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對學習「上癮」的孩子,父母多半有3種特質,占一個都是娃的福氣

2024-11-18親子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如今的時代卷,教育更卷。
後台不止一次有家長詢問過我一個類似的問題:
明明自家孩子聰明、靈動,做其它事情都勁頭十足,精力無限,可一輪到學習,為什麽立刻偃旗息鼓,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
可能有的人會說,學習這事兒,本身就違逆了孩子的天性,憊懶也在情理之中。
但事實上,在我陪我家奶豆學習的過程中,觀察過很多在學習上主觀能動性特別強烈的孩子,我發現那些對學習「上癮」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大多具有3個特質。
到底是什麽特質呢?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占一個都是娃的福氣哦。
01.第一個特質: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熱愛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國外一個男孩的經歷。
因為「嫌棄」媽媽做飯不好吃,於是年僅10歲的弗林自告奮勇的要自己做飯。
換作我們一些家長,可能覺得孩子是瞎胡鬧,只當是趣事聽聽。
但弗林的父母卻並未這樣,反而鄭重其事。
他們不但給兒子買了許多烹飪書籍,還專門搭建了弗林的「專屬廚房」。
後來弗林在做飯上的天賦日益顯露,他的父母又給他報了廚藝班,進一步輔助他激發潛能、實作夢想。
研習技藝的過程雖然辛苦,但7年之後,當初童言無忌的弗林,成立了「晚餐俱樂部」,還被邀請到白宮做飯,並登上了【紐約時報】餐飲版封面。
其實,弗林能做出成績,除了自身天賦之外,離不開的還有父母的鼓勵、理解和尊重。
這種由父母帶給孩子的家庭支持,就像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可以最大程度上啟用一個人的未來。
但反觀我們一些家長,可能目光全在學習成績上面。
對於孩子其它的愛好、興趣、擅長視而不見,甚至指責、拒絕和打壓,那麽久而久之,孩子內心的那團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的火焰,就會被澆滅。
試想想,當他們面對自己的熱愛,卻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時,那麽家長口中所說的「努力學習」,又能讓他們產生幾分興趣呢?
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
缺乏內部驅動的學習,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痛苦。
所以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並尊重孩子熱愛的家長,往往他們的孩子對學習本身,就會產生更多的自主性。
02.第二個特質:願意輔助孩子成為自己
網上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父母,並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輔助」。
對此,深以為然。
但在現實生活裏,大多數父母對於孩子,都習慣於去展現自己的權威性,過多的掌控他們的人生。
比如,孩子喜歡看漫畫書,家長覺得耽擱學習,通通沒收。
比如,孩子對外太空充滿好奇,家長認為是不務正業,直接扼殺。
再比如,孩子想利用周末假期,去學習樂器,但家長卻不由分說,給孩子報了輔導班。
試想想,在這種高壓掌控下,孩子內心深處,所想的都不是家長的做法行為是否正確,而是該如何脫離父母的掌控。
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們在面對父母不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時候,往往采取的方式非常簡單粗暴:跟父母對著幹。
就像父母常常耳提面命學習的重要性,但孩子卻偏偏大腦放空,反其道而行之。
在家長看來,孩子是在抗拒學習,事實上,他們實在抗拒來自父母的掌控。
到最後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成績下滑—父母發怒—強制輔導—孩子反抗—親子關系惡化……
所以很多孩子並不是不喜歡學習,而是在家長強行把自己的期待施加給孩子之後,卻忘了孩子想成為怎樣的自己的一種反噬罷了。
在【我們內心的沖突】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所有絕望的本質,都是對無法成為自己而絕望。
換言之,無論大人小孩,其實都有成為自己的動力。
可很多家長,卻站在成年人的視角,無情的剝奪了孩子這種動力。
如此一來,不單單是親子關系緊張,就連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學習。
03.第三種特質:家長自我成長,才能影響孩子
當了父母之後,我們常常容易陷入到一個誤區之中。
那就是把目光過多的聚焦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長,在自己的人生課題還沒研究透徹的時候,就紮進了孩子的未來裏。
到最後,我們不能成為我們,孩子也不能成為他們。
算得上是兩敗俱傷。
心理學家科胡特說:
父母是什麽人,比父母做什麽事更重要。
其實,潤物無聲的影響作用,自我成長的榜樣效應,遠比任何「教育」都更加有效。
曾經登上過央視【開學第一課】的嘉賓北大心理學博士奕戈,就在影片中,分享過自己因沈溺遊戲,學習一落千丈的故事。
他說,後來之所以能夠逆襲,全是父親的功勞。
當初,看到孩子對網絡遊戲癡迷,奕戈父親既沒有責罵,也沒有發怒教育,而是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孩子。
他先是改掉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然後采取了陪讀的方式,給予了奕戈更多的關註和支持。
最後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奕戈父親重新拿起書本,不斷汲取知識。
並且當他看到一些有趣或者有意義的故事時,還會和奕戈一起探討分析,若是遇到問題,還會虛心向兒子請教。
也正是這種不斷成長的態度,深深的影響了奕戈,將他拉回了正軌,最終考入了名校。
所以很多時候,與其把所有的期待,施與孩子,還不如自我成長,努力發光。
要相信,你散發出來的每一抹光芒,都會輻射到孩子。
就像主持人董卿說的那樣:
你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就先要成為那樣的人。
其實,縱觀那些對「學習」上癮,有著很大自主性的孩子,往往他們的父母都有著上述的三種特質。
而在這3種特質的父母養育出的孩子,大多內心充盈,對未來充滿熱愛。
如此一來,不用家長時時刻刻督促、嘮叨和提醒,孩子也會把常規意義上的「我得學」,變成「我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