploit' humans by purring[EB/OL]. http:// news.bbc.co.uk/2/hi/814 7566.stm , 2009.
[4] Muggenthaler EV. The felid purr: A healing mechanism?[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1, 110(5):2666-2666.
[5] Muggenthaler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Animal Vocalization Driven Massage Device: US, US20090036805[P]. 2009.
[6] Mccomb K, Taylor AM, Wilson C, et al. The cry embedded within the purr[J]. Current Biology Cb, 2009, 19(13):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