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新學期開學也已有一個多月。每年的開學季前後,總會有一些家長和孩子來到精神心理科報到。「孩子一到上學就頭痛肚子痛,反復查不出問題,他到底是真不舒服還是找借口?」「孩子不專註,成績下降,是不是有學習障礙?」門診中,孩子們遇到的心理困擾,往往跟學業、學習相關。剛開學沒多久,甚至有剛上二年級的女孩子因為和同學交際過程中的困擾而不願上學,被帶到了心理科門診。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門診患者中約有40%為青少年,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中青少年占比約達55%,其中年齡最小的僅7歲。「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學業壓力、人際交往、親子關系等因素的影響最為常見。我們發現,家長往往是在孩子出現了行為問題,比如無法上學、自我傷害等,才會帶來就診。實際上行為化已經是精神心理問題的後期表現,家長應該更早關註到孩子的情緒變化。」該院精神心理科魏勝男副研究員說,「不過,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帶孩子就診,至少說明對孩子精神心理健康的關註多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請重視孩子發出的求救訊號」
魏勝男自己是一個11歲男孩的媽媽。「我其實特別能夠理解家長們的心情。我是一個心理科醫生,卻也同樣有感覺到親子矛盾無法應對而需要求助的時候。」談起在門診中接觸到的家長和孩子,她的感觸很深。
「有的孩子厭學,已經無法上學了,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這些行為並非簡單的‘叛逆’或‘不聽話’,而是他們在尋求自我認同過程中遇到困境的表現,是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發出求救訊號,家長和教育者需要敏感地察覺到這一點,才能幫助他們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式。」一些孩子,一到上學就開始哭鬧「頭痛」「肚子痛」,不舒服,在醫院往往查不出什麽器質性問題,家長就會以為孩子就是找借口不去上學,「實際上這很可能就是精神心理問題的軀體化表現,家長應該考慮帶孩子前往心理科就診。」
更早一點,當孩子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比如低落、焦慮、易怒、暴躁,「一點就著」,情緒波動的閾值大大降低,這些都需要及早引起重視。而那些有自我傷害行為的孩子,來到診室的時候,手上一道道的劃痕觸目驚心,這往往提示他們的病史不短,至少也有幾個月到一年。
他們這樣幫助孩子
在精神心理科,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會需要使用藥物,但也有很多孩子輔以心理治療。魏勝男說,這種治療往往需要家庭的長期全力配合——家長要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和預期,要接納孩子,把孩子當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讓孩子長成他們原來的樣子。
近年來,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也在探索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們解決心理情緒問題。葛鑫宇副主任醫師介紹說,西醫在急性癥狀的緩解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如抗焦慮藥物能夠幫助青少年迅速緩解焦慮情緒,改善睡眠質素,提升註意力和學習效率,更好地應對日常學習任務。中醫則強調「治未病」和整體調理,註重身心的平衡與和諧。透過中藥的調理作用,幫助青少年從根本上改善體質,預防焦慮和壓力的復發,起到「增效減負」的作用。這樣的綜合治療方案,既關註短期的癥狀緩解,又重視長期的身心健康維護,減少西醫藥物的不良反應,調節壓力帶來的「肝郁氣滯」「肝火旺盛」或「肝郁脾虛」等失衡狀態。
葛鑫宇說,中醫除了因人制宜辨證施治,還強調透過合理的飲食調理,幫助青少年補充必要的營養,增強體質。例如建議飲食註意五味平衡,避免過度偏食,保證營養攝入的全面性;根據體質適當調整飲食和調整生活方式。她每每苦口婆心地勸導家長:讓孩子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保證運動時間、透過各種方式調養情誌釋放情緒,而不是各種「雞娃」,把各種興趣愛好「培養」成「才藝特長」……
走進孩子的心 心理咨詢師有這些建議
趙新宇是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的一名心理治療師。他一年之中要接觸上千名患者,大部份都是青少年。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這個每次都俯下身子和他們保持目光平視的「大哥哥」就是自己「一夥的」。「我必須和他們成為‘一夥的’,因為孩子的精神心理問題確實更難應對,你無法像和成年人溝通一樣,跟他們闡明疾病的機制原理,只能更耐心地去走進他們的心。」「我們發現家長們往往更關心孩子學業是否能夠繼續,成績能否提升,解決背後的情緒問題,也是為了這個目標服務。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的。更應該關註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關於這兩者如何平衡,心理科的醫生和咨詢師有這些建議。
——應對學業困難,情感支持勝於嚴管施壓
有的孩子面臨學業困難,成績下降。家長如何幫助他們應對?要避免透過增加壓力來解決問題。家長通常會不自覺地認為孩子成績差是因為不夠努力,進而采取更嚴厲的措施,比如增加學習時間或限制娛樂活動。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
