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機正在擴散的背景下,對不少暫時無法獲取五代機只能靠四代機打主力的國家來說,唯一現實的選擇就是對四代機進行改進。印度媒體【歐亞時報】近日刊發了一篇文章,集中探討了這個問題,並認為南韓的F-15K和印度的蘇-30MKI這兩款全球「最佳空優四代機」將進行重大升級,以繼續保持主導地位。
(印度很快就會面臨更嚴酷的現實,因為這個陣容會加入殲-35)
不可否認,F-15還是蘇-30都是效能優異的一代名機,雙發重型機本身也確實擁有中輕型戰鬥機難以匹敵的載荷與機動優勢,如果能得到作戰體系的支持,戰鬥效能也未必一定不如五代機。
但問題是,如果F-15和蘇-30「繼續保持主導地位」,那麽作為四代雙發重型機巔峰的殲-16,位置又在哪裏?不難看出來,這是印度媒體界一向的選擇性眼瞎,故意推崇印度已經獲得的俄系重型機和可能獲得的美系重型機,試圖以此來彰顯印度的強大。
不過在批判之前,還是應該看看F-15K和蘇-30MKI要升級些什麽,讓印度和印度媒體這麽有信心,認為這兩款都不太可能得到完整作戰體系支持的四代機,能夠拿到「主導地位」。
(日本F-15J和蘇-30MKI同框,雖不是F-15K也能看出來二者定位相似)
從【歐亞時報】的報道來看,12月16日南韓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DAPA)宣布,南韓政府已批準增加1萬億韓元(約合6.96億美元)預算,用來升級2005年開始交付的F-15K機隊。南韓空軍的F-15K分兩批采購,共約61架。這個數碼對中美俄等大國來說雖說不算多,但對不過10萬平方公裏的南韓來說,F-15K的先行程度已足夠完成國土防空和壓制北韓空軍的任務。
正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如今的F-15K在亞洲特別是東亞也不再先進,但機體壽命還剩不少,所以升級也是勢在必行。這次南韓政府撥出巨款,計劃為F-15K換裝新型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增加電腦記憶體和更換全自動化電子戰系統,此外南韓國防專案促進委員會還批準了為KF-21開發新的國產近距空空導彈,也有可能加入F-15K升級中。
上個月,美國國務院也批準了向南韓出售升級所需裝備,包括96台機載電腦和70台AESA雷達,但奇怪的是要在2037年之前完成升級,這個時間點太過久遠,猜測F-15K的升級不止這點。
(F-15的優勢是重型空優,但對地能力照樣強悍)
印度空軍升級蘇-30MKI更在意料之中,因為短期來看印度沒有獲得五代機的機會,即使從俄羅斯買蘇-57,俄羅斯的產能恐怕最快也要排到五六年以後。
如此明確又令人沮喪的背景,繼續靠手裏兩百多架蘇-30MKI也就是不二選擇。12月3日,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宣布國防采購委員會批準5項采購案,總價超過2177.2億盧比(約合25.7億美元),其中就包括升級蘇-30MKI的支出。具體內容為研發、升級、采購印度國產的AESA和電子戰套件(EWS),特別是雷達方面,將比目前裝備的俄制N-011M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PESA)探測範圍提高1.5到1.7倍,將大幅提升蘇-30機隊的戰鬥力。
(蘇-30MKI是印度空軍真正的主力)
此外新的作戰系統還將實作有人-無人協同,印軍蘇-30MKI將與搭載先進人工智能和數據鏈的無人機協同作戰。這些升級後的戰鬥機被稱為「超級蘇霍伊」,印軍認為雖然還是沒有隱身能力,但效能上可以與五代機掰掰腕子,並計劃讓「超級蘇霍伊」服役到2055年。
最能體現印度人用心的,應該就是【歐亞時報】在文末的總結了,聲稱升級後的F-15K將對北韓和中國發揮威懾作用,升級後的蘇-30MKI將增強應對巴基斯坦和中國挑戰的能力......看,很明顯還是把中國放在敵對位置,還不顯山不露水地把印度和南韓放在一起,也就是把印度和美國放在一起,其中到底是什麽心思也毋庸多言。
(印度買到的蘇-30,實際上比中國的蘇-30MKK更先進)
可惜的是這話只能算對了三分之一,無論F-15還是蘇-30,對擁有殲-20和殲-35兩款五代機的中國都不可能有威懾作用,甚至挑戰都很勉強;對巴基斯坦也難說有什麽大的威脅,若是巴基斯坦真的采購殲-35,處於劣勢的還是印度自己;也就是F-15壓制北韓空軍還有點可能,但如果俄羅斯真的向北韓提供蘇-27和米格-29,南韓也只有F-35A擁有實際威懾力。
即使不談五代機,僅僅是中國空軍的殲-16,也足夠這兩位喝一壺的。首先殲-16裝備的國產AESA就比F-15K的AN/APG-63(V)1和蘇-30MKI的N-011M,無論探測距離、多目標追蹤能力還是抗幹擾都更勝一籌,12噸的有效載荷也將韓印的四代機甩在身後。甚至連作戰體系都拋開不談,僅僅是中國擁有殲-16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以想造多少就造多少這一點,足以讓只能外購戰鬥機的南韓印度無法相比。
(但印度始終吃不透蘇-30,所以只能看著中國拿出最強側衛殲-16)
即使南韓和印度都按時完成升級,也不代表屆時就一定能勝過殲-16,畢竟會升級的也不止他們,如果連美國的雷達和航電技術都在逐漸被中國拉開距離,又有什麽理由相信南韓印度就能拿出更先進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