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而且上學時學習還不錯,現在人到中年混的特別艱難,雖然我的經歷不能代表所有,至少能反應出一部份問題吧。
我小學初中學習都不錯,在我們這個小地方,初中二百多學生也能考到前十名,也是曾被老師和家長寄予厚望的。
命運的轉折點是高中,到了高三,我厭學了,將近一年沒認真學習。
因為時間太久遠了記不清當時的具體情況,我只記得我沒休學,但是人家上早自習我就在宿舍躺著,聽歌,那時候是用錄音機聽磁帶。晚自習看課外書,上課去操場溜達,所有的卷子都空白,根本不想做。勉勉強強混到高考,考了個專科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當時老師還是希望我能復讀的,因為我基礎不差,但是我對學習真的提不起興趣了。
大學時也想著專升本,但是一到考試就退縮,最後報了名也沒去考。
工作的時候,不懂社會規則,不懂提升自己,就知道好好上班,按時拿薪金。
後來就一路越混越差。
這段經歷,我最近才開始反思,自己當時是為什麽厭學的?
因為窮人的孩子背負的太多了。
窮人家的孩子學習不是為自己學的,要改變家庭命運,給父母長臉。
我上學時喜歡易經,道德經和心理學這一類東西,喜歡下棋,喜歡寫作,沒人陪我下棋,我就左手和右手下,我的作文基本是滿分,沒事的時候寫點散文,寫點詩句都被老師表揚,但是家裏沒有任何引導,反而勸我以學習為主,等工作之後再學這些。
在窮人家庭裏,學習成績好才是最主要的,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可能,興趣那種東西,不僅沒用,還是危害,更別提父母的引導了。
所以我高三的厭學,本質上是潛意識的一種反抗,是故意不按照父母的期待去做,是對自我被破壞的一種報復。
現在一事無成,我時常在想,如果我那些興趣保留一個,現在作為副業是不是也能過的好那麽一點兒。
現在我拿起書本,依然喜歡看心理學內容,但是比起年輕時的敏銳度差遠了,易經那些更是看不懂也興趣不大了。
相比於其他的工作,還是對寫作感興趣,但是放下了二十年,再拾起筆,靈感全無。
更可怕的是,我現在是一個窮人家庭的家長了,我為了生存就要付出全部努力,已經不能全力以赴的發展自己了。
窮人家庭的孩子成長教育最缺的是什麽?
我想是讓他隨心所欲的發展自己,成為自己吧。
他要翻身破局,除非內核足夠強大,能夠不受父母的幹擾,堅定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雖然成功的慢一點,道路曲折一點,好歹還是有可能的。
而窮人家庭的父母,如果沒有能力引導孩子,請不要用你的低維思維去幹擾孩子,不要用你的期待去捆綁孩子,只要他的價值觀不歪,就放手讓他去闖自己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