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7 歲娃從寵物店偷狗並帶到 17 樓扔下,家長稱「孩子太小不懂事」,如何看待此事?

2024-04-24親子

弄清楚孩子想法,比單純責怪孩子「虐寵」要有用。

1987年的時候,國內拍過一部非常有影響力的電視劇,叫【好爸爸,壞爸爸】。裏面趙友良飾演一名知識分子父親,有個一年級的孩子叫「黃點點」。

它可能是國內最早討論家庭教育正確方法和兒童心理學的電視劇,每一集都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家長和孩子的教育沖突。

比如輔導功課時孩子的異想天開跳躍思維,父親承諾了孩子考滿分去遊樂園結果因為工作爽約,孩子把寵物(蟈蟈)帶到學校被老師沒收,爸爸憤怒摔死,等等。

每一集都透過孩子和父親的激烈對話,演繹了不少中國家庭的教育問題。

其中有一集叫做,「會飛的貓」,很多年了,依然是我的童年陰影。

記得劇情是孩子從爸爸那裏聽說貓有九條命,無論多麽高摔下都不會死,於是把一只貓帶到了陽台上,和小夥伴一起「放飛」了。

在發現貓摔死之後,孩子自己也陷入了巨大的震撼和恐懼,同時還要面對家長的責難。

這裏並不是說現代的6歲兒童一定和當年的六歲兒童一樣,知識閉塞,對貓和17樓沒有客觀的風險認知。

而是想說,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有時候動機非常單純,而且缺乏對生命尊重和後果的認知。

比如我大概七歲的時候幹過一件壞事。某次全家去度假,酒店有個天台,從上面看,下面停著一些旅遊大巴,每輛車上都有網狀的放行李的架子。

不知道怎麽想的,就覺得那個網好像籃筐,能網住所有東西,於是和弟弟一起從好幾層高的陽台向下面的車頂扔石頭,被司機找上來,家長狠狠打了一頓。

再比如有一次同事聊天,一個很文靜的女孩分享,說她小時候看公園的金魚都是大眼泡,想要試試能不能捅破,就把魚撈起來用別針紮了好幾條金魚的眼睛。

其他同事則說小時候抓過蜻蜓、用柳條系住尾巴,看它們想飛又飛不動的樣子之類牽著走。又或者在菜地裏用羽毛球拍子去掄蝴蝶,看它們被抽碎的樣子覺得很好看。

總之,不少孩子童年時候做事都是想不到後果,也缺乏對生命尊重的。

同時,孩子有些行為的動機還會非常簡單。

比如從影片裏看,狗狗很乖,自願跟著孩子跑出去,上的電梯。

有一種可能,這孩子很喜歡和狗玩,甚至不止一次去過寵物店,所以狗和他比較熟悉。

這一天,有可能孩子只是想和狗玩,或者帶回家成為「自己的狗」。

但是到了樓上,快到家門口,又想起來了家長不許他養狗,會發現他把狗自己帶走這件事。可能面臨店主和家長的責罵。

在兩邊為難的情況下,他能想的就是把狗「趕快扔掉」,或許沒人會發現。

於是舉起來狗,從樓道或者陽台扔出去,覺得這樣就沒人會找自己要狗了。而根本沒有多考慮這樣做對狗的後果。

當然,以上都是「可能性」,而已。

也或許這個孩子心理就是非常陰暗,想要毀掉一個生命,享受摔死狗的過程。策劃了簡單的「偷竊和殺害」。

(但從行為特征看概率較小,這樣做的人因為緊張,全程控制欲會很強,不會走在前面讓狗跟著自己,更可能是一直抱著狗來控制對方)

但哪怕是這樣,家長透過溫和的對話,也可以了解孩子到底是怎麽想的,針對性的輔導其心理成長,盡可能避免成年後的潛在反社會人格。

總之,對待七歲的兒童,應該和對待成年人有所區別,了解其想法非常重要。

有可能其實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麽陰暗,雖然這對狗狗來說依然不公平。

另外,發生這種事,所在小區應該都傳開了。一般小學都不會距離家庭太遠,可能同學也知道了。相信對孩子和這一家人來說,後續要面對的長期輿論壓力已經是最好的懲罰。

關註也說,閱讀 更多有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