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配租+配售,讓更多市民住有所居

2024-01-16新聞

新一輪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啟動——

配租+配售,讓更多市民住有所居

近日,國家開發銀行向福建福州雙龍新居保障性住房專案發放首筆貸款1000萬元,標誌著全國首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成功落地。同期,深圳、南寧等地,當地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也相繼啟動。中國迎來新一輪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

對「保障房」這一概念,人們並不陌生。新一輪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此前有什麽區別?保障哪些人群?記者進行了采訪。

為什麽建?

——當前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短板;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仍需完善

提及中國的住房保障體系,可以談到三大主體: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

先說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鎮住房、收入困難家庭,解決的是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

共有產權住房,針對的是有一定積累和能力但買不起商品住房的購房者。共有產權住房每平方米的單價遠低於普通商品房,但購房者只擁有房屋的部份產權,目的是滿足無房剛需家庭的住房需求。

保障性租賃住房,面向的主要是新市民和青年人。這部份群體通常有住房需求,但是購房能力有限,也不符合申請公租房的收入條件。「從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出發點來說,就是在公租房之外,解決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困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說。

保障性住房,尤其是保障性租賃住房有序建設,給城市居民減輕了不少負擔。90後劉奧是一名寵物營養師,2021年大學畢業後住進了上海市閔行區一處青年社區。這處社區由幾棟工廠集體宿舍改造而成,租戶多是21歲至28歲的青年群體。房屋配備有家具家電,社區內還有共享廚房、公共客廳、健身房、自習室等,一居室月租金在2000元左右。「住得蠻有品質的,還認識了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劉奧說。

在國內保租房建設有序推進的情況下,為什麽要建設新一輪保障房?區別於以公租房、保租房為主體的保障房體系,近期啟動的新一輪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有何特點?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司局負責人介紹,之所以啟動新一輪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是因為此前商品房和保障房的「雙輪驅動」存在一長一短的情況。保障性住房建設相對滯後,在住房供給中占比偏低,不能滿足需求,存在短板。特別是在一、二線大城市,由於房價高,部份工薪收入群體買不起商品住房。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是在新形勢下適應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要求,完善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重構市場和保障關系的一項重大改革。

「原有的住房保障體系是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為主體。現在將保障性住房建設分為配租型和配售型兩種保障性住房,其中配租型包括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按保本微利原則配售。」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說。按照要求,各地要從解決困難工薪人群住房問題入手,根據供給能力,合理確定保障範圍和準入條件,逐步將範圍擴大到整個工薪收入群體。

重點保障誰?

——一類是住房有困難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體;另一類是城市需要引進的科技人員、教師、醫護人員等

近日,位於深圳的首批13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專案集中開工。其中,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和坪山區各2個專案,光明區1個專案,總用地面積17.7萬平方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面積75.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25億元,房源合計1萬余套。這是中國提出發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來,全國範圍內首次較大規模的集中開工。

這些保障性住房重點保障的是誰?哪些人可以申購配售型保障住房?

「新一輪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家庭為單位,保障物件只能購買一套保障性住房。」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保障性住房重點針對的是兩類群體:一類是住房有困難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體;另一類是城市需要引進的科技人員、教師、醫護人員等。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逐步覆蓋其他群體。

從推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城市來看,大城市是率先開展建設相關住房的主力軍。【國務院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實踐。具備條件的城市,要加快推進,暫不具備條件的要做好政策和專案儲備。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浪費。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趙秀池分析,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在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率先發力,主要是因為城市規模越大,房價通常越高,工薪階層買不起房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從具體實踐看,深圳、福州、南寧等地已經開始探索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再看申購條件,到底哪些人能申請購買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這還得看地方政府的規劃和要求。標準是根據申請人的家庭收入、住房、財產等因素按順序配售,從最困難的群體做起,逐步拓展範圍。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明確要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禁止違規將新建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變更為商品住房流入市場。」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不得上市交易、實施嚴格封閉管理」是區分保障性住房和市場化住房的一個重要舉措,可以最大限度保障保障性住房供給。

在哪兒建?建多少?

——城市「以需定建」,科學合理確定供給規模

建設保障性住房,面臨不少問題:各個城市具體建多少?怎麽建?如何配售、怎麽管理?畢竟,各個城市人口規模不同,發展程度也各有差異,如何確定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是一大難題。

在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住房與城鄉建設研究中心主任陳傑看來,明確保障性住房定位很關鍵。「比如,一個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如果定位為托底型保障,主要解決的是‘有房住’的問題,可能就不需要過大規模建設。如果是針對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住房困難群體,旨在滿足多層次的住房需求,可能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建設投入。」陳傑說,「關鍵在於定位準確,一城一策。」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根本目的就是要滿足住房困難群眾基本住房需求,按照要求,城市黨委、政府對於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負有主體責任。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數量,將由城市政府「以需定建」,科學合理確定供給規模。「目前,有部份城市個別區域出現了供給過剩。可充分利用依法收回的已批未建土地、司法處置的住房和土地等建設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避免閑置浪費。」該負責人說。

「利用存量土地建設保障性住房,能夠推動城市用地結構最佳化,避免粗放式發展。另外,與城中村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來進行保障性住房建設,也是拓展土地來源的重要手段,開發潛力很大。」陳傑說。

建設好保障性住房,還要不斷完善相關社區配套,讓居民住得安心、舒心。在江蘇徐州,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徐州新城區二小周邊安置房專案,不僅包含安置住宅、商品住宅小區,配套還建設有沿街商業、養老服務、文化活動中心等。為推進徐州睢寧縣棚戶區及城中村改造工作,當地政府給予該專案2億元政策補貼,以切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涉及土地、財稅、金融等配套政策已在陸續出台。此外,大部份城市已按要求報送了2024年的建設計劃和建設專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地方將建設專案落實到具體建設地塊,同時做好後續專案儲備。

「按照要求,新一輪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過程中,將采用‘新房新政策,老房老辦法’的原則,保障性住房政策實施前已配售的共有產權住房、人才房等,將繼續執行原有政策。」該負責人說。(記者 廖睿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