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動物界全系列】劍角蝗科—斑翅蝗亞科(三):飛蝗

2024-02-15新聞

劍角蝗科—斑翅蝗亞科(三):飛蝗

8.飛蝗屬

飛蝗屬(學名:Locusta),斑腿蝗亞科的一屬蝗蟲。

飛蝗(學名:Locusta migratoria)為飛蝗屬(Locusta)中唯一的一種,廣泛分布於東半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其分布的北陸界與歐亞大陸的針葉林地帶南緣大體相符,南達澳洲和紐西蘭南部島嶼,西至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東抵太平洋的斐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一種蝗蟲。

(1)東亞飛蝗

東亞飛蝗(學名: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是飛蝗的一個亞種。由於本物種跟同種的非州飛蝗在體型及結構上的差別很大,所以被認為是另一個亞種。本物種發現於中國大陸及東南亞,是當地農業的主要害蟲,對當地作為主食的禾本科經濟作物造成巨大損耗。東亞飛蝗基本上是一種獨居性昆蟲(solitary insects),但在條件適合時,會進入一族群居模式。這個時候,幼蟲會組成隊伍,一起移動,而成蟲會結集群行。盡管近年東亞飛蝗的爆發無論在規模和次數都下降了,因為農業生產模式的轉變及更好的偵查蝗蟲出現的方法,東亞飛蝗到現在仍然存在,而且依然是重要的農作物害蟲,未來仍然有爆發的可能。

①形態特征

a.成蟲

雄成蟲體長33-48毫米,雌成蟲體長39-52毫米,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間型三種類別,體灰黃褐色(群居型)或頭、胸、後足帶綠色(散居型)。頭頂圓。顏面平直,觸角絲狀,前胸背板中降線發達,沿中線兩側有黑色帶紋。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點翅長超過後足股節2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胸部腹面有長而密的細絨毛,後足股節內側基半部在上、下降線之間呈黑色。胸足的類別為跳躍足,腿節特別發達脛節細長,適於跳躍。卵囊圓柱形,長53-67毫米,每塊有卵40-80余粒,卵粒長筒形,長4.5-6.5毫米,黃色。第五齡蝗蝻體長26-40毫米,觸角22-23節,翅節長達第四五腹節,群居型體長紅褐色,散居型體色較淺,在綠色植物多的地方為綠色。

體大型,綠色或黃褐色,勻稱。頭大而短,頭頂寬短,頂端鈍圓,側緣隆起明顯,顏面微向後傾斜,復眼長卵形,觸角絲狀,細長。前胸背板前緣中部略向前突出,後緣鈍角形突出,中隆線較高隆起,兩側具暗色縱紋,有時不明顯。前翅發達,褐色,具許多暗色斑點,超過後足脛節中部,後翅略短於前翅,無色透明。後足脛節上側外緣具刺10-11個。

b.卵

卵粒長約6.5毫米,淺黃色,圓柱形,一端略尖,另一端稍圓,微彎曲。卵塊褐色,圓柱形,長53-67毫米,中間略彎,上部稍細。卵囊上部充滿海綿狀膠質物,下部有4行卵粒斜向排列。

c.若蟲

剛由卵孵化出的幼蟲無翅,能跳躍,叫做蝗蝻或跳蝻,其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因而又叫作若蟲。若蟲一生蛻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蛻皮,是一齡,以後每蛻皮一次,增加l齡。三齡以後翅芽顯著,五齡以後變成能飛翔的成蟲。依據蝗蝻翅芽的發育進度,可鑒別其齡期。

②生活習性

東亞飛蝗喜歡棲息在地勢低窪、易澇易旱或水位不穩定的海灘、湖灘、河灘、荒地或耕作粗放的農田中,這些地方滋生大量蘆葦、鹽蒿、稗草、荻草、莎草等蝗蟲嗜食植物。這類飛蝗滋生的基地稱為蝗區。中國的主要蝗區在黃淮海平原,有濱湖蝗區、沿海蝗區、內澇蝗區和河泛蝗區等多種類別。在幹旱年份,宜蝗荒灘、荒地面積增大,有利於蝗蟲繁衍,容易釀成蝗災。成蟲和若蟲取食葉片、嫩莖,將葉片咬成孔洞、缺刻,可把大面積農作物吃成光稈。

