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帶娃這幾年,幾乎是時時刻刻和他倆在一起,每個成長階段,包括細節,都記錄在心,也是我們彼此的成長吧。
關於生活和成長的探討,列舉一些吧:
關於屎、尿、屁的問題
每個孩子到了4歲以後,就進入了屎、尿、屁 的階段。
好好的一句話末尾就要字尾個【屎】或【屁】。他們覺得好玩~
也會非常好奇這些是如何形成的,排出體外會去了哪裏?
家裏很早就準備了樂樂趣【我們的身體】這本有趣的立體書,其中講到 消化 這一節時就有關於尿和便便的形成。他們在了解形成的過程中再透過動手去拉一拉書中的小機關,就一目了然了。
是不是所有吃進去的東西都能被消化掉呢?
對於這個問題,最直觀的回答,就是讓他倆自己去觀察吃了火龍果、草莓、帶芝麻粒的食物後,自己拉出來的粑粑(雖然聽起來有些惡心,但這也是最直接的答案)。然後我們一起去查資料,了解到像芝麻粒這些小顆粒的東西會隨便便一起排出,是因為我們在食用時沒把它們徹底嚼碎,進入胃腸道無法將它們消化吸收,這才隨之排出體外。
他倆瞬間就明白了【子兒,吐吐】中,胖臉兒發現它的木瓜子在便便中,而非頭頂長出一顆木瓜樹。
那排出體外的東西去哪了呢?
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估計絕大多數都不知道這些從馬桶沖水下去的東西去了哪裏吧?
說實話,不是孩子的好奇心,我也不知道它們所向何處?
我們發現了一本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書——【DK便便去哪裏?】,屎、尿、屁科普 環保主題 童書。
清晰的圖解,將馬桶裏便便被沖走後如何被處理和再利用,解釋的一清二楚。推薦給這個階段的寶貝們,連結如下,按需購買~
再者,帶它們去觀察農村老家家裏飼養的一些動物,它們的便便是被種地的爺爺奶奶如何利用的。
關於生、老、病、死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話題不適合和孩子去討論,但它卻是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3歲前,他們壓根也沒問過他們姥爺,因為不曾見過,也沒聽我提及過,在他們的印象中,完全是沒有姥爺這個形象和身份的存在。
也就是在上幼稚園不久後,他們在幼稚園跟小朋友聊天,聊到姥爺,回來問我,他們的姥爺在哪,為什麽每次都只有姥姥出現?
我告訴他們,姥爺因為生病去世了,還是在媽媽很小的時候。
他倆目光暗下去後,說為什麽生病不去看大夫,醫院可以救人的呀。
姥爺去過醫院了,因為生了很嚴重的病,是沒辦法去醫治了。
他倆瞅了瞅我,起先是妹妹起身來趴到我懷裏,抱了我,緊跟著,哥哥也趴我肩膀上。一會兒聽到妹妹說:媽媽,沒關系的,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爸爸分你。還有,我們以後不會再惹你生氣了,這樣你就不會老,不會死!
我拍了拍他們,告訴他們,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哦!
關於未來
去年秋天,我的小叔子要買房,我們全家和小叔子一起去看的房,當時看的是150平的那個樣板間。兄妹倆就被那個樣板間吸引了,他們認為,這個以後就是他小叔的家了。
從售樓部離開回家的車上,哥哥對著我說:媽媽,我長大了也要買像小叔家那樣大的房子給你和爸爸住。
妹妹聽哥哥這樣說,她也立馬加入進來:我要給這個房子裏買好看的家具。
我笑著應允:好呀,媽媽也非常喜歡像那樣的房子,但是像這樣的房子要很多錢才能買來哦,你們能不能先告訴媽媽,將來如何獲得購買房子的錢呢?
我以為他們會思索一會兒,我話剛完,他們立馬說:當然是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然後有個好工作,這不就可以買房子了嗎!
聽到這些話語,我還是挺開心的,不管將來世事如何變遷,但對於只有4歲多點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對未來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有個目標,定是好的!
然後,我對著他倆說:目前你倆就是要好好吃飯,健康成長,以後的每個階段,認真對待,媽媽相信你們一定可以實作自己的目標。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倆還在談論這個話題,這個未來哥哥買房,妹妹裝修,送給父母的房子~
每一次的這種交流,不止是為孩子們答疑解惑,更多的是作為母親的我,參與到他們的生活和成長中來,對我是一種成長和進步,讓我可以傾聽到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未來,我們一起去探索更多!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