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海航控股:有知名機構淡水泉參與的多家機構於1月9日調研我司

2025-01-11新聞

證券之星訊息,2025年1月10日海航控股(600221)釋出公告稱浙商證券李丹 李逸 張夢婷 盧驍堯、信達澳亞基金趙雪竹、長城財富保險資管姜悅、源樂晟資管盧大毛、創金合信基金李晗、澄金資管葛冰、太平洋資管魏巍、廣銀理財朱際冬、國新投資謝杰、西部利得基金溫震宇、工銀瑞信李敏、中銀國際證券王靖添 劉國強、東方證券資管張偉鋒、國金基金範亮、九泰基金趙萬隆、南方基金孫偉倉、新華基金成斐昳、合煦智遠基金張奪、新華資產陳朝陽、中銀資產崔宇翔、遠舟資本廖書迪、淡水泉劉曉雨、華夏基金張帆、長江證券資管豐一凱、銀華基金劉宇塵、廣東正圓私募基金戴旅京、東方證券張開元、泓德基金董肖俊於2025年1月9日調研我司。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對民航市場春運與2025年客座率、票價如何展望?
答:2025年民航春運預計將延續旺季市場趨勢,探親流、務工流、學生流、旅遊流重合,旅客運輸量預計將突破9000萬人次,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公司春運40天(1月14日至2月22日)將結合海南、重慶、長沙等旅客出行的熱點城市需求,加大運力投放,預計整體航班量同比2024年增長近7%,飛機利用率同比2024年增長近8%,各項單位效益指標預計也將隨之略有提升。
2025年整體來看,民航市場將處於疫情後全面復蘇的關鍵階段,需求持續暖,票價逐漸理性化。
國內民航市場方面全年呈供需增速持平增長,保持春運、暑運旺季時段局部地區客流溢位機會,其他時段維持供需平衡。供給端結合波音和空客等飛機制造商產能恢復、證券公司研究報告,預計2025年國內民航運力同比增速5%;需求端結合高盛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權威機構對中國GDP增速預測、民航旅客增速與GDP增速關系,預計2025年國內民航客流同比增速5%-6%,與運力增速持平。同時,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和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商務差旅需求將穩步提升,國內旅遊市場將更加成熟,這將為民航客運帶來長期增量。因此預計國內市場全年來看,票價和客座率均穩中有升,旅遊航線表現尤為突出;春運期間客座率和票價呈現顯著的「節前高峰、節後落」規律,2025年春運預計會延續這一趨勢。
國際市場方面春運期間隨著放假日期的增長,預計國際航線客座率呈現同比增長的態勢,同時由於運力的大幅增長,價格方面會略有下滑。其中北美、澳洲及亞洲短程是機會市場。2025年國際客運市場整體平穩。

問:2024年公司的定價策略上對客座率、票價是否有偏向?2025年是否會有策略調整?
答:2024年公司透過精細化國內國際、淡旺季航班生產安排,匹配高價值時刻資源獲取與航線網絡最佳化改造,兼顧客座率提升的同時促進票價提升,實作經營收入穩步提升。2025年也將延續兼顧客座率的同時穩步提升票價的策略。

問:2025年國際航線會恢復到什麽程度水平?國際航線恢復後對國內市場影響?
答:截至2025年1月中旬,公司已經100%恢復至2019年國際航線平均周航班量的水平。2025年,公司將繼續做好國際航線的拓展,同時針對中美、中加等目前仍然存在雙邊航班量管制的市場,在後續雙邊航權政策特許的前提下,加快恢復和增頻中美、中加航線。預計至2025年底,公司國際航線航班量將達到2019年國際航線平均周航班量130%的水平。
國際航線的加快恢復將會促使疫情期間釋放到國內的飛機調整到國際航線使用,有利於國內航線經營壓力釋放及票價提升。

問:國際航線在疫情前後盈利能力對比如何,未來公司國際航線發展重點是哪個區域?
答:2024年國際及地區航線整體邊際貢獻率較2019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各區域市場邊際貢獻率指標排名從高到低為北美、歐洲、澳新及亞太,其中亞太地區邊際貢獻率排名由高到低分別為港澳台、東南亞、日韓。
2025年,結合中國民航國際航空樞紐建設要求、「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各領域對外合作交往開展的實際需要,公司將繼續重點圍繞北京(首都機場)、海口、重慶、深圳等公司國際業務布局的重點城市,爭取優先恢復和增頻美國、加拿大航線,繼續完善海口面向東南亞、中東等區域的航線網絡;在重慶、深圳一方面繼續布局歐洲等遠端航線市場,另一方面補充南亞、東南亞、日韓等周邊短程航線網絡,更好的開發國際+國際中轉網絡,提升樞紐能階。

問:貴司旗下烏魯木齊航空從計劃接C919變為接支線飛機,未來公司是否計劃進入支線航空市場?
答:母公司海南航空(HU)制定了「一主(海南)三核(北京、廣深、成渝)」樞紐戰略,圍繞北京、廣深、海口完善精品快線頻次和布局,近年來持續最佳化骨幹航線,為推出精品航線、快線等產品提供了基礎,目前公司有北京=海口/三亞/廣州/深圳/成都5條「精品快線」、推出海口=廣州/深圳/長沙/武漢/重慶5條「自貿港快線」、推出主要基地始發的精品航線46條。基於以上母公司戰略發展定位和幹線的網絡布局,且避免與旗下子航司同業和無序競爭,母公司未來暫無計劃進入支線航空市場。
除海南航空(HU)以外,公司旗下還有長安航空、祥鵬航空、北部灣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福州航空、山西航空及新華航空等子航司品牌,各家子航司以當地為主基地,實施多元化差異化競爭,與母公司形成互補、百花齊放的市場局面,最終實作上市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其中,烏魯木齊航空引進國產RJ21飛機,旨在落實國家邊疆支線航空市場戰略,有利於加快構建「立足新疆、東西成扇、疆內成網、幹支結合、連通歐亞」的航線網絡布局,彌補烏魯木齊航空長期以來在疆內支線市場的空缺,提高新疆邊遠地區的交通便利性,為新疆地區的交通旅遊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問:公司對於美元敞口管理有什麽考慮?是否考慮減少對於美元的敏感性?
答:公司對於匯率敏感性較高主要是由於新租賃準則確認的租賃負債比例較高,該部份為美元負債,短期內無法改變,因此匯率波動顯得影響較為明顯,但此部份屬於未實作的匯兌損益,是報表層面的浮動盈虧,並不直接影響公司現金流。而金融市場上目前存在的外匯避險產品均會產生實際的成本支出,因此公司始終持謹慎及觀望的態度,目前以擇機購匯為主,並積極與金融機構協商降低手續費收費。

海航控股(600221)主營業務:國際、國內(含港澳)航空客貨郵運輸業務;與航空運輸相關的服務業務;航空旅遊;機上供應品;航空器材;航空地面器材及零配件的生產;候機樓服務和經營;保險兼業代理服務(限人身意外險)。

海航控股2024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517.29億元,同比上升10.68%;歸母凈利潤21.73億元,同比上升145.43%;扣非凈利潤18.71億元,同比上升1915.03%;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199.86億元,同比上升4.63%;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8.09億元,同比上升12.6%;單季度扣非凈利潤27.41億元,同比上升14.01%;負債率97.28%,投資收益5054.7萬元,財務費用25.04億元,毛利率10.62%。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凈流入2.14億,融資余額增加;融券凈流入0.0,融券余額增加。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資訊整理,由智能演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