③繁殖方式

東亞飛蝗無滯育現象,發生代數由北向南遞增,各地都以卵囊在土壤中越冬。大致北京以北地區每年發生1代,黃淮流域一年2代,長江中下遊2-3代,華南3代,海南4代。

在2代區,越冬卵於4月底至5月上中旬孵化,蝗蝻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羽化。這一代蝗蟲稱為夏蝗。夏蝗壽命55-60天,7月上中旬進入產卵盛期,卵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孵化,蝗蝻25-30天後羽化為成蟲,稱為秋蝗。秋蝗在9月上中旬進入產卵盛期,大部份卵直接越冬,少數在高溫幹旱年份,在9月中旬前後又孵出第三代蝗蝻,羽化後不能產卵,多在冬季被凍死。

成蟲羽化後,需經1-2周時間補充營養和飛翔,才能交配產卵。產卵多選擇植被稀疏,土面堅實,土壤濕度和含鹽量適宜的向陽地帶。夏蝗旱季多在水畔荒灘和低窪農田產卵,秋蝗在汛期多選擇未被水淹的河畔海灘或附近高燥農田產卵。雌蟲用產卵瓣鉆土成孔,深入土面下4-6厘米產卵。每只雌蝗一般產4-5個卵塊,每個卵塊有卵約50-75粒。

蝗蝻二齡後活動能力增強,白天活動,夜間和淩晨棲息於植物上。密度小時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後,個體間相互接觸,逐漸聚整合群居型。兩型相互轉換,其過渡時期稱為中間型。聚群和擴散活動與溫度和陽光有關,多在晴天的9-16時,朝著與陽光垂直的方向遠距離跳躍遷移,地面溫度高於40℃或日落後方停止。成蟲羽化5-10天後飛翔能力增強,逐漸群集遷飛。迂飛距離可達數百千米,在空中持續飛行1-3天。散居型飛蝗有時也會出現迂飛現象。群居型飛蝗體內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動力強,但卵巢管數少,產卵量低。而散居型則相反。

④物種為害

東亞飛蝗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主要危害麥類、玉米、高梁、谷子、水稻、糜子等多種禾本科作物。在大發生時,幾乎取食所有的綠色植物。東亞飛蝗群體能遠距離遷飛,易暴發成災,是中國歷史上成災最多的大害蟲。

⑤分布範圍

東亞飛蝗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黃淮海平原是主要發生和危害區域。

(2)亞洲飛蝗

亞洲飛蝗(學名:Locusta migratoria L.)是飛蝗的一個亞種,屬聚落昆蟲。該昆蟲繁殖能力強,數量多,嚴重時會爆發蝗災,導致農作物絕收,是主要的農業害蟲。

①形態特征

成蟲頭部較寬,復眼較大。前胸背板略短,溝前區明顯縮狹,溝後區較寬平。前胸背板中隆線較平直;前緣近圓形,後緣呈鈍圓形。前翅較長,遠超過腹部末端,後足脛節淡黃色,體呈黑褐色且較固定。前翅長:雄性43—55毫米,雌性53—61毫米。後足股節長:雄性21—26毫米,雌性24—31毫米。散居性成蟲頭部較狹,復眼較小。前胸背板稍長,溝前區不明顯縮狹,溝後區略高,不呈鞍狀,前胸背板中隆線呈弧狀隆起,呈屋脊狀;前胸背板前緣為銳角形向前突出,後緣呈直角形,前翅較短,略超過腹部尾端,後足股節常為淡紅色。體色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呈綠色或黃綠色、灰褐色等,

前翅長:雄性為43—55毫米,雌性為53—60毫米稍長,後足股節長:雄性22—26毫米,雌性27—31毫米。中間型也稱轉變型,成蟲頭部縮狹不明顯,復眼大小介於群居和散居之間,前胸背板溝前區縮狹不明顯,溝後區較高,略呈鞍形,前翅超過腹部末端較多或略超過,後足股節略長於或幾乎等於

