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拿捏育兒分寸 付出也要有邊界感,「啟智潤心行動」向家長傳遞正確教育理念

2024-12-06親子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釋出的數據顯示,全球10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大約每7個人就有1個出現或輕或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日前,由中國福利會、上海開放大學等牽頭,在全市廣泛開展「啟智潤心行動」,希望充分利用「15分鐘家庭教育服務圈」機制,聚焦問題的早預防、早發現,讓孩子們能以輕松、愉悅的方式感受生活和生命的價值,提升心理素質。
圖/IC
「內卷」引發心理問題
近日,在由中福會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上海開放大學(上海家長學校)舉辦的「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的人」——關愛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論壇上,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劉明波率先發問:「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詞,‘脆皮少年’‘玻璃心’‘空心人’等。當前青少年到底怎麽了?」
「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者是心理問題,與他們的家庭教育是有密切關系的,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滬上某區一位心理教研員在論壇中說,去年該區教育系統的心理中心共接待面詢數是2878人次,與2022年相比有所上升。其中,初中生占了一半多,高中生咨詢人數較少的原因是各校都有專職的心理教師,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學校就可以獲得援助。從來訪學生的癥狀來看,情緒問題占了55%,主要包括焦慮、抑郁、情緒沖動等。其次是學習問題,占15%,包括學業壓力大、厭學或者是學習困難。第三是行為問題,這在小學階段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多動癥及由多動癥引發的一些其他問題。這位教研員表示,他們在接訪時會比較側重與家長溝通,希望家長先要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那麽,家長的問題又出在哪裏呢?
華東師大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席居哲說,玩耍應該是兒童時代的代名詞,但看看現在課間有多少孩子在玩?國家提出要保證小學生每天睡足10小時,初中生睡足9小時,高中生睡足8小時,有多少家庭做到了?事實是,【2022年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高中生平均睡眠時間是6.5小時,初中生是7.48小時,小學生是7.65小時。
圖說:親子活動能促進彼此感情 采訪物件供圖
席教授披露的「中國教育內卷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熱議。報告顯示,現在很多孩子正在超前學習更高年級的知識,小學三年級就去學五年級的知識,已經是很平常的事。看到很多別人家的孩子在搶跑、偷跑,怎麽辦?誰來為搶跑踩一踩剎車?再看PISA測試結果,中國大陸學生每周學習時間達到57個小時,超過受測試的71個國家和地區周平均學習時長13個小時。這種情況下,孩子們當然只能在座位上玩玩遊戲了。然而,這種「座位遊戲」有很多危害,比如容易導致「小眼鏡」「小胖墩」。目前中國6—17歲小朋友的肥胖率為7.9%,而1982年時,中國這個年齡組的肥胖率僅為0.2%。
席教授在發言中呼籲精減孩子的學習內容。他說,現在中國小學三年級學習的一些數學題,在美國是高考題。我們的孩子現在要學的內容太多了,有必要更加精確、精準地減縮中小學的學習內容。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思維。
要「留白」不要「貼標簽」
網絡育兒知識爆炸,讓家長變得更焦慮,如何才能篩選最合適的資訊?近日,教育部、中央宣傳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推動各地結合實際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協同育人的「教聯體」。記者走訪發現,滬上諸多學校正以家長沙龍、家校互動、社區協同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傳遞權威資訊,緩解家庭焦慮。多位教育專家呼籲,資訊時代有了更多了解資訊的渠道,家長千萬不要因此「迷失自我」而引發多元焦慮。靜安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陳小文說:「每個孩子的家庭背景不一樣,因此,教育不能復制。與其跟著網絡育兒‘照本宣科’,不如回頭多看看自己的孩子,根據家庭情況和孩子個性因材施教。」
最近,滬上一所小學針對家長焦慮做了調查,只有約兩成家長表示「沒有焦慮」。一位從教多年的德育老師坦言:「和十多年前相比,家長焦慮正變得更多元。現在的很多家長確實更有‘育兒知識’了,學習了很多技巧和方法,說起情緒問題、多動癥、專註力等頭頭是道。然而,許多家長並不知道‘育兒分寸’在哪裏,過度關註也是一種焦慮。」
