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奶粉揭秘」的偽科普
先放結論:煮沸可以非常有效地殺滅牛奶中的布魯氏菌。
我昨天發了條廣州市奶牛研究所娟姍牛奶的微博,廣州奶研所的娟姍牛基地是香滿樓娟姍奶的奶源地,品質非常好。結果晚上有人過來給我「科普」,說這種奶沒有加工過,「煮開後也有可能感染布病(註:布魯氏菌病)」,還艾特了一位叫「奶粉揭秘」的博主。
抱著學習的態度,我去這位博主的微博裏瞅了瞅。看了幾條,真是一言難盡的感覺,別的不說,就說跟布病相關的,打進入醫學院十幾年來,我第一次聽說布魯氏菌在100攝氏度高溫下能挺個9分鐘。這位博主既然自稱「奶粉揭秘」,發的微博大都也與牛奶科普相關,咱們今天就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是布魯氏菌所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布魯氏菌是革蘭氏陰性菌的一種,中國的主要感染來源的是羊和牛,尤其是前者,以廣東為例,超過90%的感染者有羊的接觸史。
那麽,如何消滅生鮮奶中的布魯氏菌呢?
咱們先說兩個概念:消毒和滅菌。
在醫學上,消毒(Disinfection)和滅菌(Sterilization)是兩個級別。消毒是殺滅物體上所有病原微生物,消除傳染性。但消毒不要求徹底殺死所有微生物,殺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的是滅菌。在醫學上,很多時候我們也用「殺菌」等義「消毒」。
滅菌之所以更加徹底,是因為它足以殺死細菌芽孢。芽孢是某些細菌(比如炭疽桿菌)在比較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形成的一種休眠態,沒有繁殖能力,但有非常強的抵抗力,你可以簡單理解是一個比較強的休眠倉。
普通的消毒手段無法徹底摧毀芽孢,這就是需要滅菌的原因。像我之前做實驗的時候,實驗室每周需要集中對用過的試管、槍頭、量杯等器械進行滅菌,就是把這些東西放在專門的鍋爐中,在高溫(121℃)高壓下加熱半個小時。
然而,並非所有的細菌都可以形成芽孢——布魯氏菌就沒有芽孢。因此,對於奶制品中的布魯氏菌,透過普通的消毒手段就完全可以殺死。
牛奶殺菌通常有兩個辦法
一是巴氏殺菌,加熱至60攝氏度,30分鐘(或者高溫巴氏殺菌:75攝氏度,15秒)。
二是超高溫滅菌,140攝氏度,2秒。
不同指南寫的數據可能略有出入,但大致相同。 根據布魯氏菌的特性以及相關的指南,只要你把牛奶煮沸,哪怕是所謂的「假沸」,都足以殺死其中的布魯氏菌。
對於普通人來說,預防布魯氏菌除了煮沸牛奶以外,另外一點比較關鍵的就是奶源是否可靠了。我和博主有一點看法是大致相同的,我也認為散養戶的羊奶(或牛奶)安全性比較低,如果你或家人確實想買的話,記得一定要煮沸才能喝。廣東之前出現過的人間布病爆發疫情,就跟患者飲用了未煮沸的散養羊生鮮奶相關。
廣東等大多數南方省份屬於中國的布魯氏菌病二類地區,也就是每10萬人中感染人數低於1人。正規奶源基地都會提供檢疫證明,比如廣州奶研所的大門口就貼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奶研所在廣州從化的良種奶牛繁育基地,2020年檢疫的525頭牛中,布病和結核病檢測均為陰性。
咱們再回到給牛奶殺菌的話題。事實上,除了高壓鍋以外,任何家庭烹飪方式都無法達到醫學上的滅菌級別——但這不意味著你就會天天細菌中毒,煮沸是非常有效的殺菌手段,對消滅絕大多數常見傳染病病原體完全足夠了。
我不清楚這微博主說的「布魯氏菌在100℃高溫下需9分鐘左右才能滅殺」,資料來源是什麽?我特地查了很多國內外的醫學文獻,都沒有看到類似的描述。如果有相關資料,請發我學習下。
這條微博已經被轉了上千次,如果確有科學錯誤,如果是一名負責任的科普博主,是否應當修改或者刪除相關微博,而不是粗暴地指責那些不去買常溫奶的朋友「腦子有坑」?
這位博主一方面說「布魯氏菌在100℃高溫下需9分鐘左右才能滅殺」,一方面又在自己銷售的巴氏奶同樣沒經過高溫滅菌;
一方面說自己不喜歡蒙牛伊利,一方面又在微博組織團購這兩家品牌旗下的牛奶;另外看了他的微博,我才知道蒙牛伊利是被奶農坑了的傻白甜。
我認為,賺錢跟科普並不沖突,但最起碼,你得科普正確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