前翅長度的一半。由於亞洲飛蝗蝗蝻發生密度大小的不同,常可形成不同形的蝗蝻及成蟲,大發生年份,群居型的比例較大,反之則小,蝗蝻在發生初期密度大,但經過防治,或自行擴散後,其群居型也可轉變為散居型或中間型,在小發生年份,有時也可形成小面積的高密度群居型蝗蝻或成蟲。蝗蝻的雌雄兩性皆為五齡。1齡:觸角13—14節,體長7—10毫米。群居型體色橙黃色,或黑褐色,無光澤,前胸背板背面具黑色縱紋,背板鑲有狹波狀的黃色邊緣,中胸及後胸背板微凸。散居型體色常為綠色、黃綠色或淡褐色。2齡:觸角15—17節,有時18—19節,體長10—14毫米。群居型體色橙黃或黑褐色。前胸背板兩條黑絲絨紋明顯。散居型多呈綠色,黃綠或淡褐色,前胸背板無黑絨縱紋,翅芽較明顯,頂端指向下方。3齡:觸角22—23節,體長15—21毫米,體色同前。翅芽明顯指向下方。群居型翅芽呈黑色,散居型翅芽呈綠色或淡褐色。4齡:觸角21—25節,體長24—26毫米,前翅芽狹短,後翅芽三角形,皆向上翻折,後翅芽在外,且蓋住前翅芽,翅芽端部皆指向後方,其長度可達腹部第三節。5齡:觸角23—26節。體長,雄性25—36毫米,雌性32—40毫米,翅芽較前胸背板長或等長,翅芽長度可到達腹部第四、第五節。卵囊常呈長桶狀,略彎曲,長50—75毫米,含卵粒55—115粒,一般排成4排。卵囊上部及卵粒之間充滿褐色或微紅色的泡沫狀物質,卵囊外壁質軟,由褐玫瑰色的泡沫狀物質組成,並常常附有土粒,卵粒黃褐色,長7—8毫米。卵粒外殼有小突起,其間隔有細線相連。

②生活習性

亞洲飛蝗一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發生時期隨年份不同和地區等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有較大的差異。在新疆一般孵化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蝻期發育30—35天,6月中旬羽化,8月為產卵盛期,成蟲可活到9月份。據新疆博斯騰湖的觀察,飛蝗蝗蝻(群居型)在3齡後期開始由發生基地向四周渡河擴散,蝗蝻在水中擴散時,呈帶狀或團狀,團的大小不等,其厚度可達50—60毫米,擴散呈扇形,長達1—2公裏,擴散時間很長,直到羽化,擴散結果使發生基地的蟲口密度大量下降,而在新的擴散區密度則聚然增高,並異常集中,這一現象應在測報中引起高度重視。2.發生與環境的關系飛蝗的適生環境往往表現為地形較低窪,多數是窪地或湖沼,而影響飛蝗發生的氣候、水文、土質、地形、植被等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形成了各種蝗區,如新疆博斯騰蝗區,飛蝗發生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蘆葦生長的高度及覆蓋率,土壤的含鹽量,即構成當年發生數量的多少。例如,蘆葦是飛蝗的主要食物,也是其主要棲息和產卵的場所,但當蘆葦生長高達2米以上且覆蓋度很高時,則僅能作為飛蝗取食棲息的生境,而不能成為其適宜的產卵場所。如果產卵適宜地的湖濱灘地內泛水,成蟲不能在此產卵而被迫產卵於湖灘外圍或含鹽量高(pH在8以上)的灘地。致使翌年孵化量很低,此外,雖有適宜的生境條件,如蟲口基數甚低,也不能大量發生。

③分布危害

蝗蟲是群居型的短角蚱蜢,是蝗科,直翅目昆蟲。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其散居型有蚱蜢、草蜢、草螟、螞蚱等叫法。屬群居型昆蟲,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東北等地區的草地上,其分布區海拔高度一般在200—500米,最高分布可達2500米。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為食,也喜食玉米、大麥、小麥等作物。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