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寵物

狗狗真的能聽懂人話嗎?

2019-02-08寵物

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答案可能也不復雜:「能」但可能不是直接的「能」。

---

我們先思考一下,當我們在與他人面對面交流時候,我們真的 只是透過聲音 來聽懂對方的話麽?

當我們在和別人交流時候,我們會 對方的聲音也會 對方的面孔。。許多神經科學的研究都發現,對話理解(speech comprehension)和面孔感知覺(face perception)有著復雜的、交匯的神經機制 [1] 。嘴唇的動作 [2] 以及情緒都可以強化我們對於對方語言的辨識。甚至,面孔認知可以在環境雜訊下(視覺資訊不清晰時候)來最大化地強化聲音辨識 [3]

視覺資訊可以有效提升聲音資訊的辨識。

所以,哪怕聽不懂具體的語句,單純看臉、看身體、看姿態、甚至解讀情緒都可以讓聽不懂對方話的人互相交流。

所以說, 看臉能強化聽懂對方。

所以說,這就落到我 @華沙 的專長:關於臉的認知了。

---

作為社會動物的狗,其實也有很強的辨識面孔的能力。也正是因此,狗哪怕沒有直接的語言能力,也能透過面孔的方向(判斷人在關註什麽),嘴部動作(與聲音匹配強化聲音的情緒、語調辨識),身份(判斷是誰),情緒(判斷意圖)加上對於身體動作語(指向、動作)來理解人的意圖。以至於我們以為狗聽懂了話,而忘記了我們語言+動作的一攬子資訊。

關於這個可以看我很早之前的專欄文章:

狗正是一種社會動物,它們與近親狼都喜歡成群結隊出現,並且有著一定的社會性。與狼不同的是,狗不只是犬類動物,還是與人類共生的少數動物之一,它們與狼同一種祖先,是在與人類的生活過程中先主動馴化(主動改善生活作息以貼近人類)再被動馴化才真正出現(按照基因研究推斷馴化時間大約是13萬年前出現馴化後原始犬類;而考古研究發現最原始的狗類墓葬出現在14000年前,整齊的擺放以及牙齒的細節基本確定至少在當時已經有馴化過的狗存在。古代人類有選擇性地挑選與人更親近、協同工作能力更高的犬類進行馴化,它們的祖先既聰明,又溫順,還能分辨出人類; 尤其是聽懂人的指令。

正如我們生活中的經驗那般,狗狗非常擅長於根據人類的指示尋找東西 [4] 。科學家在狗狗面前擺上兩個盒子,一個藏有食物。不需要學習,狗狗很快就能理解實驗員(以及主人)的動作與藏著的食物方向,並且以80%的正確率找到好吃的食物:無論是以點頭、用手指指方向、微微躬身子、還是頭的朝向這些方式指引狗的註意,狗狗都理解‘那個’動作的方向便是食物的方向。在另一個實驗裏面 [5] ,狗狗還是遇到兩盤食物,但是主人不給出任何指示;困難的情境下狗狗主動觀察主人的面孔來尋求幫助。這些實驗很巧妙探索狗狗對於人的指令非常熟悉;甚至發現狗在困難環境下會去觀察主人尋求幫助。 但是仔細說起來,他們的聽懂都和喜歡觀察人的面孔有關系。

Huber 教授與同事 [6] 先訓練狗,讓狗狗會主動尋找主人的圖片。他們發現絕大多數狗狗都能憑借圖片分辨主人。哪怕是圖片被遮住,只留下五官資訊,還有幾只狗能夠準確辨別出主人與熟人。 總而言之,狗可以充分利用面孔判斷主人、他人以及自己的同類,而且它們對於面孔的分辨能力廣泛,幾乎與人類相似

圖片來自於 Huber et al. (2013)。實驗對於狗狗沒有任何強迫與損傷(當然看久了電視對眼睛不好)。主要的記錄來自於實驗人員對於錄像的編碼,看起來整個試驗下來最累的是那群研究生了。

甚至,狗的大腦和人類有相似之處:都有專門辨識面孔的區域 [7] 。與靈長類動物一樣,狗的右側大腦下方區域對於面孔有著獨特的反應,這一種反應在不同的實驗室、不同研究手法、以及不同的狗身上都有體現。所以,狗之所以對面孔判斷準去興趣盎然,是因為它們的大腦裏‘武裝’了處理面孔的區塊。這個區塊出現的原因據推理應該是源自於與人類的交往和生活。也正是因此,狗可以準確辨識人的身份、表情、甚至意圖。

圖來自於Dilks et al (2015)

順帶著歡迎看看我的專欄文章。

  • 關於 家庭與面孔
  • 關於 小動物和你的面孔
  • 關於 面孔吸重力
  • 關於 生活中有趣的 方面:
  • 關於 面孔科研
  • 參考

    1. ^ Haxby, J. V., Hoffman, E. A., & Gobbini, M. I. (2000). The distributed human neural system for face percep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4(6), 223-233.
    2. ^ 4 Calvert, G. et al. (1997) Activation of auditory cortex during silent lipreading. Science 276, 593–596
    3. ^ McGettigan, C., Faulkner, A., Altarelli, I., Obleser, J., Baverstock, H., & Scott, S. K. (2012). Speech comprehension aided by multiple modalities: behavioural and neural interactions. Neuropsychologia, 50(5), 762-776.
    4. ^ Miklósi Á, Polgárdi R, Topál J, Csányi V (1998) Use of experi- menter-given cues in dogs. Anim Cogn 1:113–121
    5. ^ Miklósi, Á., Pongrácz, P., Lakatos, G., Topál, J., & Csányi, V. (200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use of visual communicative signals in interactions between dogs (Canis familiaris) and humans and cats (Felis catus) and human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9(2), 179.
    6. ^ Huber, L., Racca, A., Scaf, B., Virányi, Z., & Range, F. (2013). Discrimination of familiar human faces in dogs (Canis familiaris). Learning and motivation,44(4), 258-269.
    7. ^ Dilks, D. D., Cook, P., Weiller, S. K., Berns, H. P., Spivak, M., & Berns, G. S. (2015). Awake fMRI reveals a specialized region in dog temporal cortex for face processing. PeerJ, 3, e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