面對困難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額外的壓力。與其強迫他們「必須做到」,不如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的原因,設定更為現實和分階段的小目標。家長還可以考慮與學校的老師和輔導員合作,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僅僅追求結果。
——緩解焦慮要學會「延遲判斷」、接納情緒
當孩子表現出學業焦慮時,家長的溝通方式至關重要。最重要的是,需要學會「延遲判斷」,也就是在聽到孩子抱怨或表達焦慮時,不要立刻試圖解決問題或批評。例如,當孩子說「我討厭數學,永遠學不會」時,家長如果立即回應「你怎麽這麽沒有信心」「你不認真學當然學不會」,只會加劇孩子的挫敗感。相反,家長可以用一些引導式的問題,如「數學哪部份讓你覺得最難?我們可以一起看看這部份」來幫助孩子具體化問題。透過共情與理解,家長能夠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是被接納的,從而減少情緒上的抵觸。
當孩子考試壓力大,情緒失控,說自己「肯定考不上重點高中」時,「你沒問題的,只要多努力就行了」這樣的鼓勵是無效。與其否定孩子的感受,不如表達出對她情緒的理解——「我理解你的擔心,升學壓力確實很大。「在接納情緒的前提下,才可能進一步幫助孩子分解任務,提升信心。
——關註努力過程多於關註結果 更有利於培養學習動力
學業困難與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價值觀對孩子的學業態度有直接影響。如果家庭過於強調成績為導向的成功,孩子會在不斷的學業評估中感到焦慮,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相比之下,尊重孩子個性發展、註重過程的家庭往往能培養出更具有抗挫折能力的孩子。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有的家長習慣於把自己的未竟夢想投射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事」,這讓孩子感到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進而形成心理壓力。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發展路徑,更多關註孩子的努力過程而非結果,並透過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感受到被認可,這反而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
——自我懷疑並不是需要「修復」的問題
如何理解青少年的自我懷疑與學業挫折?這常常是外界的期望和孩子自身能力之間不匹配的矛盾在孩子心理上的折射。家長需要意識到,這種情感波動是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份,而不是一個需要「修復」的問題。透過分享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類似經歷,家長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他們所經歷的挫折和懷疑並非孤立的。例如,如果家長能夠誠實地告訴孩子,自己在某個階段也曾遭遇失敗或懷疑自己的能力,這種親身經歷的分享會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當前的挑戰,這往往比輔導作業時無意識強調自己過往的「威水史」更有效。過高的「榜樣」有時候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而非前進的動力。
——接受孩子的實際情況 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當孩子遇到學業上的困難時,家長要客觀地看待孩子的學業水平,要接受孩子的實際能力,讓孩子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進行學習。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能力,如果孩子的水平是80分,家長非要求他達到100分,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學業壓力,還可能導致孩子情緒上的困擾。
家長還要幫助孩子分析學業壓力的來源。孩子的壓力可能來自內部,比如對自己的要求過高;也可能來自外部,比如老師或家庭的期望。家長要幫助孩子消化這些壓力,分析這些壓力的成因,然後引導孩子更好地面對這些問題。
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制訂長遠和階段性的學習目標,並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調整要求,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平衡。
總之,學業並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育方式,避免一味追求高分,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個體差異。透過合理的規劃和適應力調整,家長能夠幫助孩子在學業上取得進步,同時也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關註和支持。
文、圖/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伍曉丹、韓羽柔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何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