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寵物

為什麽狗媽媽只會對剛出生的幼仔有母愛,等狗寶寶稍微長大一點就不管了,當它的面拿去賣掉,它也沒什麽感覺?

2022-12-22寵物

狗媽媽之所以不管孩子,是為了加速孩子「脫幼」,迫使幼崽能更快的獨立。

但這並不能說狗媽媽不愛自己的幼崽。

就好像我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並不是說貧困家庭中完全沒有愛,而是這種關心程度不再屬於圍欄式的疼愛。

大部份哺乳動物的母性不輸於人類。

鹿媽媽為幫助幼崽脫險,會主動引來獵手的註意力,甚至會用自己的身軀抵擋獵豹對幼子襲擊。

三只獵豹追捕一只母鹿和兩個鹿寶寶,母鹿主動放棄奔跑,眼神堅定地眺望著向遠方逃去的孩子

只不過動物母愛持續的時間很短,幼崽能獨立行動和逃避敵害,孩子身份也會蛻變成同類。

在母愛結束之後,會被其他情感替代。

與動物不同的是,人類在物資充盈的環境中,會將理性、智慧、傳承揉進母愛中,使得人類的母愛更細致、長久、文明... ...

從前進演化的角度講,母愛是哺乳動物與生俱來的天賦。

因為大部份動物們的幼仔出生時,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

如果得不到母親的呵護,很容易過早夭折。

為了保證物種的延續,哺乳動物在前進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一種由情感維系的母愛紐帶,以便與其生殖方式相適應。

這種由母親主動付出的策略,在繁衍過程中不斷積累強化,最終演變成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環節。

反過來說,缺少母愛或過分溺愛的繁育方式之所以沒能延續,是因為這種方式在漫長而嚴酷的前進演化中淘汰了。

清明節祭拜引發了一場山火燒,野雞寧死也要護住身下的蛋

從生理學角度講, 愛是大腦(包括人類)中邊緣神經系統的本能之一 [1]

哺乳類動物的大腦不僅擁有和爬行動物類似的腦幹,同時又在腦幹外前進演化出新的組織。

內部組織負責動物原始的本能,外部負責情感和感受。

有了這套「系統」,哺乳動物之間才會形成諸如:母子情、兄弟情、同類情等關系。

動物們也更加合群,大大提高了群體內個體的生存機率和生存質素。

當然,也不是所有動物都能這麽「母慈子孝」。

貓、倉鼠、加拉帕戈斯鯊魚、蠍子、非洲黑鷹在特殊情況下,會出現殺嬰食仔的現象。

有趣的是,以上所述的幾種動物都存在母性本能,即便是小小的蠍子也會把眾多的幼崽放在背上呵護。

蠍子背著孩子

在心理作用下,不同情感會產生各種情感維系紐帶 [2]

有科學證實:動物情緒反應的基礎結構與人類極其相似 [3]

它們會根據同類的角色,建立起遠近親疏各不同的情感關系,並進行區別對待。

而人類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主動訓化狗。

因為狗只要在情感上認可人類,會主動幫助人類狩獵,甚至會幫助人類咬死原始的同類——野狼。

也就是說動物們情感(包括母愛)認同的物件是多元的。

當它們的神經系統沒有對個別幼崽產生能夠的愛,一旦面臨感性和理性之間的選擇,它們會傾向更加穩妥的理性。

送走狗寶寶,狗媽媽之所以無動於衷,那是因為在狗媽媽的心裏,鏟屎館比成年後的狗寶寶更重要。

參考

  1. ^ [1]勞若詩, 貝安德, 王珀. 動物倫理、同情與感情——一個整體性框架[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 13(3):16.
  2. ^ [1]何毅, 孫劍江. 動物情感從何而來[J]. 生命世界, 2008(11):2.
  3. ^ 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研究提出動物與人類相似擁有不同情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