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孩子看不進去四大名著怎麽辦?

2023-07-10親子

從動漫、影視、遊戲入手即可,尤其是除【紅樓夢】外的其他三本,入門難度依次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至於【紅樓夢】,大可以放放再看,因為:

這東西,壓根就不是給絕大多數人看的,就像【西遊記】離開86版和動畫片,大部份人照樣阿巴阿巴想睡覺,所以真沒必要逼著孩子看,至少等到高中以後再看後兩本也不遲,因為那裏面都是專業知識(宗教與哲學)和超高的隱喻手法(用通俗話說就是陰陽手法),表面是愛情故事與家長裏短(陽面),實際是簡化與藝術化了的「中國歷史(非演義性質,而是紀傳體性質)」和「中國文學手法大百科」(陰面),別說是孩子,就是:

大人,你自己讀過嘛?(不光這兩本,而是四本)——【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原著尚且勉強可以放到五六年級到初中看個大概門道,但【西遊記】與【紅樓夢】原著,和動漫、電視、遊戲、周邊等,壓根就不是一個物種, 難度遠比其他兩本高很多很多,壓根就不是小孩子能理解的……

別以為只有【紅樓夢】會讓大多數人讀不下去,【西遊記】,要是拋開86版根深蒂固的影響,原著的讀完率照樣低到嚇人。

不信,你可以隨便拉一個人問問:「你讀過【西遊記】原著嘛?」,十個人至少有九個都會答:「我看過電視劇……」,且一大票的人都會認為:看過動畫、電視劇=看過原著、了解原著,不就一堆妖魔鬼怪、封神演義呼呼哈嘿取經打怪的故事嘛,和電視劇的【聊齋誌異】鬼魂、狐貍漫天飄差不多……

蒲松齡:我既有吳承恩的奇幻與深邃、曹雪芹的文筆與思想,笑笑生的揭露與批判,怎的就被你和那粗制濫造的【封神演義】給強制繫結了?

出門你別說你喜歡我原本的樣子,聽你這話,分明是只喜歡我表面的:上床、鬼魂、狐貍精,壓根就不是喜歡我的:文采、思想以及手法,本質上和那些說,「新版紅樓夢拍得像聊齋誌異」的觀眾,沒什麽兩樣!

曹雪芹:無端弄筆是何人,作踐南華莊子因?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轉譯:誰他娘的在這兒胡亂糟蹋我的書,早知我就讓它原原本本整個爛在我身邊,也強似落於這種充滿銅臭味的爛人手裏!

笑笑生:無我滿紙雲霞語(滿紙雲霞),何存你這荒唐言(滿紙荒唐)?

轉譯:得了便宜還賣乖,若不是有我在前開路,哪有你被糟蹋的一天?

PS:「新版紅雷夢」將是【紅樓夢】永遠洗刷不掉的恥辱,做不到像老版一樣對原著與作者都懷著敬畏之心,那都註定是拍一部罵一部的節奏,每拍爛一部,紅雷夢都將被拿出來鞭屍一次,因為是它徹底開啟了紅樓夢這本巨著的青樓妓院風,往後估計再也收不住場了,不信,看最新胡玫導演的又一部影樓風的預告片,那效果堪比【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新版紅雷夢」,堪稱直接將「紅雷夢」的「青樓妓院與聊齋誌異」的下流與恐怖元素更加細化、放大,聚集,滿足並坐實網上某些「紅樓夢裏全是鬼」的論調。

屬於「大陸恐怖片」系列,若嫌老版聊齋氣氛不到位不夠恐怖,場景服化道不夠清晰、明亮的看他倆準沒問題,因為她倆對【聊齋誌異】的理解,絕對要比【紅樓夢】深刻的多能打敗她倆的,恐怕也只有港台的尤其是李碧華的恐怖片了,就,能借著【紅樓夢】的殼拍攝出堪比【聊齋誌異】系列的影視劇,這功力誰能達到啊,

要知道,當初的「老版聊齋」都不見得有這效果,因為那裏面的女鬼實在都太漂亮了,完全沒有那種鬼的淒厲與陰狠,醜陋跟可怕,一個個長得跟天仙似的,看起來很是掃興,有種白白讓男演員占到了便宜的感覺。

