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脆皮。
先來看一個畫面:
一個看起來四五歲大的孩子,一會兒胡亂揮舞小手,拿起地上鞋子扔到一邊。
一會兒急的跺腳,上前用力掄住媽媽胳膊,開啟捶打模式。
一哭二鬧三拉扯。
嘴裏不停喊著,臉上憋的通紅。
鏡頭一拉,屋裏在一番折騰下,已經一片狼藉。
你覺得他在做什麽?
沒有挨打受委屈,不是做遊戲急了。
答案是,男孩正在找家裏的平板。
夾雜著暴怒,狂躁,不滿,扔東西,他聲嘶力竭,咆哮而出的是:
「放哪裏了,給我拿平板,告訴我平板放哪裏了!」
一句句質問,15秒的發瘋影片,聽得窒息。
那麽小的身子,那麽大聲的控訴。
好像今天找不到,玩不到平板,他的天就塌了。
借用網友一句評論:這哪裏是找平板,分明毒癮發作,六親不認啊。
記錄下這一幕的媽媽,突覺悲哀,悔不當初,無力在標題上敲下幾行字:
為了一個平板,真是瘋了,就像吸毒一樣……
孩子一直沈迷電子器材,她把平板藏起來,原是打算戒掉孩子的癮。
沒想到,只是用錯誤的方式,觸發了一場更加暴亂的「鬥爭」。
如果精神中毒太深,別說對孩子,對任何人藏起來都沒有用。
只會讓他覺得失望,變得失控。
平日不控制,不管教。
當孩子對著自己又吼又打的時候,才知後悔。
當孩子發瘋上癮的時候,才感罪孽深重。
可悔不當初的父母,豈止個例。
發瘋的孩子,又豈止一個?
去年七月,北京地鐵。
15歲的男孩一直抱著手機玩遊戲,媽媽把手機沒收。
不料被激怒的男孩,突然對著媽媽拳打腳踢,甚至掐上了脖子。
15歲的孩子,大庭廣眾,下如此狠手。
不怪弟弟被當場嚇哭了。
踹在媽媽身上那一腳,隔著螢幕,都覺得很疼。
最後,媽媽氣的摔了手機。
那天摔碎在地上的不止手機,還有一對母子之間的親密。
去年五一勞動節,四川南充也有一個類似的熱搜。
同樣是沈迷遊戲。
同樣是家長勸他放下手機歇會兒。
不同的是,這次被當眾連踢帶罵的,是孩子的奶奶。
為了好好勸孫子,那天,奶奶還專門給他買了他愛吃的。
可一個在手機裏沈醉的孩子,已經忘了尊重,沒了感情。
一幕幕真的看得無奈又心急。
無奈的是,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在虛擬世界裏越陷越深。
溫柔的孩子,變得狂躁。
聽話的孩子,突然叛逆。
懂事的孩子,突然六親不認。
著急的是,身為家長父母。
太多的人,還沒找到孩子變得暴躁、「猙獰」,對其他一切失去興趣的,那個真正的原因。
2
堂哥家有個男孩,今年剛6歲多一點。
孩子不怎麽愛說話,平時脾氣也算溫和,但他身上卻有一塊不可觸碰的逆鱗。
不碰到沒事,一碰必點著。
沒錯,他的這片逆鱗,就是手機。
一放學丟下書包,就去掏爸爸口袋裏的手機。
有時候,甚至直接去別人手裏奪。
吃飯時間也舍不得放下,一讓他停止,立馬就大吵大鬧,撒潑打滾。
見過幾次這樣的情況,我也跟堂哥談過這個問題。
堂哥只剩一聲嘆息:
「沒辦法,都養成習慣了。」
可這個「習慣」,是怎麽在千萬個不同的家庭裏,一模一樣養成呢?
