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僅個人觀點
1、母嬰行業不缺乏賣商品的電商
綜合平台天貓、京東、網易、蘇寧紅孩子,垂直平台/公眾號貝貝、蜜芽、寶寶樹、孩子王、親爸爸、年糕媽媽等等,琳瑯
滿目,無論什麽國家、什麽類別的母嬰商品,我們都可以在網上進行選購。
但是對於80後、90後的新手媽媽們而言,我們缺乏買到商品的途徑,而是專業的購物指導。應該什麽時間購買什麽樣商品?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及寶寶的商品?很多新手媽媽透過不同途徑碎片化的獲取購物需求,然後進行胡亂的盲目購買。
現狀:各家網站僅是一個賣商品的,使用者的需求是教他們挑選並購買商品的平台。
舉例:待產包這個零碎商品組合的產物為什麽有很多媽媽願意直接選購套裝?因為新生媽媽不知道具體應該買什麽。
2、母嬰商品個人化的需求趨勢
以前大家在選購母嬰商品的第一需求都是商品質素保證,而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很多個人化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強烈。
【孕媽服飾】以往的理解只能孕期穿一年,不用買太好,隨便賣賣就好,甚至穿睡衣就好。但是試問一下現在有多少妹子衣
服買了會穿兩年的,為什麽懷孕了反倒要將就了呢,還有一點現在職場孕媽也越來越多,懷孕也是要穿的美美的工作的。
而孕媽服飾行業現狀淘系主打價位低,質素差;品牌店主打質素舒適,款式差,樣式少。
【玩具】以往的理解好玩寶寶喜歡,質素合格媽媽放心。但是後期的需求一定是玩具早教,提升手動能力,開發智力,開拓
思維,提升情商等等
以此類推,母嬰商品的各個領域都可以延伸個性需求,所以個人認為發展空間還是蠻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