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名美國官員、1名現任以色列官員,以及一名卸任的以色列官員的報告稱,以色列在10月26日的深夜空襲中,摧毀了德黑蘭附近的帕爾欽軍事基地一處正在運作的秘密核武器基地:塔勒坎二號研究所。
另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在最近的一次對外演講中信誓旦旦表示,上述事情屬實,並聲稱以軍出動的是F-35戰機,伊朗無法防備。
盡管伊朗並未第一時間回應,但卻向美國索賠一萬億美元!與此同時,美軍所有航母已撤離了中東。
10月26日淩晨,以色列空軍發起了代號「懺悔日」的軍事行動,出動上百架戰機遠端襲擊了伊朗境內的軍事目標,以色列官員稱,以空軍的襲擊破壞了帕爾欽軍事基地設計核裝置中軸周圍塑膠炸藥的精密器材,而這些炸藥是用於引爆核裝置所配備的必需品。
目前,伊朗全國擁有25到30座完全或主要用於核計劃的設施,其中6座最為關鍵,它們分別是納坦茲的鈾濃縮設施、伊斯法罕的轉化裝置和核武器研發設施、阿拉克的重水反應堆、帕爾欽的武器及彈藥生產設施、福爾道的鈾濃縮設施及布殊爾的輕水反應堆。
除了納坦茲和福爾道外,其余四處都以地上設施為主,相對而言比較容易被空襲所摧毀。而在福爾道和納坦茲,部署了數以千計的離心機和鈾濃縮設施,這是伊朗研發核武最關鍵的單位,也是以色列最希望摧毀的。
為了確保它們的安全,伊朗專門打造了地下加強鋼筋混凝土,並使其主要設施埋藏於地下,並在周邊部署了從俄羅斯引入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
以色列動用F-35f發起的攻擊完成後,美國智庫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釋出了兩張衛星照片,美軍認為被摧毀的四棟房屋包括塔勒坎二號研究所以及其他三棟伊朗導彈的火箭推進劑生產設施。
然而反對者表示,兩張照片的拍攝角度存在問題,不能證明上述設施的確被摧毀。更重要的是,伊朗早在2003年就停止該研究所的主要工作,並轉移了幾乎全部機密資料和器材。
在伊朗遭到以色列報復前,有超過20天的準備時間,伊朗自然也很清楚自己的哪些設施容易被空襲破壞,因此完全可能在轉移主要器材和資料的同時采用其他迷惑手段。
更重要的是,伊朗迄今並未作出太過於激烈的反擊,這自然也說明其遭到的損失相對有限。
據參考訊息報道,伊朗向美國索賠上萬億美元,但其並未提到以色列的報復以及美國背後的支持,而是提到美國自1979年以來對其的封鎖導致伊朗經濟受到巨大損失。
從本質上講,這是對美國的一次外交打擊,也是伊朗試圖吸引國際輿論註意和同情的手段,並不能證明其核設施被摧毀。
另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11月18日報道,美軍林肯號打擊群已在離開中東後與西太平洋的第七艦隊會合,由此標誌著中東地區自去年10月初爆發沖突以來,首次沒有美軍航母部署。
種種跡象表明,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將可能接替林肯號的任務。
從這一點來看,伊朗未來大規模報復以色列的可能性自然很低,否則美國不可能如此從容地將其航母調走,這似乎從側面證明伊朗核設施並未遭到嚴重打擊。
但另一方面,伊朗與以色列也均深深忌憚對方:伊朗很清楚,自身現有防空單位遭到了相當的損失,也很難徹底攔截以軍空射彈道導彈,更難以對付F-35隱身戰機,所以貿然重復10月1日發起的大規模導彈襲擊,就可能徹底激怒以色列,進而導致更大規模的報復。
但同樣,以色列也害怕如果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甚至對伊朗領導人發動襲擊,那麽伊朗就可能使用高超音速導彈進行報復。
由於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因此防禦縱深很低,也很難應付飽和打擊。
伊朗目前距離成功研發核武幾乎一步之遙,如果伊朗被激怒後,使用攜帶核彈頭的導彈,對特拉維夫或以色列貯存核武的內蓋夫沙漠基地發動打擊,那麽以色列將面臨淪陷性的後果!
伊朗、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對峙情況,時刻牽動著在一旁隱忍不發的美國,最終徹底扭轉局勢的,恐怕還得是看杜林普上任後,將作出什麽樣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