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張燦城 李雯 魏星
「2016年我們醫院產科分娩量出現高峰,隨後逐漸呈下降趨勢。產科的床位數減少,人員也分流了一個小組。」近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程楊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談道。產科萎縮,這是當前不少醫院共同的無奈。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已連續幾年未進新人。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誠然,對於準媽媽們而言,產科床位遠比以往充裕,七八名醫生護士圍著一位產婦轉,她們被悉心照護,享受著VIP待遇;但對於產科醫務人員來說,求變已勢在必行。正如國內知名產科大夫段濤所擔心的那樣,分娩量下降趨勢不可逆轉,產科學科如果繼續用CMI指數(CMI指數越高,代表收治疾病的疑難危重度越高)和四級手術比例來考核,產科發展將面臨困境。
壓力:分娩量下滑是大勢所趨
在出生人口波動的大背景下,廣東的產科尤其是頭部婦兒醫院產科,或許是令同行羨慕的存在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國每10個新生兒裏,至少有1個出生在廣東;全國902萬出生人口中,廣東占了103萬,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出生人口超過百萬的省份。
廣東人愛生娃,特別是人口源源不斷流入,年齡結構相對年輕,這讓珠三角地區保持了相對較高的生育率。
作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中南),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產科分娩量似乎沒有受到明顯影響。由於對下級醫院以及周邊地區的孕產婦存在「虹吸」現象,該中心目前仍是全國分娩量第二大的醫院。「中心三個院區每年有超過2.8萬名新生兒出生,珠江新城院區每個月新生兒保持在1200名左右。或許是因為今年龍年的關系,婦嬰院區、珠江新城院區、增城院區的分娩量都略有上升,每個月總分娩量保持在2500人左右,目前預測今年全年分娩量會突破3萬人。」該中心產科主任蔣艷敏介紹道。
不過,放眼更多醫療機構,分娩量下滑依舊是大勢所趨。
與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一路之隔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其產科是省市急危重癥孕產婦救治指定的醫療機構專科之一,分娩高峰出現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2016年,以及其後的2017年、2019年,每年分娩量達到6000-7000人。而僅僅過了五年不到,數據已下降至4000人左右。「這也是我們意想不到的狀況,變化來得如此之快。」該院產科主任李瑞滿在產科幹了近40年,她坦言,大多數醫院的產科不得不作出相應改變。
無奈:床位縮減,人員分流
分娩量下降,這就意味著產科規模和人員要縮減。「我們產科原本有三個小組,現在已經減少了一個,四個人不得不分流到其他科室;產科床位也從40張縮減至30張。」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程楊說。回想起以前產科忙碌的場景,程楊感慨萬千:「2016年的時候,我們產科主任門診限號30個,但往往要加號至70個。從早上8點到下午1點直落,根本忙不過來,還得找兩個規培醫生協助寫病歷,大家上廁所都沒有時間。曾經有位老主任下門診回家,累得連路都走不動了。」
曾幾何時,廣州市一醫院、暨大附一、市婦兒中心等產科床位「一號難求」,哪怕能在走廊加張床,產婦們也覺得難得了。短短幾年過去,境況已今非昔比。
「我們醫院目前分娩量變化不大,但從同行處了解到,(不少醫院)特別是一些規模比較小的中醫院或者基層醫院,產科生存的確面臨壓力。」蔣艷敏向記者介紹,「有的醫院把婦科和產科合並,原本產科的年輕醫生可能要轉崗到婦科,一些年紀大、年資高的醫生,也不得不去婦科保健科、體檢科,有的甚至轉崗做行政。」
產科工作辛苦,風險和壓力兼具,昔日一起奮戰的夥伴要被分流到其他科室,作出這樣的決定對於任何一位產科主任來說都是艱難的。
提升:讓產婦生得更安全更舒心
產科只是接生,四級手術極少——這或許是大多數老百姓乃至其他科醫生對產科的最膚淺認識。事實上,高齡、高危孕產婦比例的上升正使事情變得不同,如今的助產服務更為復雜也更為精細。
「很多時候,基層醫院會把高危產婦轉介到上一級醫院,從而確保產婦和新生兒生命安全。」程楊說,「我們產科經常接診來自金沙洲、白雲區等基層醫院的高危產婦,往往七八個醫生護士圍著一位產婦轉,24小時服務。」
