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點:我們沒得選。
不是我們選擇了孩子,是 孩子選擇了我們 。
有我們,不是孩子的榮幸;而是,孩子選擇了我們, 是我們的榮幸 。
我們沒有選擇,我們需要選擇的是, 如何能對他們更好 。
2.潛台詞:雞不雞娃。
這句話的潛台詞沒有惡意,但寫著無奈。
這種形勢之下,雞不雞娃,雞到什麽程度才好。
讓孩子吃苦,是不是對孩子好;不讓孩子吃苦,是不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3.誤區:都是為了你。
教育不是我們說,孩子做,孩子做不好,我們就懲罰。
當然,加上孩子做好了,我們就獎勵。
教育也不是經常掛嘴上的一句,我都是為你好,都是為了你。
教育也不是給了多少錢,報了多少班,給買了多少玩具和吃的。
教育更不是你想要什麽,我就給什麽,無限滿足。
4.答案:你足夠好,對孩子足夠好,孩子就越好。
北宋名臣範仲淹,自他而下,家族綿延一千余年,長盛不衰,家教核心就四個字: 以身作則 。
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先做到,身教重於言傳。行為會說話,行動會感召。
孩子的需求,我們要審視,以正確、合理、符合他們心理的語言和方式告訴他們。
孩子未來會遇到的,家長先學起來,孩子能遇到的問題,家長都能給出合理建議,讓孩子自己選擇行動,家長隨時有預案。
教育最難的其實就是七個字: 跟孩子一起成長。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這告白的純度,取決於家長的成長速度,能否跟上孩子成長的需求速度。
我知道我還差很多,所以,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