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小孩有什麽不一樣?

2018-05-11親子

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在職媽媽」,媽媽這個領域內競爭太激烈了,有「別人家的孩子」,就有「別人家的媽媽」。

全職 OR 在職,並不能區別兩個女人帶娃的差別,全職媽媽雖然的可用於育兒的時間更長,但是不代表育兒的成果更好。

你試想,如果一個全職媽媽,每天絲毫不去學任何科學前沿的育兒知識、不去做孩子的各種早期啟蒙、不去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和能力、不去琢磨怎樣開發孩子的潛能、孩子醒了也只是坐在孩子旁邊玩手機、一直因為脫離職場、收入減少等各種擔憂而焦慮……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全職也培養不了出色的孩子。

每個媽媽都想培養一個出色的孩子,我認為這個問題歸根結底是在問:帶娃要不要當全職媽媽?當媽的怎樣能更好的育兒?

說一句題外話,不管是在職媽媽還是全職媽媽,爸爸參與進來一起育兒才最好。

好了 ,言歸正傳。這個問題我拆解成兩部份來答:

一、 首先答「 帶娃要不要選擇當全職媽媽?

我自己選擇當全職媽媽,但不代表每個媽媽選擇全職就更好,今天和你分享三個故事,也許讀完你會有自己的判斷。

1、與其每天糾結,有本事先把這份活幹好!

當年還沒有小D時,每當工作受挫,我都會這麽說,「算了,大不了辭職回家生孩子帶娃。」很多媽媽潛意識也總是把做全職媽媽當成自己的退路,當成自己現在工作幹得不開心的逃避。這個想法本身就已經認為,全職媽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是輕松的,是低一等的。說實話,我一開始真的是這麽認為的,始終覺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

到有一天,當我被這個什麽都不懂的娃折騰得精疲力盡,半夜擠奶時想起了我以前的一個手下,她是名牌學校畢業生,加入我的部門後,一開始我讓她做一些數據整理工作,建立數據庫。第二天,她就過來和我說,自己不想做這份工作,覺得大材小用了。

記得當時,我是這麽和她說的,「 如果你真的那麽看不起現在這份工作,覺得很簡單,那請先把這份你不是怎麽瞧得上的「簡單」工作幹好。 當你可以完全勝任遊刃有余時,我們再來談下一步你想做什麽。」 後來事實證明,這份工作對於一個職場新手來說不但不簡單,而且特別考驗她的全面技能和學習能力。

這時我突然意識當時的那段話說的不就是自己現在的狀態嗎?!這個真的對我是當頭棒喝,是啊, 與其每天糾結,有本事就先把這份活幹好! 想明白這點後,我的心態完全改變了,我把全職媽媽當成了自己的一份新工作,唯一的區別只是工作環境變了而已。 幹好一份工作是需要職業素養的,是需要學習技能和知識的,是需要有「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態度的。

心態決定行為,眼界決定格局, 當你自己也覺得自己「只是帶個孩子」,當你自己也看低自己時,你的感覺一定不會好,你也一定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而這一切最終也會影響到你幹好這份「媽媽」工作的心態。

2、 不要有犧牲的感受,犧牲背後意味著有所求

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自己賺錢自己花。做了全職媽媽後,不再有收入了,自己也很心虛的,不再舍得對自己花錢了。第一年換季時,我在整理衣櫃,看著自己滿櫃子曾經的套裙和高跟鞋,想想現在連一支口紅都不舍得買,我突然就抑制不住地大哭了。

我其實並不是一個情緒激烈的人,但那次真的哭的很厲害。發泄完了,收拾了情緒後,我自己對自己做了梳理。 我曾經錯誤地以為,因為我做了全職媽媽,所以我要為家庭為這個男人付出更多心血,奉獻更多自我,這樣我才能得到更多的愛。

但「媽媽」這個職業本身其實是很難立竿見影看到價值的,很多時候你渴望得到表揚和認可,但男人看到的是你灰頭土臉,孩子帶不好,精神狀態很差。這個世上哪有真正無私奉獻, 我之前所謂的「犧牲」其實都是為了有所求,當所求沒有滿足,我的內心就會有虧欠感, 這也就是我大哭的原因。

我開始明白,當媽媽之前,我需要先顧好自己。這麽說也許有些自私,但不要忘記了,坐飛機時,我們就被告知, 當飛機發生危險時,請先帶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幫助他人。這其實不是自私,這是常識。 只有顧好了自己,我們才有能力去愛他人;只有自己的內心是充盈的,我們才能去澆灌他人。

後來,我開始學會每天創造機會給自己一點點小確幸,一杯咖啡、跟著音樂跳上一段、每天早起的15分鐘化妝時間,當然,還有學會了厚臉皮地花一點點老公的錢。只是這麽一點點的改變,卻讓我變得開心,這種內心充足的感覺,換來的是更好的狀態帶孩子,換來的是老公的舒心,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帶娃就是要先讓自己開心。

