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24小時內,俄先後對日本南韓發出警告,若遭到報復,不要感到驚訝

2023-12-31新聞

隨著時間進入2023年的最後幾天,無論是巴以沖突的形勢,還是俄烏沖突的形勢都迎來了較大的改變,在這之中,一件有關俄烏沖突事件,在最近引發了各國媒體的關註,甚至遠在東亞的日本也被牽涉其中。日前, 日本政府對外宣布,稱將根據修改後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向美國出口在日本本土生產的「愛國者」防空系統,而日本之所以這樣做,顯然只是為了繞開「和平憲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據了解, 根據憲法規定,日本無法向交戰國運送武器,但卻並未限制日本出口武器給像美國這樣的第三方國家 。日本是無法直接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但是美國在拿到日本提供的武器以後,本著隨意支配的原則,美國完全可以將這部份由日本生產的武器轉運給烏克蘭。

除了日本以外, 南韓也打著「向第三方國家出口武器」的幌子,準備暗地裏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早在今年下半年,南韓曾宣布向美國「援助」10萬發155毫米炮彈,盡管南韓政府多次強調,這批炮彈不會被轉運給烏克蘭,但由於支配權在美方,南韓有關不會將物資轉送給烏克蘭的承諾,基本是無效的。

而在如今 日本向美國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以後,南韓也在同一時間宣布,對俄羅斯發起制裁 。根據南韓政府出台的制裁清單顯示,南韓將對重型建築材料與器材,航空部件以及充電電池等零部件實施出口管制。

對於日韓的動作,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在同一天進行了警告, 她表示日本向美國提供的武器,會有很大概率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而這種行為也將被視為「敵對行動」,並引發「嚴重後果」

對於南韓突然發起的制裁,紮哈羅娃則表示,俄羅斯將保留采取反制措施的權利, 若遭到報復,南韓不應該對此感到驚訝

可以說,對於日韓兩國的行動,俄羅斯繼續沿用強硬方針進行遏制是必需的,畢竟 當前的俄烏沖突態勢對於烏克蘭而言,已經極為不利 ,在巴以沖突吸引了大多數國家視線的背景下,西方國家對於援助烏克蘭,已經變得越來越消極。

作為烏克蘭最大「金主」,美國在近期不僅抽調了援烏物資提供給以色列,同時民主黨跟共和黨還遲遲無法就繼續為烏克蘭提供援助達成共識。至於 歐洲國家,則對援烏缺乏興趣與信心,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為,烏克蘭無法戰勝俄羅斯

在前不久澤連斯基出訪德國時,德國總理朔爾茨雖然承諾為其繼續提供援助,但其開出的援助清單,卻只包括7000多發155毫米炮彈,一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以及其他的一些彈藥, 在俄烏兩軍每天都需要消耗至少3000發炮彈的基礎上,這點援助力度與打發乞丐沒什麽兩樣。

這對於俄羅斯來說可以說,是再好不過的局面了, 只要烏克蘭無法從西方獲得武器,烏軍就很難繼續維持作戰,最終將不得不選擇和談或戰敗兩條路。 而日韓兩國如果在此時加入了援烏佇列,那結果就又會有所不同。

雖然兩國均為域外國家,但兩國的軍備生產速度跟規模遠比歐洲國家要強,從南韓能夠一次性拿出10萬發155毫米炮彈的動作來看,南韓的家底一點也不比某些歐洲大國弱。

一旦這兩個國家開始大力援助烏克蘭,即使無法填補烏軍目前的裝備空缺,也能確保其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這勢必會影響到俄羅斯接下來占領整個頓涅茨克憲法邊界的計劃。

因此,俄羅斯必須要使用強硬手段,阻止日韓兩國幹涉俄烏沖突,乃至為烏克蘭提供武器,為起到威懾作用, 俄羅斯在後續可能會在日本海召開軍事演習,甚至不排除再次出動圖-95轟炸機繞日飛行的可能性。

至於 對南韓的反制,俄羅斯則可能會選擇在石油與天然氣出口上做文章 ,畢竟俄羅斯是南韓主要的能源供應國之一,禁止部份能源出口,將很好的觸動南韓政府的神經。總體而言,日韓這次可以說是真的一腳踢到了鐵板上,就看他們未來會如何應對俄羅斯的反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