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廣州太和康樂村守護麻風康復者安度晚年

2024-01-29新聞

1月25日下午,廣州市皮膚病醫院太和康樂村的護士為麻風病休養員測量血壓。新華社記者 徐弘毅 攝 新華社廣州1月29日電(記者徐弘毅)下午4點是廣州市皮膚病醫院太和康樂村一天裏最熱鬧的時候。每天這時,30多位老人齊聚在食堂視窗前,等待晚飯開餐。

這些老人是康樂村的麻風病休養員,他們曾經罹患麻風病在此接受治療,後來又由於種種原因一直留在了這裏。如今,這個占地數畝的小院村,成為老人們安度晚年的共同家園。

太和康樂村位於廣州東北部的帽峰山深處,原為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太和住院部,過去主要作為麻風病患者的集中治療場所。麻風病是一種古老的慢性傳染病,通常導致患者皮膚損壞、軀體畸殘等永久性損害,在世界範圍內帶給人類深重災難。

「廣東過去是中國麻風病流行區。這是個傳染性疾病,但當時缺少特效藥,於是采取了建立麻風院村開展集中隔離治療的策略。」康樂村主管醫生淩罕毅說,這裏收治麻風患者最多的時候達數百人。

淩罕毅1988年大學畢業後來到這裏從事麻風病防治工作,他一幹就是36年,見證了麻風病新發病例從多到少的變化。如今,中國基本消滅麻風病,麻風處於低流行狀態。

20世紀80年代,隨著國際麻風防治技術特別是聯合化療藥物的推廣套用,中國改變建設麻風院村收容隔離麻風患者的做法,開始推廣聯合化療和居家治療。然而,一部份麻風康復者由於因病致殘失去生活能力,或與家人失去聯系,以及長期康復需要等各種原因,仍然留在麻風院村休養,慢慢變老。

淩罕毅說,一些老人家盡管因病畸殘,但沒有自暴自棄。休養員們在康樂村開辟了一個菜園,堅持定期澆水施肥,如今年年都有收獲。「我會收下他們送來的菜,因為這樣做能讓老人們感到被接納、被需要。逢年過節我會給老人們發紅包,再把錢還回去。」

近幾年,廣州市皮膚病醫院對康樂村的住房進行改造,完善了汙水處理和自來水供應系統,還開設了長者食堂,聘請生活護理人員,不斷改善休養員生活。

由於年事已高,近年來,各地麻風院村的休養員相繼去世,個別地方出現「少人村」,甚至「一人村」。2013年以來,廣州市陸續將從化區、南沙區和番禺區的麻風病休養員搬至太和康樂村休養。目前,太和康樂村在院休養員共31名,平均年齡78歲,最高齡者99歲,絕大部份為1級、2級畸殘。

「只有得過麻風,才知道它的痛苦。」84歲的休養員文伯伯從番禺搬來,他說,過去人們對麻風病人存在誤解和歧視,「現在社會進步了,許多年輕人已經不再怕麻風」。

「他們日漸老去,但沒有被遺忘。」淩罕毅說,「在政府的支持下,麻風病康復者休養員們在太和康樂村食宿免費,並且有工作人員提供基礎醫療保障,我們始終力所能及提供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