3、 人生需要學會安放自己,找到自己的「舒服」狀態最重要

我畢業後加入了一個知名外企做管理培訓生,之所以叫「管理培訓生」是為了提供培養我們成為公司高層的快速通道。那時全國申請的應屆大學生大概幾十萬人,最後錄取了十幾個。加入公司後,我們需要每8個月輪崗一次,然後就是考試,表現不好的就直接淘汰,可想而知競爭是很激烈的。

當時第一個輪崗結束後,我考試時被問到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你中長期的職業目標是什麽?那時,我說出了我認為的標準答案,做總經理。後來隨著自己工作年限慢慢增長,我開始明白,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總經理的。 因為,每個領域都會有能力梯隊,比如當媽:

當我覺得自己現在又帶娃又運動,身材恢復不錯儼然辣媽一枚時,我朋友生了3個孩子,每天嚴格控制飲食運動,有馬甲線也有胸;
當我覺得自己帶娃已經遊刃有余時,我發現我朋友圈有個全職媽媽不僅帶兩娃,還能又學插花又做烘培最近還在玩攝影;
當我覺得自己當了全職媽媽還能不斷讀書充電時,我發現我鄰居媽媽也是一個人帶娃而且已經修完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課程。

身邊的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說網上的那些牛媽了。一開始也會有壓力也會感到焦慮自卑,每每那時,我總是會想起自己初入職場的那個故事,「不是每個人都想做總經理的」, 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成為外人眼裏的那個「牛媽」的。 人生最關鍵的就是找到自己「舒服」的狀態,學會安放自己。 「舒服」不是和別人比,而是自己內心的狀態。

分享我這三個故事,我就是想告訴大家,媽媽這個身份,不在於是否全職,更重要的是你這個媽媽的心態,你自己是否開心,你的狀態是不是「舒服」。

至於孩子帶的好不好,這和媽媽是全職還是在職沒有必然關系。

二、 怎樣把孩子帶好?

無論是在職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需要知道怎樣把孩子帶好?

· 學習概念模組,而不是技術散點

每個新手媽媽都會有這個感覺,看了越多育兒文章,反而就越恐慌,覺得好多知識點啊,怎麽學的完?有的媽媽就學的很辛苦,有的媽媽索性就放棄學習了。

我學習任何一個學科,包括育兒,都習慣 學習概念模組,而不是技術散點。 現在這個社會本來就資訊過載,而當了媽媽後,大家的時間就更加寶貴了,那一樣花時間去學習,就一定要學最精華的。所謂的「概念」就是剝皮去筋後的主幹骨,你學到了這些,就掌握到了整體。

剛剛做父母時誰都不知道全域是什麽,那如何學概念呢?其實很簡單, 遇到孩子的問題,多問「怎麽樣、為什麽」,少問「怎麽辦、怎麽做」。

舉個例子,剛剛出生的孩子,我們肯定最關心的就是奶量和體重了,很多媽媽都習慣問,「我家一天的奶量好像才500毫升不到,怎麽辦?我家3個月才12斤怎麽辦?」這用這樣的方式詢問,你收獲到的一定也是一個或者幾個招數,比如餵養頻率什麽的方法。也許你就采用了,等孩子到了四個月,你也許相似的問題又出現了。這樣自然就會覺得知識點好多啊,學也學不過來。

我當年就及時把自己從技術散點拉了出來,我問的是,「怎麽樣可以判斷我女兒吃飽了?怎樣才能說明我女兒身高體重是在正常發育的?」這兩個問題一問,我就知道了如何科學判斷奶量,我也了解了生長曲線。

這就是學概念, 清楚掌握概念後,再看一兩個實踐運用的方法,我們自己就能演化出各種各樣的招數,而不再是不斷「救火」了。

這也是為什麽,在小D1歲時,我清理了一批育兒公眾號,每天只是分享招數演化的,我全部刪除了,省下時間開始系統看育兒書了,才逐步建立了更清晰的概念。

1歲內的孩子父母,我推薦的書單,戳-> 看過50多本育兒書籍後,我最推薦的四本

· 「只有下水才能學會遊泳」

去年我開始學自由泳,我當時看了不少遊泳比賽的影片,自己邊看還邊比劃動作,自己感覺動作已經很熟練很標準了。但第一堂課下水時,我才發現岸上比劃的再標準,到了水裏完全是兩回事。

育兒完全是一模一樣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從懷孕時就開始看了很多親子閱讀的文章,還聽了很多大V讀繪本的錄音,聲情並茂,繪聲繪色。我從小說話就不生動,當時好生羨慕啊。我微信我的最愛裏大概有幾十篇這類的文章,但 收藏再多,我還是那個不會講故事的媽媽啊

於是,在小D2個月的時候,我作了一個決定,買繪本開始給她讀。記得當時我的閨蜜知道後,還笑我,這麽小的孩子你就開始讀繪本,她哪聽得懂啊?我當然知道她聽不懂啊,我之所以這麽早開始,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的局限性,照著讀課本都是磕磕巴巴的,所以我需要 提前練習 啊。