同樣,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病房有近70%是高危產婦。「她們大多數合並高血壓、糖尿病、胎盤植入等。這些合並癥會讓她們懷孕生娃的過程變得驚心動魄、險象環生。」李瑞滿表示,即使是健康孕媽,也隨時可能出現突發情況,更何況是危重癥孕婦——她們面臨的情況往往難以預測,潛在的危險如影隨形。因此,大醫院的產科醫生需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保障高危產婦的安全上來。
如何衡量產房安全和醫療水平?孕產婦死亡率是關鍵指標,而高危妊娠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自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高危孕產婦日漸增多。「因為是二孩,很多孕產婦年齡超過30歲,甚至35歲。」李瑞滿說,「同樣的危急重癥,25歲的產婦可能搶救得回來,而40歲以上可能就救不回來,其年齡大,各器官也存在老化現象。因此必須加強醫護人員專業技能培訓,提高產科及新生兒科診療水平。」
今年3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釋出【關於加強助產服務管理的通知】,在明確織牢產科「兜底網」的同時,也提到要鼓勵有條件的助產機構加強高品質、普惠性產科床位設定,結合院內資源調整最佳化,增加產科病房單人間和雙人間數量,切實改善產科住院條件,提升廣大孕產婦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實際上,孕產婦自身對產科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人間、雙人間病房深受歡迎。
38歲的劉小姐回憶起生大寶時在走廊加床的經歷,深感「吃了太多苦」,現在她生二寶,得以住進了單人間。「產房裏孩子爸爸全程陪同,無痛分娩、導樂陪伴我都要,怎麽舒服怎麽生。順產後48小時出院,一切不要太順利和舒心哦。」劉小姐笑道。
「我們不僅改善了硬件條件,比如產科病房,從三人房變成雙人間、單人間;也更加註重對產婦的人文關懷,比如導樂陪伴、無痛分娩等服務更加精細化。」蔣艷敏說,「目前有25%-30%的產婦會主動要求導樂陪伴。產科越來越關註為女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從孕前的咨詢、妊娠保健到生產、產後保健等一條龍服務,因為妊娠相關疾病也關系到女性的健康狀態,比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都是女性後生命周期發生糖尿病、高血壓的高風險因素。所以,在臨床之余,產科醫生也越來越關註科研,專註中國妊娠分娩等相關研究和思考。」
呼籲:讓產科醫生收入不再吃虧
生個孩子,從入院到出院,前前後後至少有七名醫護人員陪同。順產的話,48小時出院;不順利的話,母子可能就是過一道鬼門關。
「我們產科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產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助產士、護士等一套人馬在崗,因為隨時可能有孩子要出生。人力成本極高,但是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三位產科主任不約而同地向記者傾訴,「產科醫生又累又苦,收入卻不高。」
對於大眾而言,生孩子期望母子平安,產科醫生要把母嬰並行癥和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產檢做得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預防工作做好了,順順利利生下孩子,並行癥沒有了,就不需要手術,更不用提什麽切子宮等搶救四級手術——這是產婦的最好結果。
但是,產科沒有四級手術,在國家考核時卻相當「吃虧」。知名產科大夫段濤曾稱,國考的指標與導向是鼓勵大醫院做大做強,希望醫院能看更多的疑難雜癥、做更多的高難度手術,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就是CMI指數和四級手術比例。「我們幾乎沒有四級手術,胎盤植入、復雜剖宮產手術也只能算二級手術。」程楊說,「這種情況用CMI指數和四級手術比例考核,我們就很吃虧。」
實際上,對於產科醫生收入相對低的問題,【關於加強助產服務管理的通知】中也強調,努力使綜合性醫院產科醫師的薪酬水平不低於醫院醫師薪酬平均水平,嚴禁向產科和產科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產科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
段濤所擔憂的產科未來困境已經引起眾多產科主任的共鳴。「我們連續幾年沒有新進產科醫生了,一旦斷層,最終受到影響的還是我們普通大眾。」李瑞滿特別呼籲,最好將產科的評價標準單列,確保產科醫生的收入達到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