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成人思維去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個事,我家附近有個商場,裏面有三種車子,姑且分為大車子、中車子、小車子,三種車子玩一次的價格分別為六十、三十和十五。三種車子我都給我兒子玩過,大車子給他開過三四次左右。
有時候我兒子在家又會提出他要去開大車子,然後我跟他說:「媽媽錢花完了,沒有錢開大車子了」。
我平時給我兒子娛樂的原則是這樣的,只要價格不是太高的娛樂專案,他看別人玩也想玩的,我總會讓他也嘗試下的,體驗過個幾次就行了,但是一直玩我就會衡量性價比了,比如大車子六十塊錢一次,經常玩就太貴了。
那麽我和我兒子說沒錢玩大車子了,你們覺得他會什麽反應呢,其實大人是很難猜到的,他會回我:「那玩中車子有錢嗎?」我說也沒錢了,他就會說:「那玩小車子有錢嗎?」而最後我有可能會帶他去超市玩會免費的海洋球,或者就去玩小車子,因為小車子的地方我辦了張卡裏面的遊戲幣還有很多。
我兒子的這個腦洞要問我什麽意思,我其實也不知道什麽意思,成年人是很難徹底探尋孩子的內心世界的。
但我對孩子的世界有個洞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和成年人不同,他們更在意新奇有趣好玩,在意自己是受人關註的,在意自己是優越的,大部份孩子還會在意自己有小夥伴。
所以當一個孩子說到自己的家庭,父母的工作,他買了什麽去了什麽地方旅遊,他也是為了尋求這種優越感和引人註意的感覺,他們未必非常清晰的理解金錢在這個社會上的含義。
我的處理方式就是孩子問出任何問題,我都沒必要當成什麽需要回應的大事,我會摒除用成人思維去理解孩子。而是會借助孩子的問題,去了解他的心理狀態,去了解他的腦洞,去發現他有沒有出現什麽心理危機需要我去幹預。
我兒子現在幼稚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說實話也會攀比,我會用些小辦法去幫他建立人際關系,去讓他覺得自己是受人歡迎的,是優越的,適當的滿足他的正常心理,然後觀察他的反應,看我的操作會不會過度。
比如說我給他理完發都會給他頭發邊上刻個閃電圖案,這就會引起一些男生的興趣,別人會對他說:小宇你的頭發怎麽這麽好看!
我有時候接他放學會給他帶個滑板車,同學就會很羨慕的表示:看小宇媽媽給他帶滑板車了,小宇開滑板車回家!
我每天都給他打扮的很帥皮膚保養的很好,他有時候某天換了新衣服出門會說,老師今天看到我就說:小宇你今天怎麽穿的這麽好看~!
當然孩子說的有些話我也不確定是真是假,孩子的記憶是混亂的,但我透過他的狀態知道他是喜歡去幼稚園的,是情緒飽滿的,每天接他放學一路上會有很多小孩子叫他名字,他會和別人進行有趣的互動,那麽我基本可以確定我不太需要過多的進行幹預。
孩子的優越感並不需要很多金錢去打造,我們的幼稚園學費很低,是公辦的,我給他打扮的很帥也並不花很多錢,很多衣服是朋友送的,我有這個資源就順便利用上,我發現他班級裏關系好的很多是女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他們就可能可以得到同學的關註和人際關系。
教育需要順應孩子的心理進行引導,他們有時候確實也會和別人進行比較,但是這種比較也未必是不好的。
當一個孩子的心理能量是積極正向的,那麽適當的比較也可能是種對他們來說的動力,比如他說同學會什麽技能,那麽也可以鼓勵他去學習同樣的技能,讓他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優越感。
還可以借一些事樹立孩子的三觀,比如說有同學喜歡炫富,那麽就可以告訴他,他自己會的東西才是了不起的,爸爸媽媽的那是爸爸媽媽努力工作得到的,不要低估了孩子的理解力。
需要註意的是,如果一個孩子的心理能量是負的,那麽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解讀就可能出現很大的偏差,比如他會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不如同學理解為是因為自己家裏沒錢,以保護自己的內心,至少不是他自己不如同學。他也有可能時間久了不再相信父母給他的洗腦,有可能在腦海裏腦洞大開建立自卑的補償機制。
所以對我來說這種問題並不需要擔憂,我要做的是給孩子建設積極的心理能量,讓他對這個世界的解讀能鼓勵他持續的有所作為,樂於持續學習,對自己的人生有所積累。
越是情感上得到滿足的孩子越是不太會胡思亂想,能有能量投入自我的建設。越是得不到滿足和進步的孩子就可能會對他人心生嫉妒、對這個世界心生不滿,凡事從負面的角度去進行理解,從而進一步破壞他們的人際關系,得到負反饋,更加不熱愛這個世界。
作為家長我們只需要做個旁觀者和引導者就行了,引導孩子走向積極的人生,那麽發生在孩子身邊所有的素材,都是教育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