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學生家長如果跟我溝通希望我「放養」他家孩子。我的第一反應是家長跟我講這段話的目的是什麽。最近作業留多了?頻繁找家長了?還是占用學生課間休息時間了?
其次還要看這是個什麽樣的孩子。如果是非常老實、家教很好、學習成績中上遊的孩子。當我聽到家長的育兒觀念後,我會先問家長對孩子的心理預期是什麽。
是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從事什麽職業都無所謂,未來讀職高有一技之常就好,畢竟職業不分貴賤。還是說得讓孩子讀個大學,雖然不是985.211,但至少也得是一個全日制本科。
如果是後者,不希望讀職高,心中的普通學歷至少也得是個全日制本科。我會給他講一下現在考大學的趨勢,即便說大學一直在擴招,大學生也不值錢。但仍不是「躺」著就能進的。
如果家長是很通情達理,關註孩子成長的家長。我還會跟家長溝通一下何為「放養」,放養不是放縱,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規矩。
「放」是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可以自由去探索,認識這個世界,只要孩子沒有危險,哪怕是臟亂差也不做幹涉,讓孩子在好奇和探索中鍛煉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告訴她學習雖然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也是證明自己能力,培養意誌力的過程。
「養」是養孩子的規矩,是幫助孩子建立邊界感,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有規則的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只有懂規則的孩子才能適應這個環境,適應這個社會。
所以,放養的前提是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註和關愛。而不是讓孩子跟家長一起躺平。
但如果家長自己不想管,只想追求自我享受,所以選擇不管不問,追求放養的效果。那我只能為學生可惜一下,命不好攤上了這樣的家庭。上課講的內容都一樣,所有的學生都一起聽,自然談不上放棄某個孩子。最後就是,放養出的孩子不惹事、不霸淩別人就是萬幸,所以家長更無需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