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一些校園霸淩事件引發公眾關註,家長們也變得越來越「敏感」,有時孩子在學校和同伴稍有爭吵或打鬧,家長就會覺得孩子是被欺負或被「霸淩」了。
當孩子在校園裏與他人發生矛盾或起了沖突,家長該如何理性判斷和介入?本報邀請專家們一起來聊一聊校園霸淩那些事兒。
本期受訪專家——
王楓(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學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徐佳(上南中學南校德育高級教師)
張雙(古美學校五年級年級組長、班主任)
陳劍超(大同初級中學心理教師)
「孩子被取‘綽號’,算不算被霸淩?」「孩子說不想上學,會不會另有隱情?」「孩子今天被同學打了,要不要鼓勵他打回去?」……
類似這樣的困擾,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曾有一項調查研究表明,約有20%的受訪學生卷入過校園霸淩的問題之中。當孩子遭遇校園矛盾甚至校園霸淩,家長究竟該如何應對?
普通糾紛和校園霸淩,邊界在哪?
文匯報:近年來,隨著一些校園沖突、霸淩的新聞頻頻見諸網絡,也引發家長和教育者的關註。校園霸淩和普通糾紛是否有明確的邊界?又該如何區分辨別?
陳劍超:「霸淩」一詞來自英語單詞「Bully」,有恃強淩弱的意思。從法律角度看,2020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生霸淩是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透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它包括肢體霸淩、言語霸淩、關系霸淩、網絡霸淩等,例如肢體上的毆打、腳踢、掌摑;言語上的辱罵、譏諷、取侮辱性綽號;人際關系上進行惡意排斥、孤立;在網絡上捏造事實誹謗和詆毀他人以及搶奪、強拿硬要或故意毀壞等。
校園霸淩和普通糾紛有比較明顯的區別。普通糾紛通常是指學生間的日常摩擦,可能是由於意見不合、肢體碰撞等引起的短暫沖突,而校園霸淩則是一種持續、惡意的行為,常常伴隨著權力不平等和心理傷害。霸淩者通常會利用身體、言語或網絡等手段,對受害者進行反復的傷害和威脅,使其感到恐懼和無助。需要註意的是,有時,一些沒有化解的小矛盾可能會成為霸淩的種子。因此,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需要有一種敏感性和警覺性,及時發現並處理這些問題。
王楓:在孩子的學校生活中,常有取綽號、嬉戲打鬧、沖突打架等行為,但這些行為是否構成校園霸淩,家長和老師應結合參與者意圖、承受者感受、行為後果及持續時間、頻率等多角度綜合判斷,嚴謹界定。
例如,取綽號多數情況下不會造成傷害,但如果具有侮辱性、貶損性並持續使用,導致受害者產生心理壓力和自卑感等傷害後果,則可能構成校園霸淩。孩子間的嬉戲打鬧有時候是一種互動方式,但如超出正常範圍,變成惡意推搡、毆打,導致身體傷害,則可能升級為校園霸淩。孩子在爭執中的肢體沖突,若頻繁發生或一方明顯弱勢並被持續霸淩,也可能被視為校園霸淩。家長和教師應理性、客觀地關註孩子日常互動,及時糾正行為偏差,促進孩子和諧相處。
什麽樣的孩子容易「被欺負」?
文匯報:據您觀察,校園裏那些霸淩者和被霸淩者是否有一些共性的特征或「弱點」?
張雙:經過多年教學一線的觀察實踐,我註意到,校園中的霸淩者和被霸淩者,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缺乏愛和安全感。他們在家裏通常都是被霸淩的物件。比如,他們可能經常被打被罵,或者目睹家中的某個人被打被罵,有的孩子甚至習慣了被家長的強權所控制,從而接受了「強者要打壓弱者、弱者要服從強者」的觀念。還有的孩子在家並沒有遭到父母打罵,但卻長期被忽視,家長美其名曰給孩子自由,實際上是不負責任和溺愛放縱,對孩子的情緒和需要視而不見,孩子感到孤立無援、自卑無助。
人在感到危險的時候,大腦中的杏仁核會觸發「戰鬥或逃跑、僵住或討好」的反應。所以,當孩子在家裏經常遭到打罵、忽視時,有的孩子就會采取「戰鬥」的模式,把攻擊力投到比他弱小的人身上,在學校成為了「小霸王」;也有的孩子比較溫和,選擇「逃跑」或「僵住」,於是就習慣了被欺負;還有的孩子,會選擇「討好」,從而成了霸淩者的幫兇。一個內心有愛、自信和被善待的孩子,他們更容易去善待別人,同時也不會允許別人對他的侵犯。
徐佳:一般而言,體型過胖過瘦、膽小、不善表達、學習能力差、身體有異常的學生往往比較容易成為被霸淩的物件。此外,一些「學霸」或者異性緣特別好的學生、甚至學生幹部,也有受到小團體排擠的可能。霸淩者多數曾有被霸淩的經歷,導致他習得了用肢體和語言暴力來處理問題的方式。
有些孩子容易與同伴發生糾紛,背後也可能是家庭氛圍緊張、父母的教育方式過於嚴厲或溺愛、家庭中缺乏溝通與交流等因素所致。曾有調查顯示近20%的學生遭遇過不同程度的霸淩,但家長知曉的不到10%。在中小學校園裏,無論是霸淩者還是被霸淩者,他們都是沒有完全成熟的孩子,都需要而且渴望得到關註、關愛和正確的引導。
孩子出現部份反常行為,可能是在「求救」
文匯報:當孩子出現「求救」訊號時,學校老師和家長該做些什麽?