現在,她倆徹底滿足觀眾對「古代女鬼」與「紅樓夢全是鬼」的所有幻想,老的、少的、醜的、毒的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就是沒有美的、大方的、得體的、嬌艷的,因為美的都是天仙(老版西遊)跟妖精(老版聊齋),所以只有醜的(五官亂飛)且畸形(整容臉)的,才是正真的鬼與怪(新版紅雷夢與新電影版),而原本的【紅樓夢】裏人家本來就是「天仙與妖精」集體下凡,代表的是以【山海經】為首的「上古神話」,也就是「先秦神話」的周易八卦、諸子百家體系。

就單單是一個「太虛幻境」,別說讓他們真的去讀【周易】、諸子百家整合、古代讖緯整合,這些深入又專業的書籍,就單單是一個形似原著的外殼,就需要他們集體研讀以下書系:

最後,再結合實際考察與指導向大道觀借用場地,搭建一個「洞府似的道觀」,別想著用一塊破綠布與後期解決,因為「紅雷夢」就已經作了一個錯誤示範:

紅樓的太虛幻境是「神話學」(讖緯神學),不是「仙俠劇」,更不是「玄幻劇」與「恐怖片」,還是「上古神話——諸子百家」,是需要坐落在山水之間,洞庭之中,山石環繞的縹緲天宮,

且這天宮,不是「玄幻仙俠風」,而是「古老道觀風」:癡情司、結怨司、秋悲司、春感司等等都是洞府造型的外觀,道觀丹房造型的結構。

更直接點說:「太虛幻境」的整體結構不是【西遊記】裏的天庭風,更不是如今的仙俠奇幻【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玄幻風,而是西遊記81難裏的:「菩提祖師的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鎮元子的五莊觀」的【洞府+道觀】的造型,這點,連佛祖的靈山、黃風怪的小雷音寺都不怎麽符合。

也只有菩提祖師的靈台方寸山,最符合紅樓裏的太虛幻境所需的大致造型和意境,而鎮元子的五莊觀最符合各個司所需的大致造型和意境。

其他的,要麽太「宮廷風」(天庭,一看就是皇宮),要麽太「原始風」(花果山,純粹的山洞),要麽太異域風(靈山——你看從大鵬鳥開始,他們像是中國人嗎?),要麽太「玄幻風」(三生三世,它和紅雷夢相互抄作業),要麽「地獄風」(新電影,關鍵是他的地獄還不純正,壓根就不是中國的地獄,倒像是日本的地獄),其都不是曹雪芹所寫的景象,因為:

原著的太虛幻境,就是參考的靈台方寸山,各個司則是參考的五莊觀,這點楊潔導演已經將原書盡量還原了,甚至,「女兒國」一難就是反向拍「太虛幻境」:

從歌曲到服裝,就是紅樓風,就是「寶釵和寶玉大婚」,那就是太虛幻境的片段展示:歌曲【女兒情】就是為「情僧(唐僧——寶玉)與女王(國王——寶釵,準確來說是黛玉)」而寫的,因為她要補齊自己對黛玉的憐惜,對標的就是【枉凝眉】

靈台方寸山、五莊觀、女兒國,現成的例子都不會抄,這你能怨誰,你能指望拍得好,典型的沒有楊導的審美與能力,還要來攔這瓷器活,還有更神奇和恐怖的:

你把,徐少華和歐陽奮強,朱琳和張莉,這四個人的定妝照,尤其是幻境大婚,以及寶釵大婚這部份一起截圖下來,對比看看絕對會讓你尖叫著給楊潔導演獻上一份崇高的敬畏。

這才是太虛幻境該有的樣子,如今有關「太虛幻境」的部份,除了【西遊記】,沒一個還原的,一個都沒有,北影版的也沒有,她那是「上古天庭風」,不是「上古洞府」,而曹雪芹的「上古洞府」全全按照「道觀建築群」的樣式以「陰陽對稱」的形式鋪設開來的周易八卦,除了寶玉走進去的癡情司應該屬於正中央的主殿,其余七個司裏應該還是有一個副殿,其余六個殿依次按照六六三十六排開,加上主殿則是七七四十九,八個殿則是八八六十四,都是象征陰陽的周易八卦,北影版除了寶玉走進去的癡情司以及警幻仙子的造型那部份最還原,其他的照樣一塌糊塗,

警幻仙子出場這段,原著寫的清清楚楚:「只聽山石後面有女聲作歌而來曰:好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關鍵點就在:1:警幻仙子是自己從山石後面走出來的。2:這首詩歌是警幻仙子自己唱出來的,單單是這兩點,就已經提供了「太虛幻境裏有山石,也就是假山」以及「警幻仙子不僅是太虛之主,太虛愛神,還是太虛的音樂之神」兩條關鍵資訊。

而且,別以為這兩處是曹雪芹瞎寫,因為:山石也就是「假山」,象征的是「木石前盟——假山通賈山」,而警幻唱的那首詩歌,實際就是【葬花吟】的縮略版:

好美隨雲散——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飛花逐水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寄言眾兒女——爾今死去儂收葬,未蔔儂身何日喪?

