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這麽一句話:
「中國有一部份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兒’,盡管有父母陪伴在身邊,但是卻沒有傳遞內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
家長在陪伴孩子上花了太多時間,卻不能把我們的愛傳遞給孩子,這是極其可悲的一件事。
今天就來和大家討論:如何才能有效地陪伴孩子?
01
陪伴的前提:
不要總想著改變孩子
一位媽媽抱怨讀高中的兒子和丈夫之間火藥味特別濃,父子倆幾句話不對付就會爭吵起來。
丈夫平時工作忙,和孩子相處時間比較少,唯有周末或假期的時間在家陪陪孩子。
令人遺憾的是,在這短短的相處時間裏,父子倆都很難平糊地度過。
丈夫總覺得兒子被媽媽慣得沒規矩,一會嫌孩子沒有禮貌,一會批評他太過懶散......
兒子正值青春期,面對爸爸這種不留情面的指責時,更是敏感、易怒。
媽媽夾在中間十分無奈:「為什麽好好地陪伴,變成了傷害?」
其實,這位爸爸犯了一個最常見的錯誤,那就是陪伴孩子的時候,要麽督促學習,要麽嘮叨、說教,總想著改變、糾正對方,結果把孩子的心越推越遠。就像手中緊握住的沙子,握得越緊,沙子反而流失得越快。
無論什麽樣的關系,在相處時,如果固執地要求對方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不僅會讓對方抗拒,也會讓自己陷入憤怒和痛苦之中。
當你想要改變孩子時,無論你的出發點多麽正當,你帶給孩子的直接感受是:我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你應該變成我期待的樣子。
最後的結果就是:大人等著孩子道謝,孩子等著大人道歉,彼此都等不來自己想要的。
這種陪伴對孩子是一種折磨。
所以,不要試圖透過陪伴來批判孩子。
陪伴的過程應該是愉悅的。除了原則性問題,其他事情,家長們都可以抓大放小,多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
哪怕你想改變孩子的行為,也要先改變自己,改變你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一旦你們的關系融洽了,孩子會重新思考你提出的建議。
行為問題的背後,幾乎都是關系問題,不管你的教育方法有多麽正確,如果親子關系不夠牢固,都有可能是白費功夫。
02
陪伴的內容:
多陪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情
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會發現:原本愛黏著父母的孩子們,越來越不想花時間跟父母相處,他們更樂意去找同齡人玩耍。
有的大人想要陪伴孩子,有時也會遭到孩子的拒絕。
孩子們是怎麽變成這樣的?
曾經看到一位媽媽陪兒子逛書店,看著孩子拿起漫畫書,馬上開始喋喋不休:
「你天天看這些書有什麽用,我給你挑的都是好書,你就從來不看!」
男孩聽完,不耐煩地扔下書走了。
這樣的孩子,會漸漸拒絕媽媽過多的陪伴,不是因為他不愛父母,而是覺得父母「無趣」。
父母頻繁地指導,希望孩子這樣玩那樣玩,或者提醒孩子這不對那不對,結果必然是,孩子不願再與父母過多的溝通。
錢瑗曾在一篇名為【爸爸逗我玩】的文章中提到:
爸爸錢鐘書童心未泯,用墨筆在女兒錢瑗臉上畫胡子,在肚皮上畫鬼臉。他經常編順口溜,為她起綽號,以「豬撅嘴、牛撞頭、蟹吐沫、蛙凸肚、紅猢猻」等形象的稱呼來戲弄她。陪著女兒玩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的遊戲。
父親充滿童心的陪伴,讓錢瑗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像錢鐘書先生這樣的「孩子王」父親,往往最受孩子歡迎,因為他們走進了孩子的世界,理解並尊重孩子的童真。
陪伴孩子,偶爾也要「投其所好」。
孩子們的世界,充滿了大人不屑一顧的幼稚和天真,但我們一定要學會尊重,並且花時間去陪孩子探索,全情投入,把自己當成孩子,多陪孩子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
多年後,孩子回憶起這些瞬間,就是童年幸福的佐證。
03
陪伴的過程:
全情關註,盡量對孩子事事有回應
很多家長常常陷入一個誤區,總覺得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在陪孩子。
其實不然。
陪伴要求父母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內心需求。
如果父母只是敷衍了事,那麽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很難建立起愛的連線。
