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時候,應該側重國內文學還是國外文學作品?

2022-04-21親子

先說答案:側重國內文學。

這個答案是我在對比過一些不同譯本的外國文學,同時結合文化差異、語言習慣等多種因素後得出的結論。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說一個現象:入選教科書的一些文章,大多都會註明「有改動」,一方面是屬於思想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受制於時代背景(年代較遠的文章)和文化差異(外國文學譯作)等原因,對字詞、句子進行調整使之更符合當下的語法規範和表達習慣。

先說語言習慣。

外國文學的中譯本,雖然轉譯成了中文,但是在句型處理、使用語境等不同方面還是有一定差異。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讀外國文學的中譯本時,很明顯能感受到一種轉譯腔的原因所在。

我們舉個例子:宮西達也的繪本【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系列。在故事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

宮西達也繪本【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系列

很明顯,這種說法不論是口語表達還是書面表達,並不太符合我們的中文使用習慣。一般我們都是「很久很久以前」這種習慣用法。雖然不能說前者是錯誤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遇到這樣聽起來很蹩腳的表達。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讀一遍下面這段話:

鄰居王大爺,已經把雞舍鎖上過夜,但是王大爺喝得醉醺醺的,忘記把各個出入小口關上了。他手提的燈籠照出一圈光亮,東晃西晃的,他一路打著趔趄走過院子,在後門邊把靴子磕下來,把廚房的熱水壺裏最後一杯水一口氣灌下去,摸索著上了床,而王大媽早已鼾聲大作了。

有沒有感覺這段話讀起來很別扭?且不說行文的節奏感有問題,句子內部以及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銜接也是很拗口的。實際上,它的原文是這樣:

莊園農場的瓊斯先生,已經把雞舍鎖上過夜,但是瓊斯先生喝得醉醺醺的,忘記把各個出入小口關上了。他手提的燈籠照出一圈光亮,東晃西晃的,他一路打著趔趄走過院子,在後門邊把靴子磕下來,把洗碗間的啤酒桶裏最後一杯啤酒一口氣灌下去,摸索著上了床,而瓊斯太太早已鼾聲大作了。——【動物農場】(蘇福忠 / 譯)

之所以作了替換,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即使把環境置換成我們比較熟悉的情景,依然能從語感方面發現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不符合中文表達習慣。在這裏多說一句,這個轉譯並不好,相比之下,李立瑋這個譯本才是更符合中文表達的:

【動物農莊】(李立瑋 / 譯)

問題在於,蘇福忠的譯本恰恰是更忠實於原著,甚至連原著的語法結構和表達習慣都一起帶了進來。這種文字對於語感尚未成熟的小讀者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好處。

我們之所以能分辨出轉譯腔,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外國文學的中譯本與我們對中文的習慣用法、語言表達是不一樣的。

漢語的表達很註重順序,具有循序發展的特征,這個順序是語法結構的反映。

雖然我們在小時候還不知道什麽叫語法,也不會背誦「主謂賓,定狀補」這種句子成分口訣,但是在語言組織的過程中,會潛意識地形成這種排列組合,這就是潛移默化形成的中文語感。

如果在中文語感還沒有形成或者尚未成熟的時候,就過早地接觸外國文學作品,這個就不一樣了。因為不同語種的句子結構不同,而轉譯成中文時難免會受到原語言的影響導致不符合中文表達習慣,對於培養孩子的中文語感沒多大好處。

如果真的要讓孩子接觸外國文學作品,譯本選擇尤為重要,尤其是目前這種一本名著各種譯本、水平參差不齊泥沙俱下的情況下。

比如【小王子】就有幾十種譯本,我個人先後接觸過 7 個譯本,鄭克魯或周克希譯本是我比較喜歡的。

【小王子】

周先生的譯文,更加口語且偏向於兒童文學,喜歡用一種稚嫩的表達口吻,這一點其實特別符合閱讀【小王子】的心境;鄭克魯先生的譯文書面語較多,讀起來很具文學美感,轉譯周正典雅。女文青會比較喜歡張小嫻的譯本吧,給人一種教男人如何慢慢懂得愛與被愛的感覺。

給孩子閱讀,譯本選擇並不是要多貼近原著,而是要以符合中文表達為主要目的。因為當一個孩子對中文語感還沒有更清晰的認知時,長期閱讀外國文學就會破壞中文語感的養成,尤其是對後期語法的理解。對語法的準確掌握,決定了一個人後期在語言表達和文字寫作等各方面的準確度和清晰度。

不得不說,近幾年青少年在寫作中體現的語感是有下降趨勢的,尤其是詞性亂用、句子成分缺失的情況很普遍。對於這一點,一些古風流行歌曲以及網絡文學中所謂優美的句子摘抄難辭其咎。

然後就是文化差異。

很多外國文學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他們的一些文化元素,這對於小朋友而言理解起來無形之中就增加了難度,而這種難度對於孩子的提升並無太大的益處。

比如,還是宮西達也「小卡車繪本」系列。我們看看下面這一頁的資訊:

宮西達也「小卡車繪本」系列

細心的小朋友會發現,這裏面的汽車是靠左行駛的。這一點,小朋友在讀繪本的時候,會與掌握的現實生活經驗產生沖突,這個就需要家長解釋日本的交通規則,以及他們的駕駛位是在右側的設計。但是,掌握這個常識,對於孩子的成長意義不大,反而會增加小朋友們對故事本身的理解難度。

有很多家長會喜歡給孩子過早地閱讀世界名著或者少年版「四大名著」,這種做法我本人並不是太贊同。

世界名著固然值得一讀,一方面是轉譯帶來的語感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文化差異導致的難以理解問題。比如一些帶有濃厚的時代背景和本國文化元素的名著,就不太適合過早閱讀,這種書籍很難讓孩子真正學到什麽東西,即使是了解一個故事,也多是囫圇吞棗甚至半懂不懂。這個可以根據孩子年齡和世界觀的養成有選擇性地推薦。

還有就是少年版「四大名著」這種,接觸過一些類似的書籍,不論是語言還是故事,都已經被改編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個人是不太建議讓孩子讀這種。

總體來說,個人比較傾向於給孩子閱讀國內文學.如果想選擇國外文學,可以在內容(讀起來不是那麽難以理解的,淡化時代背景和本國文化的)、譯本(不建議盲目相信腰封上「有史以來最權威譯本」這種行銷話術以及各路名人的聯合推薦)、體裁(散文、詩歌、小說)各方面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