何必覓閑愁——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就已經暗示了「木石前盟」註定失敗的結果,後面的引子和歌曲更是坐實了這點,而葬花吟暗示的可不止木石前盟這一點,而是36個人的共同結局,和警幻仙子唱的這首歌一模一樣。

因為,那首引子唱的其實就是警幻仙子她自己的故事,也是「金玉良姻」的結局,這裏的警幻仙子可不是曹雪芹亂編的話本子仙女,而是正兒八經,可以被直接打造雕刻出來放在現實的道觀供桌上的「女媧人身塑像」。

也就是,警幻仙子是什麽樣,女媧娘娘就是什麽樣,引子唱的其實是她和伏羲的故事,也就是故事裏賈寶玉和寶釵的故事底本。

【葬花吟】唱的則是洛神宓妃的故事,因為有傳說洛神宓妃是女媧的女兒(真的女媧後人),更有甚說她就是女媧本人,按照後一種說法,那麽「木石前盟」講的還是女媧(黛玉)和伏羲(寶玉)的故事,只是這是這個故事裏帶了女媧很重很重的冥神內容,所以原著裏就跑出了迷津河,也就是傳說中的忘川河,這是一個在河邊(黛玉)一個在河底(寶釵),實則都是女媧,也就是警幻她自己,所以寶釵黛玉才會共用判詞,因為她倆同樣是一個人,上岸(太虛幻境)時是黛玉,下岸(迷津河)時是寶釵,都是絳珠仙子(洛神宓妃),警幻仙子(女媧本人)的後人,其余幾十個人除去秦可卿是警幻(女媧)的妹妹(驪山老母),甄賈寶玉都是警幻仙子男性子孫(黃帝、炎帝、蚩尤、大羿、帝俊等等)的代表外,其余都是她(女媧警幻)第一批創造的帶有神性的子女,也就是整個賈府的投射,包括下人也是。

而她自己也有從太虛幻境處下來陪著這些人歷劫,而不是在天上幹看著,只是沒變成美女,而是變成倆老太婆罷了,這倆老太婆一個在賈府內部(史太君),一個在賈府外部(劉姥姥),而太君和姥姥則都是女性高階神的稱謂:

劉姥姥講的那個茗玉抽柴,的故事其實就是洛神,也就是黛玉後期的故事結局,夾帶了點寶釵與王熙鳳的故事走向,黛玉一定是先死於寶釵之前的,不可能死在她和寶玉大婚那一刻,因為單單是神話這條線就把她管死了,更別提還有各種歷史原型,曹雪芹就更加絕不會亂編,神話也不會,因為他這可是讖緯神學+歷史紀傳的特殊手法,一旦亂用典故是會直接死人的,因為,被比物件就是那個被拿來當比喻本尊,你把這可以簡單理解成:把某個人比作歷史上的某個人,那麽這個人這一刻就是歷史上的那個人,而不是單單的像:

就算一個人的說法眾多,曹雪芹都能給你拆成好幾份,也就是好幾個人來寫,警幻仙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書上說她一會兒是女媧(警幻仙子——賈母),一會兒是洛神宓妃(絳珠仙子——黛玉+寶釵),一會兒是驪山老母(秦可卿——劉姥姥),一會兒是冥神後土(單獨的寶釵)那曹雪芹就都給你寫全,寫透,寫穿了。

這種手法單獨放在前78回的任何一個人身上都適用,且屢試不爽:

說晴雯像大禹父親鯀,性格剛烈正直,那晴雯就是鯀,不會玩兒那些殷勤事故,說夏金桂自比嫦娥,像王熙鳳,那她就是嫦娥和王熙鳳,因為王熙鳳的神話原型就是嫦娥+九天玄女。

說王熙鳳是脂粉堆裏的英雄像曹操那她就是小心眼的亂世梟雄,你看她對賈璉像不像嫦娥對大羿,對尤三姐和秋彤像不像曹操對敵人各種陰毒的算計,包括她的貪財害命,像不像曹操開創盜墓去刨人家祖墳,張金歌夫婦的結局,實際伏的就是她和賈璉的結局,因為人家大名叫張金歌,她自己小名叫鳳歌兒,完全就是不作不死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