實踐以後才能把各種各樣的知識聯系起來,這才是內化的過程

剛開始時,每一本繪本我給小D讀之前,都會自己做功課,對照著自己我的最愛裏的文章在筆記本記錄要點,還會聽音訊進行模仿借鑒,最後自己會反復讀好幾遍直到讀熟練了。於是從她2個月一直到現在快3歲,這30多個月,其實就是我自己練習的機會, 我從不要求她是否願意聽,我關註的只是自己讀的夠不夠好。 現在,我也是那個可以繪聲繪色給女兒講故事的媽媽了,而且常常還能張口編一個小故事呢。

為什麽我們總說,「學了那麽多育兒知識,還是帶不好一個孩子」,就是因為 我們很多的知識還只是在「我的最愛」。 很多媽媽說,「當媽要學好多啊,好累啊」。其實,累就對了, 學習的本質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而這本就該是累的。

不要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要擔心的是自己永遠都處於「以後再做」、「看過就算做過」的階段。 只有下水才能學會遊泳,只有實踐才是在「帶」孩子。 實踐不一定就會完美,但一定能進步。

· 刻意練習自己不擅長的

我去年每天要求自己跑10公裏,但當我完成第一個半程馬拉松時,我卻跑的異常辛苦。我當時很困惑,我每天都在訓練啊,我每天那麽努力,怎麽半程馬拉松還會這麽累呢?

後來我遇到了一個跑步老手,才知道了原因。我的肌肉已經習慣了每天1小時跑完10公裏的狀態,看似很勤奮,但對肌肉刺激的效果卻不大。後來我加入了變速跑、加入了力量訓練,這些明顯讓我感到更辛苦,但也顯著提高了我的跑步能力,之後就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全程馬拉松。

這個經歷就像我們很多父母的第一年,認真學習吃喝拉撒睡後,我們慢慢地從一個焦頭爛額的父母變得遊刃有余。但常常到了孩子1歲後,很多父母就發現自己招架不住了。

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大多的父母都習慣只做自己擅長的,孩子過了1歲了,我們可能還只是停留每天吃的食譜、體重身高這些方面,那自然我們的學習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啊。

不是說這些不重要,但是我們需要意識到, 我們是在養育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那我們既需要短期目標的執行,更需要中長期目標的設定,千萬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在掩飾自己戰略上的懶惰」。

最荒謬的事就是,重復做相同的事情,卻期待不一樣的結果。是時候改變跑道了!

對我來說, 育兒就是三大模組:孩子、我們和孩子、我們自己。 第一年的屎尿屁輔食等全部都是「孩子」,我們學的就是 最基本的「為孩子做什麽」。

等到孩子過了1歲,很多時候要求的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建立、互動模式,這時, 好多「為孩子做什麽」會逐步轉變成「和孩子一起做,直到讓孩子獨立做」。 這個轉變是否順利也會影響到如何管教孩子立規矩、如何進行早期認知啟蒙。

最後一個就是我們自己,老生常談的「育兒育己」,但說到底,教育的本質就是幫助孩子 從小建立起良好的思維體系、語言表達、情緒管理。 而這一些,我們自己不具備是很難言傳身教的。

這也是為什麽,在小D2歲時,我開始看各種各樣其他的「雜書」,學習更多「我自己」這個模組。這更是為什麽,我最近利用雙休日時間重回校園去學習早期兒童教育,因為我意識到「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麽了」。

綠色的是我們知道的知識,紫色是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識,黃色是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千萬不要把自己大量的時間花在了綠色那部份上面。

1歲後的孩子父母需要看的性格心理書籍推薦,戳-> 熊孩子越來越難管?他們心裏到底怎麽想?看看這些書吧

無關育兒的「育兒書」推薦,戳-> 「非主流」育兒書單|不僅是媽媽,也是女人,更是CEO

· 捷徑是最遠的路

自己工作的最初兩年,最愛看的就是諸如【10分鐘讓你明白經濟學】、【3分鐘看完名著】這類標題的文章和書籍。但合上書本,捫心自問,有多少是我真正消化理解的?又有多少是我真正實踐運用的?後來想想,那兩年我匆匆看過的書花的時間其實也夠我靜下心認真看10~20本好書了。

開育兒公號四年多了,也慢慢特別清楚,大家最愛看的標題是怎樣的,最愛看的內容是怎樣的。但自己的經歷告訴我, 速成的雖然看上去簡單但沒什麽營養, 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堅持寫「費腦」的卻不討好的文章。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尋尋覓覓去找育兒捷徑和招數,到頭來可能指向的卻是一無所獲。 育兒就是汗水灑在哪裏,花就開在哪裏。

我們投入的努力,認真的思考,實踐出來的經驗,甚至是錯誤教訓,都會成就我們更好用的頭腦、更敏銳的觀察、更精準的直覺,都會指引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父母只是其中一部份角色而已。

捷徑,其實是最遠的路;偷來的巧,其實是致命的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