根據【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數據顯示:父母在實際陪伴孩子時,並非全情投入。
47.6%的家長會「兼職」做家務,38.4%的家長會經常「看朋友圈、刷微博」,49%的家長在陪伴時從不參與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選擇旁觀或忙自己的事,使親子陪伴流於「形式陪伴」。
沒有精力的付出,沒有全身心的情感投入,更沒有心與心的交流,以各種理由忽略孩子,在陪孩子的事情上偷著懶。
△ 來源:【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
你的陪伴用不用心,孩子其實都知道。
我曾經遇到一位媽媽帶著兒子在外面玩,媽媽低頭看著手機,兒子在一旁玩沙子,十多分鐘都沒有交流。
孩子把沙子堆得老高,興奮地喊著媽媽來看,臉上寫著:「媽媽快點來誇我!」
結果媽媽瞥了一眼,敷衍地回了句:「嗯嗯。」
孩子見狀,委屈地癟了癟嘴,眼睛裏滿是失望。
母子二人在外面待了一下午,但是媽媽沒有一分鐘是真的在陪著孩子。
沒有回應的陪伴,孩子感受到的是孤單、冷漠以及被拒絕感,久而久之,孩子覺得父母並不在乎自己,然後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好,不值得被爸爸媽媽在意。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孩子同父母在一起,但依然會感受到孤單的根本原因。
當孩子需要肯定的時候、當孩子需要支持的時候、當孩子對你傾訴的時候,你的及時回應,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陪伴。
每一句話,都能得到重視;每一次的情緒,都能被接納,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進而產生自尊、自信、自愛。
正如兒童行為心理學家哥頓·諾伊費爾德所說:「每個人都不是孤島,需要被看見,被連線,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見,溝通才成為可能。」
04
陪伴的質素:
父母的情緒狀態很重要
不少父母陪伴孩子時,相比愉快相處,更多的是在和孩子較勁。
我們很容易看孩子不順眼,固執地認為孩子不聽話就是故意跟自己作對,帶著憤怒,鉚著勁跟孩子僵持。
曾經在遊泳池邊遇到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來學遊泳,媽媽站在岸邊對孩子劈頭蓋臉地罵:
「你就知道在那裏玩水!」
「我花錢送你來泡澡的嗎!」
「給我滾回來從頭開始遊!」
看著媽媽憤怒的臉,孩子也變得緊張起來,最後,媽媽的吼叫和孩子的哭聲響徹每一個角落。
和我同行的朋友說:
「這哪裏是陪孩子遊泳,這是來找茬的吧!」
很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常常板著個臉,孩子小心翼翼地看著父母的臉色,這種相處是很痛苦的。
記得有位媽媽滿懷期待地問:「如果我是全職媽媽,我花很長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就會越來越好嗎?」
答案並不一定。
如果媽媽本身狀態不好,長期處於精神壓力之下,這種狀態也會深深影響孩子。
這個時候,媽媽更需要做的是照顧自己。
因為比起陪伴時間、陪伴形式,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狀態,是帶著怨氣還是帶著樂觀,是焦慮還是平糊,是步步緊逼還是耐心引導,這些都決定了你和孩子的相處質素。
小孩子的快樂,往往是基於父母的快樂之上的。
他們並不在乎自己的父母有多優秀,他們只在乎爸爸媽媽是否快樂。
如果大人的情緒狀態不好,那麽,給孩子的陪伴就不可能是健康的。你的面部表情、說話語氣、肢體語言都是一種情感暗示,你是否關心他,有沒有耐心,都被孩子看在眼裏。
有幸福感的陪伴,能接住對方的情緒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父母本身負面情緒太多,與其硬著頭皮陪孩子,不如暫停,先接住自己的情緒再說。
高質素的陪伴,不在於時長,在於是否耐心,是否走心。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正確地陪伴孩子。
本文源自|錢誌亮工作室
本文作者|錢誌亮,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名師。專註於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領域。著有【入學早知道】【科學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學的140個漢字】等。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