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閃電心靈愈站|初中女生不適應環境重度抑郁 心理專家:不要一直「驅趕」孩子

2025-01-18親子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7日訊 陳女士的女兒小晴(化名)剛上初一沒多久,就整天嚷嚷著不去上學。每天不是埋怨這個,就是嫌棄那個。陳女士以為,女兒剛上初中,還有些不適應,在學校待上一個月也許就習慣了。可誰知道,小晴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沒過多久小晴就嚷嚷著渾身不得勁,頭痛、後背疼、胸悶,全身無力,還說自己明明很開心卻忍不住流淚。陳女士意識到,孩子可能出大問題了,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是重度抑郁。
圖片與本文無關
紐扣家庭教育心理咨詢師郭秀紅詳細了解了孩子的成長經歷後,找出了小晴厭學的原因。
小晴從小到大,學習是被催著、管著的。即使完成了學習任務,陳女士也不會立刻允許她玩,而是會催促她再做幾套練習題。小晴考了115分,陳女士也不會表揚。相反,陳女士會責問她那五分是怎麽丟的。長期下來,陳女士就把焦慮帶給了小晴,一聽到催促,就覺得煩,覺得學習是項很難的任務,導致她一學習就痛苦。當進入初中階段,有了升學的壓力,孩子的心理問題就再也隱藏不了,爆發了。
郭老師告訴陳女士,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好,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學起 來也會更高效。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好,就很有可能產生畏難情緒,學習也就堅持不下來。
基於此,心理咨詢師建議陳女士「二不做,四做」。
一不做:用語言去傷害孩子。孩子不想去學校肯定有原因,這個時候用語言刺激孩子,並不會產生「激將法」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二不做:給孩子講道理。孩子不是機器,輸入程式碼就執行。道理他都懂,但問題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烈,只想自己做主。家長的話對他們來說就是嘮叨。我們不妨放手讓他們嘗試,讓他們撞南墻,收獲經驗。
一做:共情、理解孩子。孩子說「我學不進去」 「學習真是又累又煩」 「我不想上學了」。 我們可以這樣回應: 「學習的確很辛苦,從小學到高中12年的時間,白天上課,晚上還要做作業,周末、假期還有更多的作業和補習。你跟爸爸媽媽說一說,我們一起想辦法。」
二做:給壓力和情緒一個出口。身體健康的標誌是能吃能拉,如果只吃不拉人很快會生病。心理健康也一樣,只允許孩子聽話懂事,不允許孩子有壞情緒,人很快也會生病。
三做:給孩子真誠的肯定和贊美。
四做:亮原則和底線。咨詢師提醒,一定要溫柔且堅定,發脾氣只會助長孩子要挾你的底氣。關於孩子自傷,一定要向孩子亮明底線。
(本文系真實案例,文中人物均為化名,請勿對號入座。)
閃電新聞記者 郝彬潔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