孩子從出生,看到最多的畫面,是爸爸媽媽總抱著一個「小方塊」。
孩子一兩歲,父母工作忙,就省事兒把平板扔給孩子讓他自己玩。
孩子四五歲,一哭鬧,家長就偷懶兒掏出手機一哄了事。
在他成長的最關鍵時期,接觸最多的是手機。
在他最需要陪伴的年齡,平板成功代替了父母。
等他越長越大,我們又如何透過藏起來,就能奪走他最依戀的東西?
又如何用一句「欠打」,就輕易推卸掉自己缺失的責任?
前段時間,有一個話題很火,叫:「孩子沈迷於手機的真相」。
沒想到,給出最好答案的,竟是一個15歲的孩子@初三八班王南皓。
看完他的解讀之後,真的才發現,我們從來都沒有懂過自己的孩子,或者說從未試圖走進他們的世界。
為什麽沈迷手機?
第一類孩子:
在現實生活缺乏關愛理解,找不到快樂。
每個人都有情感需求,孩子也不例外,甚至更需要。
一回家就被問作業寫完了沒,這次考得怎麽樣?
身體上疲憊不堪,精神上小心翼翼,是現在很多孩子的一個「病癥」。
「好像只有手機能夠收留我,我只是想有一點點快樂。」
沒有真實陪伴,沒有真實快樂。
孩子就會沈迷於遊戲,八卦,短影片的誘惑,尋找短暫,即時,不需要思考的低質素多巴胺。
第二類孩子:
在現實世界缺乏正反饋,找不到成就感。
家長、學校都習慣了「唯成績論」,可事實是,這個世界,成績一般甚至不好的孩子,才占據大部份。
這大部份的孩子,平時很少能得到誇贊,但在網絡虛擬世界裏,他們能被認同,被肯定。
「我這種學渣,唯一被別人說過厲害的地方,有成就感的地方,就是在遊戲裏」。
想從手機裏找到快樂也好,成功感也罷。
這些都沒有錯。
錯的只是在沒有正確引導下,有些探索變成了戒不掉的「癮」。
這些「癮」又被帶到現實世界,廢掉一個個孩子,破壞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和諧。
3
說了這麽多,最後也是今天最重要的問題。
想要孩子戒掉沈迷手機的癮,究竟何解?
第一,要意識到手機不是洪水猛獸,不必一刀切。
手機網絡資訊復雜,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個必要途徑。
發現孩子過分依賴手機時,無需用簡單粗暴的打罵,強制去與他們爭奪。
爭奪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最好的辦法,是和他們建立規矩,形成彼此的關系信賴。
比如,每天什麽時候可以玩,一次玩多久。
過了約定時間,必須放下。
比起一刀切,控制好變量,才是雙贏。
第二,多和孩子一起與真實世界連結,愛真實的人和自然。
離晚霞落日鳥鳴山川風雨草地河流近一些,離公園超市羽毛球打太極踢毽子近一些。
不要讓孩子封閉在網絡裏,也不要一直讓自己禁錮在虛擬世界裏。
看到評論區有一位爸爸,就做的很好。
從幼稚園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愛好。
跑步,跳繩,畫畫,打羽毛球……這些不需要很多金錢支撐。
最需要的是,為人父母,不以金錢和時間為借口,推掉陪伴的責任。
在真實世界裏填滿空虛,手機,才不會一直是孩子的避難所。
第三,言傳不如身教,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首先自己得先朝著那個方向去改變。
但很多家長,平時是什麽情況呢?
自己一下班就窩在沙發刷影片,卻命令孩子關掉手機去學習。
自己沒有開啟過一本書,卻天天問孩子名著讀了多少本。
如果父母每天都抱著手機,孩子的視線又怎麽舍得離開電視螢幕。
只有父母每天充實快樂,情緒穩定,孩子的臉上,才難看見不該屬於他們的暴躁和猙獰。
「教育從來不是要求,而是影響。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和榜樣而已。真正覺醒的家庭,只改變自己,不改變孩子。」
滿分的父母,很少,太難。
只希望所有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