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從教30年的名校長:家長陪伴的質素高,孩子不可能不好

2024-04-24親子
當下恰逢「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升學季,家長們都在為孩子尋求適合的、優質的學校而奔走著。但在上海市特級校長、匯師小學校長宓瑩看來,家長送給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禮物」,其實是高質素的陪伴。
「教育學其實就是關系學。也就是說,陪伴的質素高了,孩子不可能不好。」近日,在徐匯區「特級校長開講啦」講座上,宓瑩分享了自己從教30年來的觀察和感悟。她說,從接觸過的不少家庭中發現,想要培養出色的孩子,家長或許應該掌握三個「多一點」的成功秘訣,即多一點溝通、多一點放手、多一點堅持——
萬物成長皆有規律,學生也是一樣,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來引導和教育他們。那孩子究竟需要什麽呢?是一個安全的、穩定的、溫暖的、健康的、互動的環境,是家長們耐心的陪伴。這裏的「陪伴」是一種心理上的慰藉,是情感上的聯結;是相互滋養;是成為榜樣,是與孩子共同成長。
家長要學會適度沈默
溝通是心理相容的基礎,心理相容又是產生密切關系的基礎。親子之間最重要的相互作用是溝通。一個人如果在與父母的交往中學會了溝通,那他與同學、老師、朋友的關系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因此,家長要學會適度「沈默」,耐心傾聽。「聽」比「說」更重要。孩子在想要尋找傾訴物件的時候,如果發現自己非但沒有傾訴成功,反而又遭到了一番教育,甚至成為父母「語言垃圾」的承載者,那麽他們怎麽還會願意與父母溝通呢?所以,適度「沈默」,耐心傾聽是了解孩子心聲的最佳途徑。
此外,家長還應學會循循善誘,及時授權。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煩惱?孩子的房間總是很亂,好說歹說,也不願意整理。或是幫孩子整理好後,過了幾個小時又變得一團糟。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能把孩子的行為簡單定性為「負面」的行為,想方設法要把他們「制服」。相反,家長可以把這視為孩子成長的標記。
作為家長,要蹲下身子,放下姿態,把「我告訴你得怎麽做」換成「我們一起來想辦法」。給孩子一個交流的平台,一個親近父母的機會;和孩子成為朋友,也給父母增添一份了解孩子的可能。
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他們雖然不成熟,但一樣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他們的觀點和意見即使有些不切實際,卻同樣經過了自己的思考;他們的情感、直覺、想象力甚至比成年人強得多。當孩子與你分享他們的想法、困擾或喜悅時,不要急於給出建議或解決方案,而要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其次,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培養責任感。讓孩子參與到家庭討論與決策中來,鼓勵他們發表看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鼓勵他們承擔一些適合自身年齡的責任,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視。
表揚孩子也有「技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家庭明明不缺少愛,可孩子偏偏感知不到愛,內心一片荒蕪。其實,愛父母是每個孩子的本能。可孩子會在不斷被否定與批評的言語中,漸漸失去愛的能力,不會愛自己、愛父母。再好心的話語和教導,如果帶了刺,照樣會變成傷人的荊棘。
父母給予孩子的,應該是溫暖有力量的話語。希望家長們在對待孩子時,有正確的教養態度。
我們倡導賞識。這種賞識不是泛泛而談「真好!真棒!真聰明!」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指出明確的進步方向,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俗,讓孩子明白只要努力,是可以達成目標的。
我們還要給孩子充分的支持。孩子成功,家長要分享喜悅;孩子遭遇挫折,家長要共情分析,研究探討;孩子學習退步,家長不斷地予以鼓勵,分析原因,制定目標,小步前進。作為家長,要真正關註孩子的需求,尊重他們的選擇。因為愛得太滿,孩子成長太慢;愛得太重,太過強勢,不僅自己累,孩子會更累。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終身學習的基礎
葉聖陶說:「什麽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的形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般要經歷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第一個階段,完全由老師或父母來管理和約束;第二階段,由團體管理;第三階段,自己管理。成功沒有捷徑,好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需要堅持,需要方法。
當學生從幼稚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時,亟需養成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並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和任務意識。聽得懂任務要求,抓住要點,能自始至終完成一項任務。這一習慣會為孩子後續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後勁。父母還要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習慣。讓孩子心存敬畏之心,理解並遵守規則。這是教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會他們保護自己的重要一步。
註重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因而就忽視了對生活習慣的培養。可在實際中,我們經常見到有些孩子已經上初中了,還是丟三落四,不會收拾學習用具,桌面亂糟糟的......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長大以後也很難糾正。
現如今,大家都認同了學習應該是一件終身的事情。終身學習的基礎就是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自發地從書籍裏汲取營養。在兒童時期就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會比成年後再培養容易得多,也更容易在無功利性的閱讀中發現閱讀的樂趣。當一件事是有樂趣的,那麽離成為一種習慣也就不遠了。
我常常在學校和老師們說,不要以為班級中的好孩子全是靠老師教出來的。老師有作用,但更多的是家庭的作用,是家長的付出,是榜樣的力量。教育孩子需要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表率。
趁我們的孩子還小,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多給他們一些鍛煉,多花一些時間和他們待在一起,不要留下遺憾和空白。我想我們一起努力,孩子就一定會更茁壯地成長!
作者:宓瑩 張鵬
文:宓瑩 張鵬圖:受訪者供圖編輯:張鵬責任編輯:姜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