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勝利隧道全長約22.13公裏,是在建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建成後位於天山以北的烏魯木齊市至天山以南的尉犁縣之間的行車時間將由現在的7個小時縮短到3個小時。隧道橫貫天山南北,地質條件復雜,也是烏尉高速公路最難、最關鍵的工程。
針對隧道特點,施工方為左右行車雙主洞和中導洞量身客製「三洞」施工方案,從而實作「長隧超短打」。
在新疆天山勝利隧道中導洞中,記者看到了勝利號TBM硬巖掘進機,工人們喜歡戲稱它為「巨無霸鋼鐵穿山甲」。它身長282米,比10個籃球場的長度還要長,體重2900噸,鑿山開洞的滾刀有58把,開挖直徑8.43米,開動挖一下,超過50平方米的圓就出來了。
施工方介紹,如果沒有這一裝備,按照傳統的爆破打洞的方法,在這塊區域一天最多只能前進3到5米,打完這個隧道可能需要8到10年。現在一天平均可以掘進15到20米,最快時每天可以掘進33.16米。
今年33歲的楊成箭是「勝利號」硬巖掘進機操作員,從事隧道工作8年的他參與了不少大工程。今年是楊成箭在天山勝利隧道工作的第四個年頭,一桌一椅、幾塊螢幕、數個按鈕、一部排程電話、一部廣播電話,構成了他的日常。
從掘進機進入隧道以來,楊成箭每天都要「貓」在這個不足十平米的主控室內,白天黑夜對他來說已經沒有概念。
高延堯今年35歲,是專案隧道直屬隊的技術員,他從事隧道施工已經12年了。從鉆眼質素、炮眼間距到藥量分布,每個環節必須精神高度集中,保證絕對安全。
從沒有白天晚上概念、常年堅守在TBM狹小操控室、控制機器掘進的楊成箭,到膽大心細的高延堯,2000多名隧道建設者已經在天山深處工作了4年,正是有了他們的堅守與付出,天塹變通途才能在不遠的將來得以實作。
制片人:李傑
編導:劉瑞娟
記者:宿傳義、顧煜
報道員:姚龍、鄧淩東
配音:戴心妍(實習)
統籌:王健、張旭東
片頭制作:夏勇
監制:張平鋒
出品人:孫誌平
新華社音影片部出品