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孩子後,我一直在思考,作為父母,到底應該怎麽進行孩子的金錢教育,要不要把自己家財務情況告訴孩子等等。
後來從身邊很多家庭的經歷我發現,關於金錢每對家庭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真的不能對孩子進行哭窮教育。
前兩天還聽一位朋友說,從小父母一直給他說,家裏條件不行,家裏有多窮,為了他多不容易等等。導致朋友當年小學升初中的時候非常擔心自己讀不起書,大學繳了一年的學費想回去復讀,但想到學費那麽貴,又要不回來就硬著頭皮讀下去,到現在都很後悔沒有復讀。
聽身邊太多朋友還有網上看到太多網友的經歷,都是因為小時候父母一味的哭窮,讓自己放棄了很多機會和愛好,留下了很多遺憾。就算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也不要一味給孩子哭窮,後遺癥太嚴重了。
父母一味哭窮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恐慌和焦慮
說白了,人這一輩子活下去都是靠金錢支撐的。如果父母從小就總是給孩子說家裏沒錢,家裏窮,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恐慌和焦慮情緒。時刻擔心自己以後可能會沒飯吃,沒學上,甚至沒命活下去。這種情緒會一直伴隨著孩子,甚至影響他們的成年生活。
當孩子長大後,他們會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並開始努力工作賺錢。但是,由於從小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們可能會過分關註金錢,甚至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個人生活,還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父母一味的哭窮會讓孩子自卑深入骨髓
如果家庭條件真的很差,其實父母不說,孩子也能感受到家庭的實際情況。這樣的孩子更能早早承擔起家庭責任,從小立誌,改變家庭的狀況。
但是有些家庭,父母總喜歡誇大家庭的貧困。導致孩子不敢和小夥伴一起買玩具,吃零食,甚至不敢參加春遊,夏令營。當孩子已經錯失了童年的無憂無慮後,突然發現家裏有錢,買得起當年那些玩具那些零食,他會喜悅還是悲傷?
更重要的是,當孩子們在小的時候一次次因為經濟原因而錯過與小夥伴們的交流機會,一次次因為貧困而無法體驗生活的豐富多彩,他們內心的自卑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深。即使孩子們長大後,經濟條件有了顯著的改善,自己變得非常優秀,但內心的自卑感仍然會困擾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似乎總有些「不配」。
不配享受好的東西和生活,不配享受別人的好,在人際交往中,也讓自己處於卑微的地步。這樣的孩子哪怕後天成就在家,也難獲得生活的幸福感。
【話題討論:你是哭窮教育家庭長大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