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母親,是天經地的義的。那是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做母親要相信自己,這是人的天性,也有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支持。
不要說未出滿月的嬰兒,即使是是一歲的孩子,哭也要抱。多大的孩子,作為父母也要學習適當回應孩子的情緒。
有關擁抱對嬰兒的成長的重要性,我之前在回答另一題時已有詳細解釋
鄭永鍇 Michael:以「不抱不哄,讓寶寶哭累了就睡覺」的方法對待 1 歲以下的寶寶,是否恰當?
其實當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母親就對嬰兒的哭聲特別敏感。 這是因為孩子的哭聲會激發母親的腦內分泌物 (荷爾蒙Oxytocin催產素增加),增加了母親愛護嬰兒的渴望。
問題是,母親在照顧嬰幼兒所需的不只是體力,也要有相對穩定的情緒。 這時母親和嬰兒的互動,是建立母子之間情感連結的重要基礎,而這個情感的連結就會影響到孩子將來情緒管理、同理心、創意思維等各樣的心智發展。
當長輩們各有說法指指點點,會對母親造成不少壓力,繼而影響孩子。如果父親能站出來擔當照顧母親的情緒的任務,就會起很大的作用。 其實研究顯示,嬰兒的哭聲,同樣對父親產生作用,腦內分泌物的變化 (Testosterone睪丸酮下降) 也令男性這個時間能變得比較溫柔和情感豐富。 但由於很多男性本身一直沒有做好當父親的學習和心理準備,反而會變得手足無措。 國內特別多父親在孩子長大後出現各種相處和溝通的困難,其實問題往往在嬰兒出生的時間已經開始 。 默默地陪伴妻子,在照料孩子的實質工作上(包括抱孩子和換尿布)盡量學習參與,長遠來看,對加強父親和孩子的連結及和妻子的溝通非常有幫助,這樣就不至於在未來變成「缺席的父親」。 照顧孩子是比上班更累,不是一個人可以完全做好的事。父親應該和孩子自幼建立關係,才能有效分擔照顧工作。
多看靠譜的育嬰書籍和文章,夫妻之間多多商量和分享,並和願意討論的長輩分享,長遠才能給孩子建立一個好的心靈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