王楓:在霸淩的陰影下,孩子常感到羞恥和內疚,害怕被同齡人嘲笑和排斥,擔心家長和老師的責備。所以有時當孩子被欺負時,他們甚至會覺得這是正常現象。這樣的情緒使得他們不會尋求幫助,因為報告霸淩行為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雖然被霸淩的孩子可能有種種顧慮,或者不會直接表達痛苦,但他們潛意識裏會透過一些隱晦的方式傳遞資訊,比如「我不想去學校」等。
當孩子表現出反常行為時,家長和老師要避免草率地將其歸因於學習態度問題,而應細心觀察和解讀孩子發出的「求救」訊號,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同時,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打消顧慮,多追問、多傾聽,持續強化溝通,深入了解背後的原因,以便及時幹預校園霸淩現象。
一旦發現孩子被欺負,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堅實的心理支撐和力量源泉。要讓孩子知道:被欺負不是你的錯,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會保護好你。家長要及時與學校溝通,深入了解事實,以便協商妥善處理。同時,加強保護和關愛被霸淩學生,和他們共同面對和排解負面情緒,避免意外傷害,必要時可借助學校、社區心理健康資源。在日常家庭教育過程中,要構建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庭環境,幫助孩子培養情感同理心,它能夠引導孩子理解並尊重他人,進而有效避免沖突與矛盾的產生。此外,家長也應以身作則,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對公德的遵守、對差異的包容,影響和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
陳劍超: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那天我走進教室,黑板上赫然醒目寫著A同學的名字,旁邊還畫著一個顯眼的大叉。B同學和其他幾位男生一臉憤怒,矛頭直指身材瘦小、低垂著頭的A同學。我當時心頭一緊,心想這會是校園霸淩嗎?我沒有先批評B同學,而是詢問了他在黑板上寫同學名字的原因。原來,A、B和其他幾位同學原本都是好朋友。周末時,他們相約出遊,A同學發現自己花銷超額,就在微信群裏收了原本應該屬於C同學的紅包,B同學為了「伸張正義」,對A同學進行「討伐」。
聽完之後,我肯定了B同學的熱心和正義感,也說出了A同學的「委屈」。我請他們把兩件事分開看待,並厘清了責任。最終,A同學退還了紅包,B同學等也為自己的沖動道了歉。在校園中,學生之間的小摩擦很常見。老師不應隨便妄加評判而應先了解情況,看到情緒背後學生的內心思考,嘗試幫他們用語言表達出來,用敏銳的洞察力和耐心傾聽,及時發現並處理風險行為,把霸淩扼殺在萌芽之中。
我所在的學校曾組織全體35歲以下青年教師以及學校中層幹部參加三級心理咨詢師的培訓,不少老師都取得相應證書,也具備了較高的心理基本素養、觀察力和敏感性,能夠及時發現和應對學生的「不尋常」表現。例如,當老師發現某個學生突然變得沈默寡言、情緒低落,或者頻繁出現傷痕等情況時,就會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情況,心理老師也會一起協作,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被打了就要打回去」能解決問題嗎?
文匯報:有些家長一聽說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沖突,很容易「護犢」心切,灌輸孩子「被打了就要打回去」,甚至想自己替孩子出頭。發現孩子在學校可能被「欺負」後,家長該如何去處理?
徐佳:我在工作中,確實碰到過學生因為發生小摩擦,家長堅持責怪孩子沒有反擊而孩子覺得不能動手還擊,從而導致孩子在校情緒大爆發的情況。
孩子成長過程中,和同學發生沖突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有些家長很容易「玻璃心」,給沖突定錯了性。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在得知孩子受到欺負後會過度幹涉,甚至有的家長不能調整自己的情緒,幹脆擼起袖子直接上陣,導致孩子之間的小事情變成了兩個家庭之間的大矛盾,殊不知,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其實,家長應該教孩子盡量用溝通的方式處理矛盾,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技能,也有利於孩子總結與他人相處的經驗。
家長首先要明確,使用暴力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當孩子遭遇霸淩時,教他們暴力回應可能會加劇沖突,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後果,也容易讓孩子陷入以暴制暴的惡性迴圈中,難以擺脫被霸淩的困擾。對孩子來說,與同學產生矛盾不可避免,學會處理矛盾更重要,每個人都是這樣長大的,這是成長的最佳契機。
張雙:我曾有一個學生小D,經常會跟同學發生沖突,原因就是他喜歡動手,如果別人碰了他一下,他也不管別人是不是故意的,就先打上去。問他為什麽要動手,他還很蠻橫地說:「爸爸說了,如果誰打我了,就讓我打回去。」如果長期把這種錯誤的思想灌輸給孩子,這無形中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社交,而且小學生出手的時候沒輕沒重,一不留神,可能就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更不用說,如果對方也不依不饒,還很容易形成惡性迴圈。
教孩子「打回去」其實是破壞邊界的行為,這向孩子傳輸一種觀念——別人的身體是可以破壞的。這不僅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還會影響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得不償失。
同時,很多時候如果對方先動手,大部份的情形都是對方「實力更強」,這種情況下讓孩子「打回去」,很可能遭到更嚴重的二次傷害,這種傷害不僅體現在身體上,也體現在心理上。
比起「打回去」,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首先要讓孩子明白,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傷害你,爸爸媽媽絕對支持你保護自己的行為。不讓孩子「打回去」,並不意味著懦弱。
作者:王星
文:王星圖:視覺中國編輯:王星責任編輯:姜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