圖說:帶孩子參加體育運動有利於大人小孩身心健康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李元春 攝
去年,虹口區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搭建了一個「家社協同育人數碼化平台」,現如今已有2萬多家長註冊。「好的活動、好的課程總是受人歡迎的,問題是在互聯網時代,資訊繁雜和不對稱,導致真正有需要、感興趣的家庭未必能匹配到他們需要的活動。現在,各個部門共享的優質課程資源歸類在數碼化平台上,跨部門協同和數碼化共享之後,可以讓更多優質的活動、學習資源精準匹配每個家庭。」虹口區學校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副主任石雲艷提醒,家長一定要調整心態,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各自的成長軌跡,家長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過度追求完美只會徒增焦慮,應將關註點放在孩子的進步和努力上,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長,給予他們足夠的成長空間。
近日,靜安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也升級了家庭教育服務功能,家長慕課平台升級為「上海靜安數碼家校」,匯聚了通識課程、專題課程、名家講堂等諸多內容。家長可以在後台送出咨詢問題,獲取專家幫助。「在後台,我看到家長的各種提問,比如,孩子是不是多動癥、是不是閱讀障礙、有沒有註意力缺陷等。」陳小文說,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不僅徒增焦慮,也對孩子的成長不利。資訊過載,家長更要選擇權威的資訊獲取渠道,比如專業書籍、正規講座等,同時,要將所學知識與孩子實際情況相結合,不能盲目套用。許多時候,家長的焦慮源於自己的胡思亂想,總是擔心孩子是不是存在註意力缺陷、多動癥、學習障礙等問題。往往,這些胡思亂想產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陳小文還表示,在親子陪伴中,家長也要註意給自己和孩子「留白」。比如,有的家長認為戶外活動就是為了提高體育考試的分數,這些功利性的親子陪伴很可能會磨滅孩子的興趣,也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焦慮。
「隔代教育」謹防錯位
沒想到,現在有些孩子的心理問題,竟然是「隔代教育」引發的。這學期以來,無論是市級的上海家長服務熱線,還是一些心理援助機構的咨詢電話,居然還「引流」了不少祖輩的參與。
「前兩天有一件個案十分典型,咨詢者是一位奶奶。這件事也在我們後台引起了熱烈討論。」上海家長服務熱線家庭教育咨詢師宋成銳說,這位奶奶幾乎是一邊哭一邊撥打求助電話,起因是在家裏與兒媳產生了很大矛盾,甚至到了沖突的邊緣。她的小孫子剛剛11歲,9月份進入了一所寄宿制初中讀預備班,作為一手把孩子帶大的奶奶自然特別不放心,之前就強烈反對住讀,希望孩子就近上學,這樣孩子不僅能吃得好、睡得好,爺爺奶奶天天看著孫子在身邊也放心。但是,兒媳覺得就是因為奶奶太寵愛小孩,一點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而且還特別缺乏人際交往的基本規範,因此果斷把孩子送進了寄宿制學校。奶奶說:「自從孩子寄宿後,每天我就會念叨,擔心孩子吃飯了嗎?洗澡了嗎?會不會口渴?會不會餓肚子?聽到我的擔憂,兒媳覺得我沒事找事,也不給我好臉色。」
「對於這位來電咨詢的祖母,我們的觀點比較明確,在勸她平復心情的同時,也很直白地開導她。」宋成銳說,對於孩子的養育,父母是最主要的責任人,祖輩只需從旁做好協助就可以,盡量不要直接插手具體的事情,比如孩子上什麽學校、要不要寄宿、要不要參加校外補習、是學彈鋼琴好呢還是學拉小提琴好,這些都不需要祖輩太操心,除非孩子的父母喪失了監護權或者實在不稱職。
「思想觀念陳舊,習慣用老眼光、老思維、老辦法教育孫輩,這樣的問題比較突出。」滬上一所小學的教導主任最近在對一名有心理偏差問題的五年級學生做咨詢時發現,孩子幾乎每天都處在奶奶與媽媽的「三夾板」之中,心裏十分苦悶。這位外婆說,自己曾是小學數學教師,還是區學科帶頭人,退休不到10年,每天晚上女兒檢查完小外孫的作業後,她不放心,還會重新檢查一下,這下惹惱了女兒。看到女兒給孩子報了校外數學班,外婆極力反對,認為放著自己這麽一位現成的數學老師不用,何必去花那些冤枉錢。「我這點水平,不照樣把女兒培養進985高校了嗎?難道我輔導外孫就落伍了?」這位外婆說。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劉雅婷老師提出,要明確界定家庭成員在孩子教育中的職責與許可權,設立合理的教育界限,以減少家庭成員之間想法與做法的沖突。她說:「中國約有超過八成的家庭存在祖輩參與兒童早期教養的情況。單從育兒觀念來說,祖父母會因為自己成長於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傾向於將最好的留給孩子,而年輕父母則更註重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與獨立能力。但隔代教育並非必然導致家庭沖突與情感困境,相反它卻能夠有效地緩解年輕父母的育兒壓力。因此,在碰到育兒理念不一致、育兒方法有分歧時,不要全盤否定隔代教育的價值,也不應該選擇誰向誰低頭,而是要積極溝通解決之道。年輕家長要學會理解自己的父母,最好是積極地邀請他們共同參與孩子教育的決策過程,如選擇學校、課外活動等。這不僅能增加祖輩的參與感,還能幫助老人更好地理解現代教育的方向和內容。」
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