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草莓麻薯的味道只能留在我的記憶裏,從此再也沒有一家奶茶店像你。」最近的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網友發帖,懷念自己曾經喜愛但逐漸消失的奶茶。
說的便是新茶飲品牌「伏小桃」。這個巔峰時期全國擁有二三百家門店、曾被稱為「排隊王」的網紅奶茶,如今只剩下不到30家在營業。
初代網紅奶茶們,仿佛逐漸變成火熱的新茶飲賽道裏褪色的故事。前有「1點點奶茶在一點點消失」的討論,後有諸多曾經火熱的奶茶品牌步步關店的現實,新茶飲市場真的走到了洗牌的時候?
「消失」的伏小桃
原木色的桌椅、造型簡潔的設計、淡雅唯美的風格搭建起「花月詩酒茶」的品牌立意,伏小桃的招牌產品也多是清新可愛風格的奶茶,棉花糖鮮奶油頂、顏色鮮艷的草莓、粉嫩的飲品和名字,都曾是社交平台上熱門的打卡拍照標配。
比起「伏小桃」,消費者或許對「伏見桃山」這個原名更熟悉,但在最初,伏小桃是以「汴京茶寮」這個名字起家的,第一家門店於2017年在南京開業。然而隨著一系列日式元素爭議和風波的出現,屢次更名後的伏小桃業績逐漸下滑。
有數據統計,伏小桃巔峰時期曾在國內開出近300家門店,估值一度達到2億元。但目前在「伏小桃點單」小程式裏,全國僅可以看到29家門店,其中還有3家顯示「已休息」。
2021年左右,伏小桃也曾來到北京,但目前均已顯示歇業關閉。中新財經記者聯系到曾經北京三裏屯門店的店長,他表示撤店是公司的決策,自己對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記者同時聯系到山東曾經一家伏小桃門店的加盟商,她是在「伏見桃山」時期加盟了該品牌,但在2022年就已經關店。在她看來,伏小桃前後換了三個名字,對店裏的生意影響很大。
「加盟的時候我是覺得店裏的裝修和產品都很有特色,剛開業時生意也確實不錯。但改名之後流水大不如前了,最後階段每個月都賣不到1000杯,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都有1000多杯。」該加盟商表示,自己租的門店房租很貴,於是和商場的合約到期後就沒有再續了。
「現在奶茶店太多了,走的都是薄利多銷的路線,一茬茬開再一茬茬倒閉。可能最後都免不了會這樣,開時間久了就容易慢慢垮掉。」她認為。
「他們家的奶茶很濃厚,小料也很特別,麻薯的味道和其他家的都不一樣,草莓醬也是用真草莓熬出來再加上手搗新鮮草莓,所以價位比較高但利潤其實不算大。」小野(化名)曾經在伏小桃兼職過一段時間,回憶起這個牌子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用料非常足。「但現在的風向是清淡的奶茶,餐飲行業總是這樣,流行什麽很難說。」
奶茶店為何頻頻閉店
在新茶飲競爭如火如荼的當下,一批曾經紅極一時的網紅奶茶品牌已亮起了瀕危的訊號燈。
以原材料為衡量標準,業內大致將奶茶行業分成三個發展階段:一代茶飲是以植脂末沖調為主的1.0「粉末時代」,二代茶飲是有鮮奶、果茶出現的2.0「街頭時代」,三代茶飲則是以原葉茶底+鮮奶、鮮果為主的3.0「新式茶飲階段」。
不久前,「感覺1點點慢慢結束奶茶界了」的話題登上熱搜,這一曾在2017年前後紅極一時老網紅品牌,在多地出現閉店情況。雖前有忠實粉絲開啟「1點點保衛戰」,後有品牌官方辟謠稱沒有倒閉,但在近幾年裏,1點點關店近千家、生意受到其他品牌沖擊卻也是事實。
類似的,CoCo都可、貢茶、快樂檸檬等老一波植脂末沖調品牌紛紛面臨沖擊,鮮奶油頂、純牛奶、小料少、講究原葉茶底的「鮮奶茶」獲得追捧,新網紅也開始與老品牌分庭抗禮。
但這些新晉奶茶品牌也並非沒有煩惱。傳媒從業者吳先生2023年夏天剛剛投資了一家近兩年新火起來的新茶飲品牌。但從開業到現在,收益一直沒有想象中好。
「在北京開店房租首先是個大問題,但想做這些新品牌的加盟,除了房租還得做好先投進去100萬元以上的準備。」吳先生透露,門店對面積和裝修都有要求,裝修費用就需要30-40萬元,穩定下來後按照每月營業額50萬元計算,實收40萬元,因為原料房租和人工成本都很高,純利潤能在6-10萬元就很不錯了,回本周期需要半年到一年半。
2021年就已開了一家二代茶飲店的曲女士同樣也在發愁。「最近公司正要求加盟商翻新最新版本的裝修風格,店裏現在利潤也就10%左右,再重新裝修一次要花費十幾萬元,又需要十幾個月才能回本。所以很多生意不好的店不願翻新,幹脆就趁機直接閉店了。」
新式茶飲走向何方
當然,回顧2023年的新茶飲市場,除了「初代網紅」奶茶店黯然退場,也有部份品牌門店拓店迎來爆發式增長,多家頭部品牌布局海外市場的好訊息,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
行業上一次迎來廣泛矚目,是在2024年開年之際,蜜雪冰城古茗同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繼2021年6月奈雪的茶登陸港交所後,「新茶飲第二股」的角逐日漸白熱化。
距離喜茶、奈雪、茶百道等發起轟轟烈烈的降價策略,已過去一年多之久。這些頭部品牌透過降低價格、開放加盟向下滲透市場的同時,也在不斷透過品牌聯名行銷來抓取眼球。
還有一類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品牌正在異軍突起,比如廣西的阿嬤手作、雲南的霸王茶姬、西安的茶話弄、西藏的阿刁等,這些區域新勢力透過深耕地域市場實作了精耕細作,成為新晉頂流。
不難看出,伴隨著消費趨勢的不斷變化,奶茶品牌的差異化競爭越來越重要。業內專家認為,2024年的新茶飲賽道競爭依然激烈,千億規模市場前景廣闊,或迎新一輪發展機遇。下一步,需在拓寬創新品類、最佳化供應鏈體系,引入數碼化技術等方面發力。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趨向於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更加關註原材料的健康程度與真實性,品牌的新產品開發思路要圍繞‘健康’‘養生’等關鍵詞展開。」中關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田利源說。
品牌來來去去,但人來人往的大街上,還是頻頻有人在奶茶店駐足。你手中握著的奶茶,還是記憶中熟悉的那杯嗎?(左宇坤)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