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在家裝網絡攝影機遭兒子強烈反對,杭州媽媽表示想圖個心安,你覺得這樣合適嗎?這會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嗎?

2021-08-19親子

我記得去年吧,上班的一天和我們副總在聊天,他和我們說現在的科技太方便了,在家賴恩裝一個網絡攝影機就可以用手機操控它的角度,還能語音對話,說著,他一臉興奮的對我們說「哎!我給你們演示一下哈,太方便了!」,然後他就開啟app,畫面中出現了他兒子正在認真的在寫著什麽,我們副總用手機轉了轉網絡攝影機還跟他兒子喊話。

這時,只聽手機裏傳來啪的一聲,接著就是孩子的喊叫聲,「爸爸,你煩死了!你一天要看我幾遍!煩死了!煩死了!煩死了!!!」

當時我們幾個同事都覺得好尷尬……我們副總也頂著大紅臉去哄孩子去了……

像我小的時候最煩的事就是爸媽翻看我的日記,為此還和媽媽大吵一架,差點離家出走。80後、90後被「偷看日記」支配的恐怖,怎麽長大成人做了父母之後就忘記了呢?現在反而透過網絡攝影機來監視孩子,為什麽我們長大了,反而不能理解小時候的自我呢? 被監控監視下長大的孩子,很難不產生逆反心理,這樣既不促進孩子的學業發展,更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但從父母的角度講,也很容易理解這種心酸。做父母之後才明白肩上的責任,又親歷「學習改變命運」的我們,生怕孩子學習落下了,成績下降了,在這個內卷的社會中,用網絡攝影機管孩子是為了生活奔波的父母不得已出的下下策。誰不希望有一個自律愛學習的孩子呢?

這恰恰揭示了教育的復雜性。我們不妨用阿德勒心理學分析下用網絡攝影機監督孩子學習這件事。

在面對「學習」這個課題時, 阿德勒心理學首先考慮的是——「這是誰的課題?」 毫無疑問學習是孩子的課題。因為孩子如果選擇「不學習」,他產生的成績不好、無法上好學校等等這些後果,最終的承擔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與此相對,父母命令或者監督孩子學習就是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幹涉。

但是,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推崇放任主義。 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麽的態度。而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不是如此,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是在了解孩子幹什麽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的時候父母會隨時準備給予你幫助,但絕不對你的課題妄加幹涉。

因為即使父母再怎麽背負孩子的課題, 孩子依然是獨立的個人 ,不僅是學習,每天起床穿什麽、吃什麽,乃至以後的工作,甚至結婚物件都不會完全按照父母所想。安裝網絡攝影機監控孩子學習就超越了父母的課題,遭到孩子的阻攔、抱怨甚至沖突就不意外了。

所以做父母的在為孩子做某件事之前,首先要思考一下,這是誰的課題?然後進行課題分離——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哪些是孩子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後,再作決定。

說了這麽多我們父母到底怎麽做才能調和這些矛盾呢,管孩子吧課題要分離,不管孩子吧,這也太另類了吧!

在安裝網絡攝影機這件事上, 父母首先應該做的是充分與孩子溝通和協商,在取得孩子同意後進行約法三章。 比如網絡攝影機只覆蓋到學習桌範圍,父母不能隨意開啟網絡攝影機,孩子有需要時由孩子開啟網絡攝影機與父母溝通,孩子完成作業後可以手動關閉網絡攝影機; 另一方面,父母也應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每天拿出一定時間學習,以身作則。 如果父母都能做到不以工作為借口、動不動玩手機、主動實作自我成長,我相信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不需要監控他也會有強大的內驅力去主動學習。

最後,把這本講述阿德勒心理學的【被討厭的勇氣】推薦給大家,希望我們做父母的能與孩子共同成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